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手术室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12-16 09:40莫锦裳孔彩军罗桂敏陈杏瑛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股骨颈舒适度置换术

莫锦裳,孔彩军,罗桂敏,陈杏瑛

(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 广东 江门 529000)

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截取股骨颈及髋臼的软骨以后放入人工关节,其主要适应证为髋关节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以及髋关节的肿瘤病变,其手术流程为在髋的后外侧入路做一个切口,显露髋关节关节囊,然后显露需要切除的股骨颈、股骨头以及髋臼,将人工假体放入之后闭合伤口[1]。而手术室护理质量是影响手术成功率及保障手术效率的关键,常规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多侧重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术中配合等,但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麻醉时间长等特点,术中较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手术风险较高,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缺乏对上述影响可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术中并发症风险,进而难以保障患者的手术疗效[2-3]。全方位手术室护理是通过全方位评估患者的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服务,在保障患者手术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基于此,本文就全方位手术室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4 月—2021 年6 月收治的70 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所有患者以手术护理差异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 例。参照组男18 例,女17 例,年龄50 ~80 岁,平均年龄(66.97±5.14)岁;研究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50 ~80 岁,平均年龄(65.45±5.1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均满足髋关节置换术指征;②均无髋关节手术史;③无肝肾功能衰竭;④均为单侧发病。排除标准:①存在恶性肿瘤、肝肾衰竭、髋关节畸形及精神病史患者;②存在认知、语言及沟通障碍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即患者入室前告知手术流程,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手术开始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全方位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①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前1 d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病情,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初步护理计划,并利用手册或动画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手术原理及流程,并告知主治医师的成功治疗案例,安抚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或恐惧情绪,并教导患者如何在床上大小便。在手术当天巡回护士主动与病房护士进行患者交接,并向患者主动展开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树立心理支持;②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提前半小时进入手术室进行温湿度调控,对手术补液或冲洗液等给与加温处理,详细检查手术室消毒记录并核对手术所需药物、纱布等材料数量;③社会家庭舒适护理:手术期间,安排家属在温馨舒适的等候区等待手术完成,并告知患者家属就在外面等候,给与患者来自家人的关心爱护和支持;④疼痛舒适护理:在患者进行搬运时,应尽可能地缩短患者体位转换时间,正确安装术后镇痛泵并详细交代使用方法;⑤体位舒适护理:麻醉完成后与手术医师将患者置于髋关节手术专用侧卧固定板上,患肢在上,并在患者腋下垫一体位垫,束臂带固定双上肢于托手架上,支撑柱与患者之间有软垫隔开,骨盆两侧上支撑柱固定牢固,患者胸前及背后各插入一支撑柱,插入胸前支撑柱时要询问患者呼吸情况,松紧适宜,双腿间置一软枕,询问患者舒适情况,给与位置调整。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评定标准:以简化舒适状态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 GCQ)向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此量表主要包括身、心、社、灵4 个维度(满分100 分),28 个项目实施舒适度评测,评分与患者舒适度呈成正比。(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定标准:以SAS评分量表向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此量表主要由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满分100分),总条目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 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标准分与焦虑情绪呈正比。(3)两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评定标准:取患者术中心电监护所显示的手术全程中的心率最高值及心率最低值之间的差值为患者术中应激指标水平。(4)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评定标准:以本院自制百分制护理干预满意度评分量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满意≥90 分;较好89 ~80 分;一般79 ~61 分;较差≤60 分;总满意率=(满意+较好+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 中予以校对,使用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及术中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及术中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参照组,GCQ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及术中应激反应指标对比(± s,分)

表1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及术中应激反应指标对比(± s,分)

SAS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 35 89.69±2.45 3.98±2.15 61.79±12.77 45.69±7.64参照组 35 68.49±10.48 7.97±5.46 62.27±12.97 57.36±8.99 t 11.6534.0230.1565.582 P 0.0000.0000.8760.000组别 例数GCQ术中应激反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7.14%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讨论

随着我国正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基数的增加,导致骨质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骨折疾病,可导致患者产生明显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首选治疗术式[4]。但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且多合并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手术耐受度较差,且认知功能较低,对手术存在过度的担忧和恐惧等。因此,加强患者的身心护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极为重要[5]。

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疗效和手术安全的关键。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室临床护理缺乏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及患者的心理干预,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手术护理效果,还可能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影响患者手术预后,进而引起护患纠纷等[6]。全方位手术室护理是一项整体化、系统化的护理模式,主要通过结合患者的身心特点,对患者进行身心护理干预,并通过患者的需求对护理计划进行灵活调整,以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7]。本研究通过将其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通过手术前后以保障患者舒适度为框架,将手术室全方位护理和手术期舒适度进行规范化界定,促使患者在短暂的手术期间得到全方位的舒适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手术特点及病情等,采取并发症防治措施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全方位手术室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罗菲的研究中也表明,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利于保持心率平稳,促进恢复。由此可见,全方位手术室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全方位手术室护理,可有效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颈舒适度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
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