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2021-12-16 09:40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丙氨酸谷氨酰胺血气

肖 弯

(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 湖北 武汉 4300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典型症状为不可逆气流受限,进而使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出现持续降低的情况。从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上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较大的负担,也使社会压力越来越大[1]。从当前累积病例上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常产生营养不良的情况,尤其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来说。为此,我们将丙氨酸-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营养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情况[2]。所以,本文以2019 年10 月—2021 年3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对丙氨酸-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3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52 ~81 岁,平均年龄(67.5±3.5)岁,慢阻肺病程1 ~6 个月,平均(2.8±0.7)个月;

观察组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51 ~83 岁,平均年龄(68.9±3.9)岁,慢阻肺病程1 ~8 个月,平均(3.7±0.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满足COPD 诊断指南中与慢阻肺、呼吸衰竭有关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3]。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呼吸系统患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③存在恶病质、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④存在糖尿病、活动性结核患者;⑤存在自身长时间营养不良、代谢疾病患者;⑥存在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4]。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给予吸氧、抗感染、镇咳、抗炎治疗等,根据病情状况选择是否选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然后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生产厂家:湖北一半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295),500 mL 静脉滴注,静滴1 次/d。持续治疗2 周。观察组患者应用丙氨酸-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给予吸氧、抗感染、镇咳、抗炎治疗等,根据病情状况选择是否选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然后将丙氨酸-谷氨酰胺(生产厂家: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031)100 mL 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生产厂家:湖北一半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295)500 mL 中,混合均匀后静脉滴注,静滴1 次/d。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 s 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进行检测;(2)采集3 mL 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利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白蛋白、总蛋白、ALT、肌酐等营养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4];(3)应用ABL80 FLEX 动脉血气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PaO2、PaCO2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 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s)

FEV1/FV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401.1±0.31.4±0.139.7±2.248.5±2.9对照组 401.0±0.21.2±0.239.5±2.545.9±2.8 t 1.75415.65680.37984.0792 P>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FEV1/L

2.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蛋白、肌酐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A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s)

肌酐/(μmol·L-1)观察组 4040.5±4.568.7±4.319.8±8.4 64.1±10.0对照组 4038.2±4.366.1±4.222.3±7.4 65.9±10.4 t 2.33712.73571.41241.7890 P>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 血清白蛋白/(g·L-1)总蛋白/(g·L-1)ALT/(U·L-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s, mmHg)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s, mmHg)

PaCO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4055.8±3.279.8±8.157.8±2.750.5±9.1对照组 4055.6±3.573.9±8.457.4±2.956.7±8.5 t 0.26673.19770.63843.1489 P>0.05<0.05>0.05<0.05组别 例数PaO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产生会导致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慢阻肺的发展趋势十分快速,因此患者的病死率非常高。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慢阻肺患者出现缺氧、重度感染、胃肠道淤血等情况,会导致能量消耗加大,再加上营养状态不佳,则可能使身体免疫力损伤,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将丙氨酸-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的同时,还能够改善肺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谷氨酰胺在人体中十分丰富,是游离氨基酸的一种,在血浆中的浓度占0.5 ~0.9 mmol/L,谷氨酰胺主要作用为运载氮源,确保各个组织中的氮源运输。除此之外,谷氨酰胺还能够提高蛋白质合成炉,减少骨骼肌分解情况产生,帮助慢阻肺患者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营养状况[6]。

综上所述,将丙氨酸-谷氨酰胺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肺功能、血气指标等提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丙氨酸谷氨酰胺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在血站血液采集前应用的意义研究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