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2020-12-22 03:51佟欣欣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骨科抗菌耐药

佟欣欣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骨科,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医院感染是造成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医院感染造成的死亡占据全死因中的第八位[1]。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还会增加患者病死率[2]。骨科患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抗生素的滥用,容易引起多重耐药菌感染,特别是切口感染以及泌尿系感染[3-4]。随着多重耐药菌易感因素的复杂多变,骨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会增加,多重耐药菌感染后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已经逐渐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本研究主要对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为控制和预防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多重耐药菌的判断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本研究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1.2 一般资料

利用我院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2017年1月~2020年5月骨科收入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入患者4927例,其中男2549例,年龄15~89岁,平均(46.7±5.6)岁;女2378例,年龄16~88岁,平均(47.9±5.7)岁。骨科共有5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7%,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患者为23例,感染率为0.47%。其中产ESBLs 11例,CRE 8例,MRSA 4例,无VRE。见表1。

1.3 资料收集

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汇总,并将结果录入到统一的统计表格中,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住院时间(< 15d、≥ 15d)、手术时长(< 2h、≥2h)、切口类型(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感染)、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否)、中心静脉置管(是、否)、呼吸机使用(是、否)、泌尿系插管使用(是、否)、心血管疾病(是、否)、脑血管疾病(是、否)和糖尿病(是、否)。

表1 2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构成情况[n(%)]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变量间偏相关性检查主要采用KMO检验,检验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的检验主要采用Bart-lett's球形检验,研究纳入的10项易感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为应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2 结果

2.1 检验结果

变量间偏相关性追踪的检验结果为0.791(>0.7),检验效果较好;检验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的最终检验结果为P<0.001(<0.01),证明各项易感因子间并非独立,是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的。

2.2 公因子特征根以及累计贡献率

本研究在经过KMO检验以及Bart-lett's球形检验后适合采用因子分析,并对主要的易感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特征根>1的原则选取前5个进行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为80.592%。见表2。

表2 公因子特征根以及累计贡献率

2.3 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5个主成分负荷矩阵

第1主成分主要因素有住院时间(≥15d)、手术时长(≥2h)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第2主成分主要因素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应用(是)、呼吸机使用(是)和泌尿系插管使用(是);第3主成分主要因素为切口类型(感染);第4主成分主要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是)和脑血管疾病(是);第5主成分为糖尿病(是)。见表3。

表3 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5个主成分负荷矩阵

3 讨论

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由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会呈现出复杂性以及难治性等临床特点,给临床治疗以及患者的疾病康复带来很大困难[5-6]。骨科主要收治病种为各种创伤、骨折等,患者住院时间长是其主要特征,这也为骨科多重耐药菌传播提供便利条件[7]。骨科患者如果在住院期间发生多重耐药菌后抗生素应用效果差、治疗失败率高,从而提高死亡率以及医疗费用,同时带来较严重的社会问题[8]。因此,为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要从多个方面对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

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特征根>1的原则选取了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0.592%。其中第1主成分中的住院时间(≥15d)、手术时长(≥2h)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最重要的易感因素,特别是住院时间(≥15d),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患者住院时间在15d以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呈现递增效果,在1个月后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医院环境存在多种条件致病菌,而多重耐药菌也存在其中,患者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增多接触致病菌的机会,从而造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9]。手术时长(≥2h),相关研究提示长时间的手术为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便利条件,也增加患者暴露的机会[10]。抗菌药物的应用如果不加以注意,发生滥用对骨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起到促进作用的。第2主成分主要因素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应用(是)、呼吸机使用(是)和泌尿系插管使用(是)都是侵入性操作,在进行操作时会对患者的表皮造成损害,造成患者自身的防御机制出现漏洞,致病菌因此可以通过破损的表皮进入到患者体内,此时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无菌意识薄弱或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均会造成在进行侵入性操作的同时使患者受到多重耐药菌的侵袭,进而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1]。第3主成分主要因素为切口类型(感染),骨科急诊的患者均为感染或者污染的切口,加重患者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另外污染以及感染的切口在手术后还要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这也加大非耐药菌耐药性的增加[12]。最后糖尿病体质的患者同样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由于此类患者自身代谢发生紊乱,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并且糖含量较高的患者体质还会为致病菌的大量繁殖提供条件,进而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问题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上的一大难点,给临床诊治和预防工作带来较为严峻的挑战,也同样关系着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医疗安全,对医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4]。本研究通过对可能造成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较全面的对骨科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概括,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和操作,对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要保持时刻警惕的态度,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从而为预防和控制骨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以及全面的理论支持[15]。

猜你喜欢
骨科抗菌耐药
什么是抗菌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