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

2020-12-22 03:51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氧分压面罩呼吸衰竭

包 珠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丰县 221700

呼吸衰竭患者因长时间处于低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的状态下,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肺泡低通气,易伴发肺部炎症性感染[1-3]。无创通气能够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且安全的呼吸支持,通过辅助患者呼吸,减少其自身呼吸肌做功、恢复呼吸肌肌力,改善因低通气而诱发的一系列生理、病理性反应,是临床抢救、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4]。临床以往常规的抗感染、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虽然可获得一定疗效,但是却不能彻底根除病变、解决疾病问题。本研究通过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面罩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均结合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检验、影像学等检查手段确诊为呼吸衰竭。排除标准:(1)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有严重内科疾患、传染性疾病者;(3)免疫功能障碍、艾滋病患者;(4)精神上存在障碍者;(5)恶性肿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常规组中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2~74岁、平均(67.8±5.5)岁,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7例、重症肺炎8例。观察组中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1~73岁、平均(66.7±5.4)岁,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例、重症肺炎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执行。

1.2 方法

1.2.1 仪器与材料 BIPAP A30型无创呼吸机,由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采用配套使用的面罩、鼻罩和通气管道等,购自春妙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2.2 治疗方法 患者收治确诊后,常规组积极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常规抗感染用药、呼吸兴奋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另外强调对患者基础疾病、并发症的控制,注意调节患者酸碱平衡度、电解质紊乱,实时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变化。

观察组另外采取无创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在给患者上面罩前,向其做好解释工作,宣教相关操作与相应工具的用途,确保患者治疗心态的平稳。开始正压通气时,帮助患者取低坡半卧位,确保治疗患者体位上的舒适程度。将选择的合适面罩扣压在患者口鼻部,启动工作模式S/T,经面罩旁孔输氧(氧流量设定在每分钟3~6L),吸气与呼气压力的设置分别为10~20/4~6cm H2O,每分钟呼吸频率维持在15~20次,一般初始吸气、呼气压力的设定值分别从8~12/0~2cm H2O慢慢向上调节,在5~20min后,逐渐调节到合适的压力水平,以患者自感舒适为宜,持续通气治疗4h,通气间隙,可允许有15~30min的间歇,可进食、吸痰、大小便等。每日通气时间最少20h。正压辅助通气全程,都要做到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标准范围维持在90%~95%)及血气指标变化的持续性与动态性监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6、24、72h的动脉血气指标监测数据结果进行记录,具体数值指标有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2)对两组患者治疗5d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和评价[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等疾病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重症肺炎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经胸部CT检查显示:胸部阴影消失,肺部啰音与咳嗽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二氧化碳分压数值较治疗前下降幅度超过10%,或血氧饱和度超过95%,为显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有关症状得到好转,重症肺炎患者有关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均见改善,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值下降幅度介于5%~10%,或血氧饱和度超过90%,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疗效并不符合以上两个指标的界定范围,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数据分析

治疗前两组间各项血气指标数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24、72h后其pH值、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72h观察组患者pH值、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值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数据分析(x ± s)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3 讨论

呼吸衰竭多伴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发生,该类患者通常病情比较危重,由疾病导致的通气功能障碍,会导致发生二氧化碳潴留问题,造成高碳酸性呼吸衰竭[6]。主要病因可以归咎于气道气流的严重受限、呼吸频率变快、呼吸肌负荷变严重、呼吸做功倍增[7-8]。

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有力手段,通过呼吸机介入的方式和途径,能帮助患者改善其由于疾病而造成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患者呼吸肌负荷,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兼具规律性、强化性的改善肺泡通气量,继而保证治疗效果[9]。

通常认为无创通气的指征是可以自主呼吸、神志清醒能够配合治疗者;可以自主排痰,能够耐受连接罩者[10]。当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验累积越来越丰富,以及临床医疗对呼吸生理认识的日益加深,对呼吸机、连接装置的改良与完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发展卓著[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间各项血气指标数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6、24、72h其pH值、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72h观察组患者pH值、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值均优于常规组。对这一结果的原因具体分析,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重症肺炎患者的常见、致命性并发症[12],往往呈现出气道阻力增加的表现,以往在临床救治过程当中,近半数患者都需要切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能在呼气时、给予患者较低的呼气压,帮助患者更容易的呼出气体,同时较低的呼气压还可起到呼气末正压作用,有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之效,借助于机械性的支气管扩张刺激,减小细支气管气道陷闭问题,强化通气量,加大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最终实现对通气/血流比例的改善,达到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的治疗目的[13]。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传统、有创机械通气相比较,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优势体现在,不涉及到气管切开,以面罩为连接,予以患者正压通气,避免了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也间接的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而且无创正压通气的操作更为简单,不会对患者正常饮食造成影响,大部分患者都可耐受。总结而言,采用面罩式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纠正酸中毒,促进神志转好[14-16]。

综上所述,无创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预后,治疗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氧分压面罩呼吸衰竭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