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在妇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2 03:51莫小亮曾雅畅覃桂荣周卓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基本操作模拟训练腹腔镜

莫小亮 曾雅畅 覃桂荣 周卓琳 迟 博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划生育病区,广西南宁 530021

腹腔镜诊断技术使用原理比较类似于电子胃镜,在侵入患者肌肤内部后的医疗器械端口有符合检查条件的微型探头,进行腹腔内部的组织查验[1]。与传统创伤性开腹手术不同的之处在于不仅创口变小,而且对于操作者的技术操作性要求更严谨,以此达到更高的治疗水准。目前此种微创技术在妇科中使用频率循序增加,且反响较好,故而为保证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高效性,开展模拟培训工作势在必行。院所研究人员知晓国内外有关此模拟培训的体系较多,因此在训练系统细节应用上更应展开进一步研究[2-3]。本研究针对此进行综合调查,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参加本院妇科腹腔镜模拟训练培养研究生人员中选择78例,将2016年学生设为常规组、2017~2018年学生设为实验组,常规组40例,实验组38例。常规组不参加腹腔镜模拟器训练,单一经妇科手术视频训练,实验组基于常规组训练方式上增加妇科腹腔镜模拟系统训练,此前均未接触过腹腔镜手术。常规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4~27岁,平均(25.5±3.1)岁;实验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5~28岁,平均(24.9±3.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试验人员在参加详细实验时首先要进行腹腔镜相关基本常识培训,增加知识支撑,而在研究开始后均参与实际临床科室工作。

常规组成员不参与模拟训练,实施手术视频观看培训,每周参与5次且每次历时2~3h,参与医院科室提供的工作训练[4-5]。

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可以对所有学生开展分次训练,每周进行五次、每次教学训练时长为1 ~ 2h。每一周作为一个训练周期,总体训练完成所需共计三周期。第一周期主要训练学员的基本操作能力,项目分为简单与复杂两种程度;第二周期开展手术操作训练,主要为输卵管腹腔镜切除、肌瘤核切除、全子宫切除、附件等位置的切除术等项目学习,每项手术操作模拟训练均有专业医师从旁指导,及时纠正学员问题。第三周期要为学员提供腹腔镜真实病例与手术方案的制订教学,在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下完成对疾病的基本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给予两组不同培训方法下进行基本操作能力、教学满意度、综合能力平均成绩调查。(1)教学满意度调查: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项依次递减。总满意度=(很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数值越高证明成员对妇科腹腔镜教学培训的满意程度较佳,适合用于临床加强知识积累[6]。(2)基本操作能力统计:简单操作项目中包含拾豆、裁剪三角形、夹持传递三项,复杂操作项目中包含铅丝串珠、皮片缝合、线口打结三项,总计完成个数越高,代表该组别对应培训方法效果越佳。(3)综合能力平均成绩测评总计五项,即检查、诊断、问诊、异物处理、手术操作(缝合、插管),分数越高代表组别成员综合能力越强,培训方式可行[7]。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情况相较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成员教学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培训前后基本操作能力比较

培训前,常规组与实验组学员的基本操作能力(简单操作项目、复杂操作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实验组学员基本操作能力(简单操作项目、复杂操作项目)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培训后综合能力平均成绩比较

两组间实施不同培训方法后,学员问诊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综合能力平均成绩(检查、诊断、异物处理、手术操作—缝合、插管)比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腹腔镜诊疗技术首用于二十世纪末期的光电领域中,发展到如今与现代科技进行高效率的有机结合后,使此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更加纯熟[8-9]。在外科领域中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帮助许多病患尽早接受临床治疗,免除疾病困扰的时间延长。而且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提升,熟练掌握微创手术方式已经成为每位医者需遵循的主流医学能力[10-12]。腹腔镜在妇科中的应用于发展途径扩张也是一场技术的革新,在医疗手段日新月异更替情况下仍和阴道手术、开腹手术共同为妇科疾病治疗的中坚技术力量。技术的培养与传统手术的训练方式差异较大,开放性(传统)手术教学重点在于观察、操作与讲解,而腹腔镜对于器械、手术方式和技巧性操作都有更高的要求,继而需要空间更大的训练。模拟训练系统便满足了这项条件,还可让学生在此空间下逐渐脱离对器械、观看的依赖,历经长期学习与曲线法训练,提升操作的个人技术[13-15]。

表2 两组培训前后基本操作能力比较(x ± s,个)

表3 两组培训后综合能力平均成绩比较(x ± s,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培训前两组间基本操作能力(简单操作项目、复杂操作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实验组学员基本操作能力(简单操作项目、复杂操作项目)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经调查满意度情况更佳、综合能力平均成绩相较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培养研究生有关腹腔镜使用时使用模拟系统训练教学效果良好,经实验数据表明未经临床腹腔镜教学培养下,学生对于治疗操作中常见项目例如铅丝串珠、皮片缝合等掌握不足,相比之下,接受腹腔镜模拟下学生对于简单、困难等操作项目熟练度较高。操作专业性的提升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信任度,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通过模拟训练教学法指导下学生,可借助模拟的可观性尽快掌握问诊要点,给予患者更优质就诊体验。同时使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与综合水准提升幅度较大,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基本操作模拟训练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致广大 尽精微——实验基本操作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模拟训练(二)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化学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考查
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考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