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三聚三力”式教师成长路径

2024-04-27 15:41尚春霞张瑜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幼小研修教研

尚春霞 张瑜

当前我国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幼小衔接的价值不仅指向培养有准备的儿童,还指向培育有准备的专业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积极有力的衔接基础,有效发挥师幼双向衔接作用,高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三聚式”策略架构,形成专业发展的核心与保障。

首先,聚焦“发展目标”,抓稳衔接重点的同步发展。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和教师要构建共同的发展目标,只有目标一致,才能更好地引领教师朝正确的方向前行。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并设计了幼小衔接的顶层架构。在这个框架下,每位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利用成长档案袋,获得一个专业发展的媒介。

其次,聚焦“培训变革”,给予教师驱动发展推力。在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对教师进行分门别类且灌输式的培训已越来越无法满足教育实践的需求。幼儿园通过在培训中为教师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支撑、构建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将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实践研修和反思研修等培训模式融入教师幼小衔接专业发展培训,从而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综合给予教师驱动发展的推力。

最后,聚焦“制度保障”,激励教师一专多能发展。通过“一考核、三放权”实现教师一专多能。幼儿园激发教师的发展活力,把用人自主权、部分绩效分配权、活动举办权下放给年级组长,激发中层干部的发展活力。通过校本研修、绩效激励、按劳分配等机制,推动教师走向一专多能,实现教师多技能发展,助推幼小衔接工作高质量开展。

“三力式”实践路径,助推渐进式专业发展。

首先,打造学习成长社群,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创新力。一是树立“合拢式”管理理念,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借助幼儿园“五向”教师幼小衔接成长社群平台,成立教师幼小衔接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纵向将教师按照年龄、教龄、职称等方面进行梯级划分;横向将教师幼小衔接共性的问题需求、共同的发展目标等进行划分,综合教师自愿报名结果,建立成長社群。二是以幼小衔接环境创设为抓手,凸显教师创新力。幼儿园遵循“班班有特色,处处显衔接”的原则,将幼小衔接的环境融入园所,围绕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创设系列主题环境。比如,有的班级创设了身心准备中的运动版面——跳绳,有的班级围绕学习准备中坐姿和握笔姿势,创设了专门的环创版面,还有的班级将班级环境制作成了一本本优美的环境小书。

其次,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学习力。一是构建可持续发展教研模式,助力提升教师幼小衔接工作的学习力。园本教研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每周我们开展“四法”园本教研,采用专题解惑法、问题探讨法、课例研讨法、经验分享法等,让教师在教研中获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升专业能力。二是采用“一核三式”专题教研培训路径,即一个教研培训核心主题,沉浸熏陶式感受幼小衔接理念内容、场景体验式践行幼小衔接科学策略、卷入内化式表达幼小衔接经验收获。

最后,构建三方成长团,提升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实践力。一是幼儿园与小学成长团。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小联合教研,从行政层面积极推动,由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代表参加,共同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双方在教学、课程、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二是教师与家长成长团。幼儿园建立幼小衔接教师宣讲团、家长育儿交流团,以两步走的形式,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正确教育理念,推动家长之间相互交流育儿经验。

猜你喜欢
幼小研修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