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

2021-09-26 08:48刘佩李乐乐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周径治疗仪肢体

刘佩,李乐乐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江西丰城 3311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病症,是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常见原因。DVT症状隐匿,漏诊、误诊率较高,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压痛、肿胀及静脉曲张,此外,DVT可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不仅容易使肢体长期伤残,而且可引起肺栓塞等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1]。有研究表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出现Virchow's三联征(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及凝血改变),从而引发DVT,因此,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预防DVT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探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预防ICU患者DVT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0~74岁,平均(43.25±4.37)岁。观察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42.56±4.0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患肢周围皮肤颜色的变化以及其有无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咳痰带血等症状发生;(2)加强对下肢静脉的支持和保护,包括捆绑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3)在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期间,选择适宜药物改善凝血指标水平,预防DVT[3];(4)接受高蛋白、高纤维、低脂饮食,禁用肥肉、蛋黄,降低血液黏稠度,入睡前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5)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舒畅的心情,定时对患者肢体进行人工按摩,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6)给予患者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术后抬高下肢,促进深静脉回流,鼓励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下床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仪[韩国(株)大星产业;型号:DSM-4S]干预:患者取仰卧位并戴好套筒,拉好拉链并将其正确连入主机;将导气管按顺序插在气囊接口上,压力设定为60~90 mmHg(1 mmHg=0.133 kPa),压力从低值开始,患者适应后可逐渐增大;治疗时间为30 min/次,2次/d。

两组均干预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住院期间DVT、肢体肿胀发生率:使用磁共振静脉成像技术来明确是否发生DVT,肉眼观察肢体有明显肿胀,且肿胀部位皮纹消失和(或)皮温消失则判定为肢体肿胀。(2)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7 d后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及下肢周径:患者取仰卧位,静卧10 min后在腹股沟韧带股动脉搏动点内侧找到股静脉和大隐静脉,然后在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近心端1 cm处使用东芝TosHiBA-6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股静脉血流峰速,使用卷尺测量并记录小腿周径。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DVT及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DVT及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DVT及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例(%)]

2.2 组护理前后股静脉血流峰速比较

护理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峰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快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股静脉血流峰速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后下肢周径比较

护理前,两组下肢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下肢周径小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下肢周径比较

3 讨论

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在下肢。ICU患者由于受到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深静脉血管壁损伤和凝血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较为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发肢体肿胀及DVT[4]。因此,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常规护理通过实施药物干预、饮食调整、按摩、补液等措施能起到防止患者下肢长期处于制动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降低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但常规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受患者机体耐受力及护理人员护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ICU患者中单纯实施护理干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干预效果。有研究表明,间歇性气压治疗仪是一种序贯加压于脚踝部、小腿及大腿的装置,可有效防止血栓疾病[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VT及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快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观察组下肢周径小于本组护理前和同期对照组,表明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应用于预防ICU患者DVT护理中,能更好地提高股静脉血流峰速,减小下肢周径,可有效降低DVT及肢体肿胀发生率。分析其原因为,间歇性气压治疗仪通过充气加压泵能规律性对下肢施加及释放压力,可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不断从患者肢体远心端回流至近心端,改善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能力,联合护理干预后能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提升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峰速、降低下肢周径[6]。此外,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挤压过程中产生的循环压力能增强纤溶系统活性,防止凝血因子聚集及黏附在血管内膜上,利于降低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7]。

综上所述,将间歇性气压治疗仪用于ICU患者预防DVT护理中,可有效提高股静脉血流峰速,减小下肢周径,降低患者DVT及肢体肿胀发生率。

猜你喜欢
周径治疗仪肢体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