榆黄抗菌散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效果及其对浅部真菌的影响

2020-12-22 03:50陈彩霞陈健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浅部足癣真菌

陈彩霞 邓 敏 陈健明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药剂科,广东茂名 525000

目前,临床治疗足癣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起效快,但不良反应较多、疗程长、复发率高,易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1-2]。中医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经验丰富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3]。中医学认为,足癣是由湿、热、虫引起,故治疗原则以祛湿、散热、消虫为主[4]。榆黄抗菌散是我院自拟方剂,由地榆、大黄、蜂房、广藿香、黄精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等功效。因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足癣患者,着重探讨榆黄抗菌散对其临床疗效及浅部真菌的抑制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8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足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患者符合《皮肤病与性病学》[5]中对足癣诊断,患者足部出现瘙痒、脱屑、水疱,搔抓摩擦形成继发细菌感染;(2)中医诊断标准:患者符合《手足癣中西医特色治疗》[6]中湿热下注证型;(3)患者近4周内未服用抗真菌药物;(4)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2)患者有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史;(3)患者无严重心、肝、肾等严重疾病;(4)患者有药物禁忌证。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2±5.3)岁,平均病程(1.65±0.47)年;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3±5.1)岁,平均病程(1.31±0.35)年。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漳州无极药业有限公司,H10950334,规格:20g),取适量涂抹于患处,2次/d,分早晚涂抹,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采用榆黄抗菌散浸洗患足15min,再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涂抹,2次/d,连续治疗2个月。其中,榆黄抗菌散组方为地榆、大黄、蜂房、广藿香、黄精各10g,使用方法:沸水中放入榆黄抗菌散,当温度降低约35℃即可进行浸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参照《手足癣中西医特色治疗》[6],主症:红斑、结痂、糜烂、脱屑、水疱等,次症:疼痛、瘙痒、烦躁易怒、舌质红、少苔。主症轻、中、重分别记 2、4、6 分,次症分别记 1、2、3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临床疗效: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程度进行评估,显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超过70%~94%;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程度超过30%~69%;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低于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浅部真菌抑制情况评估:真菌镜检采用二级标准[7]判断,阴性为清除,反之为未清除。

(4)最低抑菌浓度测定:①制备菌悬液:沙堡弱培养基接种受试菌株,不间断传代2次,菌落直径超过1mm单个菌落,在10mL样本稀释液中稀释,浊度为(1~5)×106CFU/mL;白念珠菌菌悬液稀释100倍,浊度为(1~5)×104CFU/mL,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菌浊度为(1~5)×106CFU/mL,液体培养基稀释5倍,浊度为(0.2~1.0)×106CFU/mL。②测定最低抑菌浓度:药敏平板加盖,置于28℃恒温箱,4d后取出观察,完全无菌落生长为“-”,生长的菌落直径低于0.5cm为“+”,直 径 0.5~ 1.0cm为“++”,直 径超 过 1.0cm为“+++”,以无真菌生长的榆黄抗菌散试管药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值。

(5)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通过生命质量评价量表[8]评估,共生理评分、心理评分与依从性评分3个项目,总分45分,每项15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 ± s,分)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浅部真菌抑制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浅部真菌抑制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浅部真菌抑制率比较[n(%)]

2.4 不同浓度榆黄抗菌散对3种真菌的抑制作用

榆黄抗菌散对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00g/mL、0.500 00g/mL、0.250 00g/mL,抑菌浓度越小则抑菌强度越大,见表4。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理评分、心理评分、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评分、心理评分、依从性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临床治疗足癣以抗真菌药物外涂为主,如硝酸咪康唑乳膏,主要成分为硝酸咪康唑,其次为水、苯甲酸、丙二醇聚丙烯酸等,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9-11]。硝酸咪康唑乳膏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上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阻碍真菌发展,达到治疗的作用[12-13]。但抗真菌药物治疗疗程长,患者配合度低,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学根据足癣的临床症状将其归纳为“脚湿气”范畴,属于湿热下注型,外受湿热虫毒侵袭,在皮肤久聚成毒,治疗原则应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为主[14-1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 ± s,分)

榆黄抗菌散为纯中药制剂,组方为地榆、大黄、蜂房、广藿香、黄精。其中,地榆可发挥止血凉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大黄可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蜂房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的功效;广藿香能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黄精可清热解毒[16-17]。全方可起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生理评分、心理评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榆黄抗菌散辅助治疗足癣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地榆提取物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湿疹类疾病的治疗;大黄也可发挥抑菌作用,在时行温热疫、淋浊中应用广泛;蜂房同样具有抑菌作用,常用于疮疡肿毒、皮肤顽癣的治疗;广藿香可抑制浅部皮肤真菌,清热解暑;黄精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浅部真菌抑制率高于对照组,抑菌作用由强到弱分别为白念珠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说明加用榆黄抗菌散具有更好的浅部真菌抑制作用。

表4 不同浓度榆黄抗菌散对3种真菌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榆黄抗菌散联合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浅部真菌抑制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浅部足癣真菌
更 正 声 明
某部新兵足癣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治措施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中国高等大型真菌的主要代表物种
夏季“脚气重”,用醋泡真的有用吗?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根治足癣 治鞋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