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儿童,有效互动

2024-04-27 15:41归宏飞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野餐师幼妞妞

归宏飞

师幼互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无处不在,高质量师幼互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上海市嘉定区丰庄幼儿园将实现高质量师幼互动作为目标,积极引导教师思考如何与幼儿有效互动,在“聊”中找出幼儿兴趣、在“玩”中培养幼儿坚持性,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案例一:你一句我“异”句。

自由活动时,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周末故事,教师在一旁观察。乐乐说:“我和爸妈去野餐了。”幼儿瞬间炸开了锅,“我也去过!”“我和小妹妹去的。”“我是和哥哥去的。”教师随即加入幼儿的话题:“野餐是做什么呀?”悠悠:“野餐就是要带很多好吃的食物。”小郑:“要找一块草地搭帐篷。”媛媛:“可以吹泡泡。”……教师带着惊喜的表情说:“你们说完我好想去野餐呀,我们可以在幼儿园里玩野餐游戏吗?”幼儿兴奋不已:“可以!”教师问道:“怎么玩呢?”小风:“可以把玩具搬到草地上。”妞妞:“我要带玩具宝宝一起玩。”教师接道:“叫上我吧,我跟你们一起去。”

■ 互动总结:

第一,教师用“同伴”角色抛出话题,让幼儿主动参与。小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已经可以叙述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和情景,“野餐”场景能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小班幼儿模仿能力强,但思考拓展思维程度有限,他们会选择跟随刚听到的答案,导致话题仅局限于“和谁去野餐”。基于此,教师以“同伴”角色加入聊天,引导幼儿拓展话题。

第二,教师用开放性提问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积极表达。当教师带着好奇向幼儿抛出第一个话题“野餐是干什么的”,一是希望让更多的幼儿参与“野餐”话题,二是借此拓展“野餐”话题,让幼儿从不同的方向思考,三是了解幼儿对“野餐”有多少已知经验。教师以开放性提问引发幼儿关于“野餐”的讨论,从“你一句我一句”到“你一句,我‘异句”,幼儿的思维无限发散。

第三,用引发性提问延续话题,让幼儿持续学习。幼儿表达想法后,教师了解了幼儿对野餐的兴趣与经验,思考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幼儿的经验,便抛出第二个话题——可以在幼儿园里玩野餐游戏吗?先让幼儿判断有没有必要在角色游戏中诞生“野餐”这一情节,再进一步想象该怎么玩。幼儿设想“野餐”情景的同时,对此游戏充满了期待。

◎案例二:野餐初体验。

野餐游戏如约而至。幼儿先将野餐垫铺在草地上,小风、露露来到娃娃家拿了大量仿真食物,又来到小吃店搬走了烧烤架和烤串,妞妞带着玩具宝宝推着小推车来到超市带走了牛奶和面包。随后,他们将全部食物放在野餐垫上,此时垫子上已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幼儿落座。露露说:“东西太多了”,边说邊把牛奶往野餐垫外放。妞妞看见后把牛奶拿回野餐垫上:“这是给宝宝的牛奶。”妞妞和露露面露难色,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教师走上前说:“我是娃娃家姐姐,我来野餐啦!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小风说:“整理东西。”教师问:“怎么整理好呢?”妞妞:“我们先分类吧。”教师点着头竖起大拇指:“这主意真棒,那怎么分呀?”小风说:“水果和水果在一起,面包和面包在一起。”其他幼儿表示同意。大约5分钟后,教师看到露露有些不耐烦地扔玩具。教师说:“好累呀,能不整理吗?”妞妞说:“不整理就没得坐了。”教师看向露露:“是吗,露露?”露露点头说道:“是的,必须整理好。”教师做出鼓劲的动作:“好,我们一起加油!”大约又过了5分钟,野餐垫上的物品总算整理好了。

■ 互动总结:

幼儿对野餐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容易将已有经验迁移到户外游戏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模拟真实的野餐场景。但是,小班幼儿的计划性较弱,所以会出现“乱七八糟的野餐”。从表象分析,面对杂乱的场景,幼儿共同整理,即可继续游戏。从心理分析,小班幼儿的坚持性相对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逃避或放弃。案例中幼儿的“面面相觑”正说明他们有放弃的可能。此时,教师及时加入游戏并发出指令性语言——整理物品。幼儿会马上整理,但因易受外部干扰,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快速将所有物品放进一个大框里,另一种是拖拖拉拉整理到游戏结束。基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以“娃娃家姐姐”的身份陪伴幼儿,引导他们共同整理,借此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野餐师幼妞妞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薮猫妞妞减肥记
薮猫妞妞减肥记
一起去野餐
没关系
野餐
野餐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