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儿科护理人员儿童支气管哮喘家庭雾化规范化治疗知识的现况调查

2021-05-21 06:26颜斐斐盘清霞陈敏玲潘继红赵慧谭晓静王一茜郭海燕林文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掌握情况儿科

颜斐斐 盘清霞 陈敏玲 潘继红 赵慧 谭晓静 王一茜 郭海燕 林文璇

1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广州 511442;2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广州 511442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行业学会的关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017 年版)(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1]及我国指南均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种多因素异质性疾病,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其治疗是一个长期、规范、个体化的过程。哮喘管理模式已经由原先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为以家庭管理为主体的模式,这一转变使得家庭在儿童哮喘的有效管理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2]。医生较多关注患儿病情的诊断及治疗,而对于患儿及家长哮喘相关知识的宣教及离院后哮喘管理的能力评估及指导较少,导致患儿及家长离院后因哮喘管理能力低下,哮喘控制不佳[3]。护理人员是哮喘患儿规范化管理及治疗中的重要参与者与执行者,根据知信行理论,知识是改变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调查分析广东省护理人员儿童哮喘家庭雾化规范化治疗知识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好地为患儿及家长提供专业、规范、系统的哮喘救治及知识宣教。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广东省医疗机构在岗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便利抽样法,第一阶段按照地域的划分进行分层,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4 个区域,第二阶段按照医院级别进行二次分层,分为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广东省护理学会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进行问卷发放。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许可证并在其医疗机构执业的在岗护士;从事哮喘患儿照护的护理人员;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退休返聘护理人员;实习或者见习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5 岁以下哮喘患儿家庭雾化治疗规范化应用调查表进行调查。该问卷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及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主要参考的文献有2017版GINA[1]、《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 年版)》[4]、《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5]。问卷由2部分组成,第1 部分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第2 部分为5岁以下儿童哮喘家庭雾化规范化治疗知识调查问卷,包括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16 个条目,均为单选题,哮喘相关知识 22 个条目,21 个单选题 1 个多选 题,ICS(inhaled corticosteroid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相关知识15个条目,9个多选题6 个单选题,单选题分为知晓、不知晓,赋分为0、1,多选题分为不知晓、部分知晓、知晓,赋分为0、1、2,选对部分为部分知晓。问卷由3 名儿科医疗专家、3 名护理专家进行评定及效度测试,工作年限≥15年,副高以上职称,问卷最终进行2 轮发放、专家评定,本问卷的效度为Cronbach’s α为0.735,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为0.802。

1.2.2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通过问卷星软件编制并生成为微信链接最终问卷,研究者通过广东省护理学会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将问卷发放给各委员及专家组成员,由各专家组在各自医院及各地市儿科学会进行推广,研究对象通过点击链接进行匿名填写。问卷开放时间为2019年6月1 日—17 日。质量控制方法:(1)对问卷发放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控制研究对象,设置医院负责人,再由负责人动员及督促该医院的护理人员填写;(2)所有题目设为必答题,全部条目回答齐全无漏项方可提交;(3)同一互联网协议地址限填1次。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问卷星填写并收集所有原始数据,运用EXCEL导出,由2名护士进行核对及剔除无效数据后再导入SPSS 22.0 软件,再次进行复核。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和率(%)、不同组间的比较采用行×列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方差齐性,两组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3 组及以上组间比较采用单项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SD 法;方差不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近似t检验,3 组及以上组间比较采用Welch 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 T3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63份问卷,实际有效回收711 份,有效回收率93.18%。共调查102 家医院,抽样结果分布情况见表1。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 19~54 岁,年龄为(30.34±7.03)岁,最长工作年限为35年,工作年限为(9.05±7.38)年。

2.2 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2.2.1 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雾化吸入相关知识总分为(13.49±1.97)分(0~16 分),各题目掌握情况见图1。不同医院级别、职称、职务的护理人员在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图1 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表1 本研究分层抽样结果分布情况[n(%)]

2.2.2 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哮喘相关知识总分为(29.50±3.19)分(0~44 分),各题目掌握情况见图2。不同级别医院、不同性别、学历的护理人员在雾化吸入哮喘相关知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2.3 ICS 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ICS 相关知识总分为(15.82±2.22)分(0~24 分),各题目掌握情况见图3。不同性别、学历、聘用方式、个人月收入的护理人员在ICS相关知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2.4 规范化治疗知识总体掌握情况 相关知识总得分为(58.88±5.38)分(0~84分),不同医院级别、科室、性别、学历、聘用方式的护理人员在总得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图2 儿童支气管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图3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表2 儿童哮喘家庭雾化规范化治疗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情况(分,)

表2 儿童哮喘家庭雾化规范化治疗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情况(分,)

