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菌

  • 裂殖壶菌pks2基因启动子序列扩增及其活性分析❋
    列进行扩增。裂殖壶菌(Aurantiochytriumlimacinum)是一种海洋真菌,因其是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高产菌而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有许多外源启动子运用于裂殖壶菌相关研究的实例,如郑楚强构建了裂殖壶菌中丙二酸单酰基转移酶(MAT)的过表达体系,利用TEF1启动子实现了MAT基因的过表达[7]。杨瑞雄等[8]同样利用外源TEF1启动子将希瓦氏菌属的Shewanellasp.SCRC2738的烯酰还原酶(ER)基因替换到裂殖壶菌(A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2-21

  • 氮、磷源浓度对裂殖壶菌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海洋真菌包括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sp.)、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sp.)、隐甲藻(Cryptheconidiumcohnii)等发酵生产DHA油脂的研究[3-5]。裂殖壶菌又称裂壶藻,是一种异氧单细胞海洋真菌,具有生长速度快、易培养、DHA含量高和油脂食用安全等优点,是替代深海鱼油生产DHA的极具潜力微生物[6]。2010年国家卫生部将裂殖壶菌油脂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利用裂殖壶菌发酵产DHA油脂已成为研究热点[7],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24期2022-12-29

  • 裂殖壶菌pk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检测
    饱和脂肪酸。裂殖壶菌是一种单细胞球形真菌,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理想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来源。裂殖壶菌能够在脂滴内积累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主要是n-3 PUFAs。裂殖壶菌总脂肪酸含量超过其细胞干重的50%,尤其是DHA,含量占总脂的30%~40%[1]。这意味着和DHA合成相关的基因的启动子能高效地启动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而裂殖壶菌DHA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主要包含在三个基因簇pks1、pks2

    海洋湖沼通报 2022年5期2022-11-04

  • “葡萄糖充足-溶解氧浓度周期”组合控制策略强化Schizochytrium sp.S31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究表明,利用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sp.)通过微生物工业发酵法大规模制备DHA是解决其质量和产量不足的有效方法[4]。作为一种典型的好氧型产油微生物,裂殖壶菌生产DHA过程,需维持溶解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DO)在充足水平,进而实现促进细胞生长和DHA积累的目的[5]。然而,好氧微生物若长期处于DO充足(过量)状态下,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易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18期2022-10-04

  • 破囊壶菌属微生物中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应用
    养海洋微藻或破囊壶菌等海洋微生物以替代深海鱼类作为VLCPUFAs原料进行EPA和DHA的生产,取得一定的进展,已经有成批量的产品投放市场。1 破囊壶菌属微生物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ds)、属于Stramenopila界、Heterokonta门、Labyrinthulomycetes纲、Thraustochytriales目、Thraustochytriaceae科的异养型原生生物。破囊壶菌广泛分布于海洋、盐水湖以及红树林地区,因其外观形

    现代食品科技 2022年6期2022-06-29

  • 患拟油壶菌病条斑紫菜表面附生菌群分析*
    3 李 杰患拟油壶菌病条斑紫菜表面附生菌群分析*阎永伟1杨慧超1,2莫照兰1,2,3李 杰1①(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2.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3.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实验室 海南 三亚 572024)拟油壶菌病(

    渔业科学进展 2022年3期2022-06-15

  • 变温调控破囊壶菌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生物和微藻。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sp.)是从海水中分离得到的海洋单细胞真菌,其生长快,生物量高,油脂及DHA含量较高,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想的DHA生产菌株[2-4]。同时,破囊壶菌与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sp.)的同源性很高[5],后者也是当前DHA产业化的主要生产菌,其安全性已得到论证[6]。近些年来,微生物生产DHA的发酵工艺研究比较多,如通过控制溶氧、pH及优化碳源提高DHA产量等[7-9]。温度对产油微生物生物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3期2022-02-23

