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社协同,共筑航天梦

2024-04-27 15:41关珊珊员志慧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航空航天家园社区

关珊珊 员志慧

家庭作为幼儿完整教育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北航幼儿园大多数家长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相关工作,很多幼儿在接受幼儿园教育之前,便已经对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元素产生了兴趣。自2016年起,幼儿园加快推进课程改革,整合优化家庭资源,鼓励家长将航空航天资源带进幼儿园,并依托课程建设将教育资源有效运用于航空航天教育,至今已形成家园社协同共建航空航天教育的新局面。

家长进课堂,成为家园共育新形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家长们带来了各种火箭、飞机模型,为幼儿探究飞机、火箭的结构及背后的设计原理做铺垫。有的家长基于其科研方向,带来了多元科学技术成果,比如VR体验、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還有些家长带领幼儿开展了趣味操作体验活动,比如用废旧材料制作火箭。

丰富的家长资源推动了幼儿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活动内容难度大,有些活动以知识讲授为主等。因此还需要继续优化家长进课堂的形式,让适宜的家园活动形式及内容得以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持续发挥教育作用。

家园密切沟通,卷入更多社区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资源优势,使“爸妈当老师”活动更加适宜幼儿的发展,我们在活动前增加了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备课环节。通过和家长共同备课,教师发现了更适合幼儿理解的活动形式,并把抽象的航空航天理论常识通过操作实验传递给幼儿。这一过程成为教师传递教育理念与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良好契机。

随着沟通渠道增多,家长将更多的优质资源带入活动中。幼儿园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活动范围,不断挖掘并引进社区中的新资源,开拓教师与幼儿的眼界。比如,邀请北航大学的大学生进入班级参与活动;邀请社区离退休处的爷爷奶奶在儿童节、重阳节等节日共同表演庆祝;邀请社区医院的大夫,宣传传染病预防等医学科普知识。

在家园更加紧密的沟通和社区资源的引入背景下,幼儿接触了不同领域的人员,走进了各类社区场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与身边环境产生了连接,以社会小公民的身份在航空航天教育中茁壮成长。

家园社协同,共建航空航天教育课程。幼儿园以博物馆课程共建为平台,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课程活动,在教育理念上进一步达成共识。在博物馆课程活动中,为了研究幼儿眼中的博物馆及幼儿在博物馆中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家长共同学习了如何倾听儿童、追随儿童、支持儿童。在此过程中,教师带动家长一起转变以成人为主导的航空航天教育,蹲下来与幼儿共同观察,听他们所问,问他们所想,感受他们的好奇与兴奋,与他们一起在博物馆畅游。

此外,幼儿园开展了依托于社区环境的家园活动。我们鼓励家长带幼儿在社区各个地方游玩打卡,并将自己在社区中的经历和故事分享给幼儿,让幼儿对自己的家庭和所在社区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此类活动使家长认识到,教育资源处处都有,家庭可以随时合理利用社区资源。

在家园社共育共建航空航天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幼儿园要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充分整合家庭及社区的优势资源,搭建多种合作平台,创造更多体验的体会,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航空航天家园社区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社区大作战
寻找失落的家园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绿家园
一飞冲天——中国航空航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