项目 分类 例数 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 哮喘相关知识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相关知识 调查问卷总分总分地区 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711 152 231 143 185 F值P值医院级别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477 208 26 F/Welch值P值医院类别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367 344 t值P值科室 儿科内科急诊其他665 8 26 12 F/Welch值P值部门 门诊急诊住院部其他51 32 619 9 F值P值性别 女男694 17 t或近似t检验值P值年龄分类 ~30岁~49岁50岁~441 266 4 F/Welch值P值工作年限分类 ~5年~10年~20年20年~287 215 135 74 F值P值学历 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84 291 336 F/Welch值P值15.998a<0.001 13.51±1.90 13.60±1.88-0.690 0.491 13.62±1.83 12.13±2.75 12.73±2.20 12.42±2.75 2.690a 0.08 13.82±2.00 12.81±1.97 13.58±1.86 12.89±2.76 2.41 0.066 13.55±1.89 13.59±1.77-0.075 0.940 13.56±1.92 13.54±1.86 13.25±0.96 0.06 0.938 13.57±1.87 13.58±1.96 13.30±1.74 14.63±1.28 0.863 0.460 13.40±2.19 13.58±1.99 13.57±1.72 0.229a 0.80 8.973<0.001 29.62±3.23 29.37±3.15 1.051 0.294 29.57±3.19 28.63±2.97 27.92±3.05 29.67±3.11 2.45 0.063 28.73±3.00 28.97±3.34 29.59±3.19 29.44±3.50 1.48 0.219 29.45±3.20 31.65±2.32-2.816 0.005 29.39±3.30 29.66±3.02 31.00±1.41 2.558a 0.14 29.38±3.43 29.42±3.27 29.68±2.81 30.38±2.98 1.544 0.202 28.89±3.19 29.02±3.24 30.07±3.06 10.55<0.001 1.725 0.179 15.70±2.32 15.95±2.12-1.489 0.137 15.85±2.21 14.63±3.07 15.31±2.22 16.00±2.09 1.31 0.270 15.55±2.08 15.44±2.23 15.88±2.23 15.00±2.29 1.11 0.343 15.79±2.23 17.29±1.45-4.174a 0.001 15.84±2.20 15.79±2.27 15.75±1.89 0.05 0.950 15.76±2.13 15.73±2.24 16.08±2.21 16.08±2.50 1.294 0.276 15.21±2.43 15.65±2.13 16.12±2.21 7.05 0.001 5.059 0.007 58.83±5.63 58.93±5.12-0.232 0.817 59.05±5.30 55.38±7.95 55.96±4.93 58.08±6.78 3.585a 0.03 58.10±5.28 57.22±4.93 59.05±5.40 57.33±5.24 1.84 0.139 58.79±5.40 62.53±3.00-4.944a<0.001 58.80±5.49 58.99±5.24 60.00±1.41 1.182a 0.35 58.71±5.82 58.73±5.46 59.06±4.86 61.08±4.70 1.941 0.122 57.51±6.08 58.25±5.41 59.77±5.03 9.209a<0.001 13.49±1.97 13.51±1.88 13.67±2.00 13.64±1.79 13.38±1.83 0.91 0.435 13.47±1.83 13.57±2.04 14.84±1.16 29.50±3.19 29.38±3.26 29.55±3.20 29.46±3.16 29.58±3.18 0.14 0.936 29.85±3.11 28.75±3.26 29.19±3.24 15.82±2.22 15.80±2.37 15.61±2.31 15.91±1.97 16.03±2.18 1.30 0.274 15.93±2.25 15.59±2.19 15.77±2.07 58.88±5.38 58.68±5.59 58.83±5.56 59.01±5.25 58.99±5.12 0.13 0.942 59.26±5.30 57.90±5.58 59.81±4.41

续表

3 讨 论

3.1 从事小儿哮喘的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中,从事小儿哮喘相关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年龄范围为19~54 岁,年龄为(30.34±7.03)岁,最长工作年限为35 年,工作年限为(9.05±7.38)年,大专以上学历占到了88.17%,本科及以上占47.26%,根据广东省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显示(数据截止至 2019-8-1)[2],本科及以上职称占比在 47.57%,各学历层次基本持平。本次调查中有1 名硕士,说明儿科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也在逐步提升中,高学历人员也在逐渐加入。职称以护师为主,占到了58.09%,高于广东省平均值34.87%,可能由于省质控平台统计的以实际聘用为准,而研究结果为实际考取职称,同时与研究对象及质控平台加入的医院有关,也可能儿科护理人员的职称在平稳地上升中。从事儿童哮喘的护理人员在年龄方面与全省情况基本一致,<5 年的护理人员占40.37%,高于全省平均值34.76%,原因有由于近年儿科人力补充增加,导致低年资的人员比例高,间接说明儿科护理人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需要加强培训及带教。不论在职称、学历还是工作年限方面,都可以反映出在国家及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等的利好政策下一系列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科专业护理岗位的吸引力,减少了儿科护理人员的流失[6-8]。

