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签,如何发挥大作用 龙红芝

2024-04-27 15:41张益洁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标签价值幼儿园

张益洁

目前,许多幼儿园往往认为有了标签才利于管理。所以开学初,大部分教师因做环创而忙得不可开交:上网地毯式搜索和下载“好看”的标签,自制各种区域标签、物品标签,令人眼花缭乱。

有教师说,标签是有必要的,因为那是有意义的符号,能让幼儿和现实生活的经验产生连接,但过多的标签可能会变成“文字的过度刺激”,让符号失去激发幼儿学习的价值。贴满标签的教室,看起来也会非常凌乱。标签的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在与幼儿的教育互动中,怎样使用标签才是有意义的?教师又该如何根据情境的需要去设计标签?

小标签的大用途

标签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一种标识符,用来标志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可见,标签是用来标识物品本身或分类关系的。在幼儿园中标签已经扩大了原有的含义,也有诸多不同的名称,比如标识、图标、标记等。作为幼儿园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小标签,从作用和形式来看,是将相关规则的图片、简单的文字、形象的图示等或以综合形式表现规则的象征性符号,放置于幼儿园的墙面、地面或區角环境、户外等教育场域中。从标签的认知功能来看,更多是利用具体且形象的方式将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的图形,帮助幼儿理解、感受、记忆和创造。总之,幼儿园标签指向于一定的教育目标,可以是物品名称或分类的标签,以便幼儿形成概念,也可以是行为指导标签,以便幼儿遵守规则、养成习惯,还可以是桥梁性标签,将抽象转换为直观。合理的标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标签在幼儿园随处可见,那么究竟有哪些类型的标签?又有什么功能呢?笔者从标签的教育价值出发进行分类。

一是生活中的行为指导类标签。标签具有代表秩序和要求的规则意义。楼梯上的“小脚丫”指明上下楼梯的方向与位置,操场上的小圆点指导幼儿站位,活动区域中的“禁止”“不适宜”行为标签明确了基本的行为规则……对幼儿而言,应认识标签并根据标签来明确约束自己的行为;对教师而言,标签代替了教师口头要求和纠正,既减轻了教师班级管理的负担,又践行了充分利用环境说话的原理。

二是教育引导类标签。教师可以在材料区根据形状、颜色、功能等贴上相应的标签,帮助幼儿认识材料的特性和功能;盥洗室里识别喝水量的标签,提醒幼儿合理饮水;种植区的介绍标签,引导幼儿通过直观的图文认识植物,产生对自然的探究兴趣;图书区的自主借书还书流程标签,引导幼儿认识图书分类、借书流程,培养幼儿爱书的意识。

三是情感表达类标签。这类标签仅仅用于情绪情感的表达,它的出现使幼儿园环境更加温馨舒适,具有安抚情绪、表达情绪的作用。夸张幽默的造型标签能让幼儿感受到轻松与和谐,色调柔和的可爱标签能够营造宁静温馨的午睡氛围。可见,标签可以将抽象的要求形象化,将严肃的环境温馨化,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小标签的大困惑

开学前教师搜索标签、制作标签、张贴标签的忙碌身影诉说着标签在教师内心的重要性。忙碌的同时,教师需要思考几个更深层的问题。

标签的存在——形式美还是价值美?标签需要美的形式吗?当然需要。这种美是教师认为的美,还是幼儿眼里的美?应该是活动中追求教师与幼儿视域的融合美。那么,这种美是形式美还是价值美?标签内在价值的实现是图标设计与制作的根本追求,但缺失美的形式、美的表达会给美的内在价值打折扣,二者的共存才是理想的存在。比如某幼儿园图书馆标识图,是教师和中班幼儿为新入园的小班幼儿设计的借书、看书、还书标识图,图书馆最后选用的标识图是由小班幼儿投票选出的。

标签的价值实现——自动还是互动?我们深知学习与发展是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互动包括人与物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小标签也要在使用和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价值。比如,玩具筐上的小手标签是什么意思呢?是动手操作,还是整理材料?教师可以与幼儿展开充分讨论,最终通过设计不同的小手样子来表达小手形状及所表达的教育意蕴。

标签的诞生——教师做还是幼儿做?标签由谁来制作,谁来张贴呢?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有教师为幼儿制作的,比如上下楼梯的“小脚丫”;有幼儿集体制作的,比如公共区域的行为规则标签;有幼儿个别制作的,比如饮水杯上的个性化标识;还有师幼共同制作的,比如图书区的借书标签图、活动区的规则图等。总之,教师不能包揽标签的设计与制作,将标签融入各项活动、成为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才是最好的选择。

标签的发展——不变还是万变?很多幼儿园都存在一些共性的标签,比如盥洗室里的洗手图、材料框上的名称图。同一所幼儿园各班级也有一些共性的标签,多年来持续发挥着其应有的价值,比如集体活动中的站位标签、不同区域的标识标签,也有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标签,最多的应该是因幼儿学习、游戏、生活的各类活动而产生的阶段性标签,比如植物生长记录标签、活动结果说明标签、活动过程标识标签等。

小标签发挥大作用

认识中的标签。合理发挥标签大作用的前提是认知与准备。一要从本质上认识标签。标签是一种标识符,用于区分和识别不同的对象或概念。可以标识静态的物品,也可以标识动态的过程。二要从价值上认识标签。标签价值具有多样性,可以标识物品及类别、可以指导幼儿行为,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选择标识。三要从来源上认识标签。标签可以是教师选择、制作用以指导幼儿行为或活动的过程,也可以是幼儿用来表达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或幼儿园可根据一定的需要或标准建设标签库,将活动产生的标签收入,随时根据需要使用和补充。

活动中的标签。只有在活动中,标签才能实现其价值。一是活动之前的标签。材料分类标签可指导幼儿找到所需要的材料,并逐渐获得标签所蕴含的知识。二是活动过程中的标签。活动过程中,幼儿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使用标签、创造标签,促进健康成长?活动中标签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比如在骑行活动中可以标识路线、在竞赛活动中可以标识方向、在游戏活动中可以标识玩法、在学习活动中可以标识操作方法,发挥其指导、记录等功能。三是活动之后的标签。活动之后的标签可以标识作者、标识成果、解释策略,分享整个活动的经验与收获。比如在主题活动“四大发明”中,幼儿了解纸的制作方法,教师及时延伸——组织幼儿自主制作进区标签,在之后的区域活动中帮助幼儿更好地识别进区标签、更好地遵守进区规则。总之,活动的全过程都蕴含着标签的价值的实现,但需要注意不是每个活动都需要标签,也不是活动过程的时时刻刻都需要标签,而是标签可以在上述情形下出现并发挥作用。

标签是工具还是环境?笔者更愿意将其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一种教学资源,一种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发挥其功能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将标签设计、制作、使用和更新作为幼儿活动的一部分,根据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需要制作和使用标签,而不仅仅是为了标签而标签,也不仅仅是使用标签来要求幼儿。

猜你喜欢
标签价值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爱“上”幼儿园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标签化伤害了谁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