  • 促进裂殖壶菌发酵产二十碳五烯酸的两阶段控温和低溶氧策略
    至12 ℃,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mangrovei总脂肪酸(TFAs)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所占比例从28.90%上升至41.81%;Jakobsen等[17]研究了氧限制对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sp.T66中DHA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溶氧条件下,DHA含量达到52.12%,而对照组仅为25.03%。然而,改善PUFAs的应激策略通常以降低生物量为代价,但这可以通过阶段控温和控氧发酵来解决。Liang等[1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1期2022-01-27

  • 裂殖壶菌在蛋鸡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00 mg。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是一类单细胞异养海洋微藻,由于其富含丰富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6]。DHA 是一种人体必需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7],其中极少部分通过转化摄入的亚麻酸合成,但一般情况下人体无法主动合成DHA,所以绝大部分DHA 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8]。研究发现,通过调控蛋鸡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与

    养殖与饲料 2021年9期2021-12-04

  • 裂殖壶菌产脂肪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研究进展
    方向。其中,裂殖壶菌因为可以生产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并具有非常高的脂质百分比而成为获取DHA 的最佳选择。关于裂殖壶菌产脂肪酸的研究主要涉及诱变、破壁、发酵、金属离子的影响、培养条件和提取技术几个方面,但总结性报告较少。为此,本文梳理概述裂殖壶菌在生产脂肪酸方面的相关技术,以期为海洋微藻的研究和DHA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1 裂殖壶菌的诱变诱变是指通过控制外部环境条件诱使遗传基因随之变异,然后在产生的变异株中选出实验所需要的优良品种。诱变通常可以大致分为物

    养殖与饲料 2021年10期2021-12-01

  • 裂殖壶菌油脂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物发酵生产。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limacinum),别名裂壶藻,是真菌门的一类单细胞海洋微生物,被认为是理想的DHA新生资源[6,7]。2010年国家卫生部将裂殖壶菌油脂列为新资源食品,其可替代鱼油,作为功能性油脂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强化剂[8,9]。目前,裂殖壶菌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并在菌种选育培养和营养方面已有诸多文献报道,但在其脂质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面却鲜有报道。因此以裂殖壶菌干粉为原料,采用Folch

    中国粮油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16

  • 产DHA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 HX2019010的筛选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8-10]。破囊壶菌科(Thraustochytriaceae)包括Aurantiochytrium、Schizochytrium、Oblongichytrium等属[11],其中Aurantiochytrium和Schizochytrium属的多个种可以生产DHA[12, 13],2010年,我国批准了Schizochytrium属生产的DHA藻油作为新资源食品(卫计委2010年第3号令)。Chang等[14]的研究表明,Aurantiochytrium

    中国粮油学报 2021年6期2021-07-28

  • 烯酰还原酶基因的替换对裂殖壶菌合成二十碳五烯酸的影响
    10]研究的破囊壶菌基因工程菌株通过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后EPA 产量达到2.7 g/L。由此可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EPA 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探索PUFAs 的合成机理,PKS 途径被认为是主要用来合成PUFAs 的途径[11],进而研究通过替换不同微生物中PKS 基因簇上的基因来增加PUFAs 的含量。Hayas hi 等[12]将Photobacterium profundum的PKS 基因簇上部分基因与Aureispir

    化工学报 2021年7期2021-07-24

  •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以“裂殖壶菌的产业化项目”为例*
    业,发现在“裂殖壶菌的产业化项目”中生产成本较高是制约相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而如何降低裂殖壶菌发酵生产成本是目前工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项目以“降低裂殖壶菌的发酵成本”作为此次创新实践的内容,并将其与高职院校中开展的社团活动相结合,通过在社团活动中带领学生以如何“降低裂殖壶菌的发酵成本”为目标,集思广益,开展头脑风暴,并在阅读大量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制订实验方案,带动学生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0期2021-06-01

