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MIPO手术方式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指标和骨代谢的影响

2021-05-26 02:40陈楚鹰何久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三角肌肱骨入路

陈楚鹰 李 林 何久盛 张 浩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创伤骨科 10130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近些年其发病率明显提高,临床表现主要以运动受限、骨折端疼痛肿胀、活动异常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为主[1],严重时还会导致臂丛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目前,临床普遍以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2],近年来,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术式,但不同入路也存在不同疗效。本文选取我院62例肱骨近端移位的两部分骨折患者,旨在分析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患者采取微创手术MIPO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肱骨近端移位大于1cm的两部分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排除存在严重心脏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恶性肿瘤者。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2.65±4.19)岁;交通事故伤16例,坠落伤10例,摔伤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3.17±4.80)岁;交通事故伤17例,坠落伤10例,摔伤4例。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微创手术MIPO入路进行治疗:常规消毒,在患侧肩峰下前外侧做一长3~5cm的纵行切口,逐层切开。将三角肌前侧束与中间束之间分离进入,充分显露肱骨近端,爱惜邦缝线和克氏针辅助复位后将肱骨近端解剖型接骨板自切口插入,注意保护腋神经,近端经切口完成多枚锁定螺钉的固定,连接瞄准器,远端经皮完成固定,反复透视确保接骨板及螺钉位置长度均合适,冲洗闭合切口。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三角肌胸大肌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常规消毒,自患侧喙突向三角肌止点行斜行切口,长约15cm,沿三角肌胸大肌间隙进入,注意保护头静脉,充分显露肱骨近端,保护肱二头肌长头腱。同法复位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接骨板完成固定。

1.3 观察指标 运用定量CT测定骨质量指标,包括:Tb.Sp(骨小粱间隔)、ES(骨弹性应力)、Tb.N(骨小粱数量)、VOC(体积有机质含量)及BV/TV(骨体积分数)等;运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患者血清或尿液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从而测定骨代谢指标,包括:BALP(骨碱性磷酸酶)、BGP(骨钙素)、TRACP-5b(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PICP(Ⅰ型前胶原氨基酸末端前肽)、CTX(胶原羟基末端肽)及PTH(甲状腺腺素)等。

2 结果

2.1 两组骨质量指标水平比较 经测定,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Sp、ES及BV/TV值下降更明显,Tb.N与VOC值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质量指标水平比较

2.2 两组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经测定,观察组患者BALP、PICP及BGP均高于对照组,且CTX、TRACP-5b及PT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全身骨折中肱骨骨折占比在3%左右,其中肱骨近端骨折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既往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通常是采取传统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广泛切开完成复位钢板内固定,该术式能够直视下完成骨折复位及固定,且对肩肘关节不会造成太大影响[3],故临床有着良好治疗效果。但是,近些年来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4],传统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极易引起医源性骨不连,同时在骨折愈合过程还可能并发其他并发症,影响骨折治疗整体效果。微创手术MIPO入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对于骨折的治疗有理想效果,并且由于其具有创伤小与最大限度的骨折端血供保护效果,被广泛用于治疗四肢骨折且得到了一致好评。近年来微创手术MI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中,多是探讨手术创伤及治疗效果,而本文则是侧重于对患者骨质量、骨代谢指标水平影响研究。

表2 两组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骨量、骨质量作为评价骨脆性的重要标志,当前临床普遍是通过力学实验来评价骨的力学性能。而骨的力学强度和骨微结构、矿物成分、损伤修复及有机基质有密切关联,骨弹性模量属于独立骨结构于骨量的力学性能指标。直接、间接暴力以及旋转暴力均可导致肱骨干骨折,骨折手术效果最客观的评价方式就是通过CT检查骨折处的骨密度指标[4]。因此,本文中主要对两组患者术后骨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侧入路患者治疗后Tb.Sp、ES、BV/TV、Tb.N值较低,而Tb.N及VOC值较高(P<0.05)。

BGP是由成骨细胞与肥大软骨细胞合成分泌,它能够反映骨形成,在骨折愈合期间患者BGP上升,表明骨形成非常旺盛,故骨折愈合质量也就更高。PTH则能够促使骨痂形成,骨骼机械强度提高,血中PTH水平提高通常是骨折愈合的良好开端[5]。TRACP-5b是活化巨噬细胞、成熟破骨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三者协同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由骨吸收期间破骨细胞释放。当TRACP-5b水平提高则表明人体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量丢失提高,是骨折愈合不佳的表现。PICP则是反映Ⅰ型胶原合成速率的指标,可以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动以及骨形成。骨折愈合程度与PICP指标水平相关[6-7],大部分骨折患者在手术后都会有PICP指标水平升高的情况,表明活跃骨形成。CTX由部分成熟Ⅰ型胶原降解形成,可对破骨细胞活性、骨吸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骨折患者术后的早期阶段CTX水平会有轻微下降,这可能是和骨吸收、骨痂形成有关。本文中微创入路患者BALP、PICP及BGP值高于对照组,且CTX、TRACP-5b及PTH值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观察组患者破骨活动、骨形成活跃较低,骨折愈合整体更迅速。同时,通过微创手术MIPO入路方式,患者骨折端骨质密度、强度更快恢复,效果也更理想。

综上所述,微创MIPO手术用于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患者,可促进患者骨折端愈合,并减轻骨折及其手术引起的机体创伤,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三角肌肱骨入路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肱骨近端外展嵌插型骨折两种入路复位内固定比较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正装身材怎么练
不同位置皮下给予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