3.2 从事儿童哮喘护理人员的家庭雾化规范化治疗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GINA[9]中提出,哮喘管理需要4 个彼此关联的部分来达到和维持哮喘的控制,具体包括建立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伙伴关系,发现哮喘过敏原并减少接触,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以及处理哮喘急性发作。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 年版)》[4]指出可通过建立医生与患儿及家属间的伙伴关系,确定并减少与危险因素接触,建立哮喘专科病历以及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来实现哮喘的有效管理。

中国儿童哮喘的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管理需要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指导的内容包括有效使用吸入设备,提高治疗与服药依从性,掌握哮喘相关知识,自我管理技巧的指导(如症状或峰值的自我监测),哮喘管理行动计划等。家庭自我管理中,最重要的是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与坚持,如果家庭雾化操作不规范,落实率低,将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10]。家庭雾化治疗不仅仅是治疗场所的变更,更是个体化治疗、自我管理理念提升和治疗模式的突破,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具体实施时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宣教资料和治疗计划,包括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装置、让家长了解雾化吸入装置的性能和原理、指导家长具体操作、制定简明易懂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病情加重时的药物选择及正确使用、告知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和雾化机器的日常维护、制定定期随访的计划等。同时根据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11],这都需要护士具备系统的、规范的理论与知识。本研究发现,护理人员的儿童哮喘家庭规范化知识各方面均有短板,部分知识掌握情况极差,亟待提升,以期为患儿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3.2.1 雾化吸入相关知识 雾化吸入相关知识方面掌握相对较好,但在雾化吸入的原理、氧气雾化的流量选择、哮喘选择雾化器的类型等掌握较差,只有21.24%~35.30%的护理人员能够掌握,见图1。本研究显示,一级医院的掌握情况高于二、三级医院,可能由于基层医院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及强化有关,需加强二、三级医院的培训。护士长、高级职称人员接受培训学习、教学等机会多,掌握情况高于中低年资护理人员,中低年资、临床一线护士是培训考核重点对象,需提供更多的学习及教学机会,教学相长促进知识掌握。

3.2.2 哮喘相关知识 在哮喘诱发因素、呼吸道症状、分型、预防哮喘或减少哮喘发作的措施、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处理方面50%以上的护理人员能够掌握,但是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临床分期、治疗目标、诊断、合并症、辅助检查、处理、药物治疗方面掌握均较差,掌握最差的前3 位问题是早期哮喘加重或恶化的症状、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哮喘的治疗,只有0.98%、4.22%、5.77%的护理人员掌握。三级医院、男性、本科学历人员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见图2。

3.2.3 ICS相关知识 ICS的代谢途径、作用、自主管理教育内容、吸入装置的策略、自我管理的哮喘计划内容、入院指征掌握率在50%以上。对于GINA 推荐治疗哮喘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ICS 时的优选吸入装置、治疗慢性气道炎症常用有效的药物、ICS雾化吸入治疗的不良反应是掌握最差的问题,分别只有1.13%、1.55%、2.81%、6.33%的人员掌握,ICS雾化后的注意事项、治疗及适用范围、有效性时间判断掌握也在37%以下,以上是最需要重点加强培训的内容。男性、本科人员、人事代理、收入<5 000 元的护理人员掌握较好,见图3。

3.2.4 相关知识总得分 在相关知识总得分方面,三级医院、儿科、男性、本科护理人员得分较高,掌握较好;本科学历人员在各方面知识掌握均较好,再次说明高学历人员基础好,也说明高学历人才是培养方向及临床单位招聘的重点人群。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哮喘防治的主要力量,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缺乏检测设备、哮喘治疗药物不全、医师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指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实行[12],是规范化知识掌握不到位的原因。同时,高学历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占比较低,间接导致基层机构规范化知识掌握不到位[13]。

3.3 需采用多途径提升护理人员的儿童哮喘家庭雾化规范化治疗知识水平 本研究发现,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在哮喘相关知识、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相关知识、调查问卷总分中本科护理人员的得分高于其他学历,说明提高护理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可以提升小儿哮喘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为哮喘患儿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建议各高校持续加大高学历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同时相关院校为在职儿科护理人员提升学历水平、加强继续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另外持续深入加大儿科专科护士尤其是儿童呼吸专科护士培养促进儿科专业内涵的建设,各护理学术团体提供各种培训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从而更好地为哮喘患者服务。

广东省从事儿童哮喘的护理人员的家庭雾化规范化治疗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知识掌握较差,需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培训途径来持续提升护理人员支气管哮喘的专业知识,同时,吸纳更多的本科学历以上护理人员参与儿童的照护,可以提升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家庭雾化规范化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掌握情况儿科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圆梦儿科大联合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