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

2020-12-22 03:50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奥氮糖脂阿立哌唑

尤 坤 王 勇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精神疾病防治院精神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且症状复杂多变,多有思维、感知觉、意志行为、情感、认知功能等方面的障碍[1],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等造成严重影响,需引起重视。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临床可选择的药物类型多种多样,且效果不一[2]。阿立哌唑为抗精神类药物,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短期对照试验曾明确了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但常规剂量下也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奥氮平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疾病药物,主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与其他有严重阳性症状的精神病治疗中,镇静作用强,无椎体外系反应,但有嗜睡、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尽管临床上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越来越多,但多数报道的是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3-4],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报道十分少见。为了进一步比较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的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效果比较,我院就2018年7月 ~2019年7月收治的240例患者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纳入标准:有完整临床资料,均为住院患者,确诊满足CCMD-3有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年龄20~60岁,病程≥1年,签署知情同意书,均随访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癫痫、昏迷、脑血管病变、烟酒依赖症、人格障碍、严重心肝肾病变、恶性肿瘤、单纯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妊娠期或哺乳期等患者。此外,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20~58岁,平均(44.3±2.3)岁;病程1~8年,平均(3.5±1.5)年。观察组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20~59岁,平均(44.1±2.6)岁;病程1~8年,平均(3.3±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H20052688)治疗,口服,初始剂量每天5mg,逐渐增加,2周达到每天10~30mg,且维持该剂量。观察组选择阿立哌唑(上海上药中西制药,H20041506)治疗,口服,初始剂量每天5mg,逐渐增加,2周达到每天10~30mg,且维持该剂量。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疗程(均以4周计),且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糖脂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1)疗效[6]:通过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判断疗效,其中减分率≥75%为基本痊愈;减分率≥50%、<75%为显效;减分率≥25%、<50%为有效;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糖脂代谢指标: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脂代谢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入院次日及治疗后抽取晨空腹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与血脂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血糖代谢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HDL-C、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x ± s ,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x ± s ,mmol/L)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多有行为、情感、思维等障碍,主要特征为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7],且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的精神衰退,影响正常的学习与工作,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8]。随着近几年社会竞争激烈,中青年群体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等增加,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有所升高[9]。精神分裂症需长期药物治疗,而药物又可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一[10]。就目前我国抗精神病用药来看,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是常用的两种药物,关于二者的研究报道也不断增多,但多数是对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比较,而关于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C、TG、HDL-C、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11]相似。尽管精神分裂症在近几年研究逐渐深入,但对其具体的病因至今并不明确,可能与家族史、心理、疾病、环境及压力等因素有关[12]。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在青壮年中呈缓慢或亚急性发病,表现多样化,有思维障碍、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等主要症状,且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活动不协调。本病患者一般情况下有正常的意识、智能,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损伤认知功能,加上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还会导致生活质量降低[13]。药物治疗是目前主张的主要疗法,如奥氮平、阿立哌唑,其中奥氮平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受体、胆碱能受体、5-羟色胺受体等均有不错的拮抗效果,其中拮抗多巴胺受体可能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治疗有关,而5-羟色胺-多巴胺受体的拮抗作用则可能与阴性症状治疗有关[14-16]。阿立哌唑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是5-羟色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对突触前多巴胺受体有拮抗作用,在其活动过高时发挥作用,下调其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作用[17-18]。本研究中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奥氮平比较发现,阿立哌唑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更小,即阿立哌唑治疗后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水平波动更小,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仅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TC、TG、HDL-C、LDL-C等轻微升高或下降,但对照组治疗患者则波动幅度较大。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可取得相似的疗效与安全性,但是阿立哌唑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更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奥氮糖脂阿立哌唑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180天长期密闭环境对志愿者骨代谢、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