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

2021-03-03 23:46薛剑春
西藏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致病菌细菌性

薛剑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张掖 734000

食物中毒是健康人群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以食用状态的有毒食物后出现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该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围且均为最常见的疾病[1]。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潜伏期较短,发病较为急促,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个患者同时发病,均以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表现[2,3]。按照病原物质可将食物中毒分为两种,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常见的类型,主要是食用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所导致,绝大多数患者病程较短,在短时间快速恢复,预后良好[4]。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微生物学检验的方式进行分析,争取在短时间内找出致病细菌,确定污染源,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准确、针对性用药,提升疗效[5]。本文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 年5 月~2019 年5 月期间细菌性中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男49例,女41例,年龄(20~68)岁,平均(33.68±4.26)岁;发病时间(4~75)h,平均(23.85±6.89)h;体重指数20~28kg/m2,平均(25.13±1.31)kg/m2;食物中毒食物:畜肉类极其制品有26 例,蛋类食物有19 例,奶类及其制品有14 例,其他食物中毒有31 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主要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2)均进行微生物学检验;(3)自愿配合检查。

排除标准:(1)不愿配合检查者;(2)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恶心者。

1.3 方法

样本收集:由专业人员收集所有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粪便、呕吐物及肛拭子及食用后剩余的食物,同时将收取食物中毒事件的厨师、食品销售者的手拭子涂抹检查,并对食物贮藏房间进行取样。

检测仪器及试剂:包括显微镜、冰箱、温箱、细菌生化鉴定分析系统、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血平板等。所用物质:SC 增菌液、葡萄糖蛋白水、乳糖胆盐发酵管、克氏双糖、琼脂培养基及肉汤培养基等,各种试剂均由同一公司提供。

检验方法:做好准备工作,将待检样本严格按照步骤、规定进行检查。参照《GB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综述测定》、《GB478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总则》及《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验,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菌种进行检查,测定菌落群数,菌群数量等检测[6,7]。

1.4 观察指标

(1)各个菌种的检出情况。对90 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各个致病菌的检出情况,包括副溶血性孤菌、大肠细菌、沙门菌、蜡样芽孢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及其他原因;(2)病原菌检出情况。分别记录细菌从不同样本检出情况,包括粪便、肛拭子、食物、呕吐物、厨具、手拭子的检出情况。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采用()表示,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致病菌落的检出率分析 见表1

表1 不同致病菌的检出率比较[n,%]

2.2 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在一年的任何季节发生,其中夏季是高发时间,可能与气温高相关,导致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另外,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机体防御能力存在着差异,其严重程度及易感性存在着差异。绝大部分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程较短、恢复快预后好,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如禽肉、畜肉等,同时剩饭、剩菜等植物性食物同样较为容易应引起食物中毒,通常及时采取干预治疗后均可痊愈[8]。

近年来,微生物学检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副溶血性孤菌导致食物中毒者有30 例,所占33.33%,大肠细菌导致食物中毒者有19 例,所占21.11%,沙门菌导致食物中毒者有12 例,所占13.33%,蜡样芽孢菌导致食物中毒者有7 例,所占7.78%,变形杆菌导致食物中毒者有5 例,所占5.56%,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食物中毒者及志贺菌导致食物中毒者各有1 例,所占1.11%,其他原因导致食物中毒者有15 例,所占16.67%,说明微生物学检验检测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食物中毒的病因调查过程较为复杂,包裹贮藏、运送,制作等多个环节,均存在污染的可能性,而及时准确的检出治病原因对于临床上治疗十分重要[9]。通过微生物学检验可以明确食品的污染程度,各食物中的细菌总数本、菌落等,评价污染程,可供临床上确定食物中毒细菌的确定提供证据,判断食物的安全性[10]。细菌性食物中毒采用微生物学检验分析并掌握常见的致病菌,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后续治疗给予参考,给予针对性治疗,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11]。临床研究表明[12]:微生物检验不仅可明确食物中毒的致病细菌,还能够进一步对食物中的微生物含量水平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并对预防食物中毒奠定基础,提高人群对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引起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将常见的微生物的预防及避免食物中毒的方法告知,以降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各样本病菌检出率最高者为粪便58 例,占64.44%,其次为肛拭子共40 例,占44.44%,随后是手拭子共21 例,占23.33%,然后依次是呕吐物、食物、厨具,分别有7 例、4 例、2 例,所占7.78%、4.44%及2.22%,说明微生物学检验可通过检测不同样本检出菌种,但各样本检出菌种的检出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通过多种途径明确患者食物中毒的致病菌种类,并找出致病原,预防细菌性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减少中毒发生的风险,为临床医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致病菌细菌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