  • 破囊壶菌生产角鲨烯的研究现状
    产[13]。破囊壶菌可以在异养条件下利用有机碳快速生长,并通过高密度发酵高效生产角鲨烯,与依赖光照、生长缓慢、无法高密度培养的自养藻类相比,具有显著优势[14]。因此,破囊壶菌有望成为角鲨烯商业化生产最具潜力的微生物替代来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破囊壶菌生产角鲨烯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破囊壶菌发酵生产角鲨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分离获得优质的破囊壶菌菌株、对其代谢途径和关键酶的改造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1 破囊壶菌及其合成角鲨烯概述破囊壶菌于1936年首次被

    生物技术通报 2021年4期2021-05-14

  • 裂殖壶菌在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
    66329)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又名裂壶藻,是一种单细胞、球形的海洋真菌,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Eumycota)、卵菌纲(Oomycetes)、水霉目(Saprolegniales)、破囊壶菌科(Thraustochytriaceae)[1]。裂殖壶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生产DHA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裂殖壶菌除具有丰富的DHA、蛋白质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2021-01-16

  • 不同消泡剂对裂殖壶菌生长的影响
    [1-4]。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sp.)因其胞内DHA含量高、生长快和易于培养等优点,是工业产DHA的理想菌株之一[5-7]。裂殖壶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脂,结合其他多种因素导致泡沫的形成,而泡沫过量将会造成原料浪费[8],影响菌体正常呼吸代谢[9]及引起杂菌污染[10],因此为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需要及时控制发酵体系中的泡沫。目前,发酵工业中常采用添加消泡剂的方法控制泡沫,考虑到消泡剂的热稳定性、安全性、消泡能力、耐酸耐碱能力和成本

    发酵科技通讯 2020年3期2020-10-12

  • 破囊壶菌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生物等,其中破囊壶菌由于具有生长速度快、油脂含量高、易于培养等诸多优势,成为目前工业化生产DHA 的理想物种之一[6]。1 破囊壶菌概述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ds)是一类分布于海水、半咸水、腐烂红树叶及藻类等特定环境中的类真菌类原生生物[7]。大多数破囊壶菌在腐烂的植物和藻类的残渣上进行腐生,少数寄生于海洋无脊椎动物[8]。早在1934年就已经有科学家分离出了破囊壶菌,因其可产生双鞭毛的浮游孢子,破囊壶菌在发现的初期 被 分 类 为 真 菌

    化工进展 2020年8期2020-08-17

  • 裂殖壶菌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10041)裂殖壶菌,又名裂殖壶藻,是一类富含n-3不饱和脂肪酸(DHA)且易于规模化培养的海洋真菌。因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色素、角鲨烯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曾娟等,2015)。由于裂殖壶菌最早大规模应用是作为鱼油替代产品用于食品中,如婴幼儿奶粉、保健品等(陈殊贤等,2013),从而导致目前其在国内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也主要聚集在裂殖壶菌油脂替代鱼油方面 (潘瑜等,2016;Ganuza等,2008;Matthew 等,2007

    中国饲料 2020年13期2020-08-04

  • 诱变育种在产油微生物生产DHA 中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如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和隐甲藻(Crypthecodinium)等,具有生长速度快、细胞内DHA 和脂肪酸含量高等优势,可作为DHA 生产的替代来源。据报道,在最适培养条件下,破囊壶菌生物量可高达55.64 g/L,DHA 含量为12.61 g/L[5];裂殖壶菌的生物量和DHA 可以达到44.09 g/L 和5.25 g/L[6];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

    生物技术通报 2020年1期2020-02-20

  • 亚铁离子和吲哚丁酸促进裂殖壶菌产DHA及发酵验证
    生产菌株,裂殖壶菌(破囊壶菌科,Schizochytriumsp.)生长快,产油高,DHA 含量高, 菌体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工业化生产DHA 的优秀菌种之一[6-10]。无机盐中的金属离子是微生物体内一些酶的辅基,参与调节酶的结构和活性,调节细胞膜通透性,对于属于海洋真菌的裂殖壶菌有明显影响[11]。 生长素是一类能以极低的浓度来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的微量活性物质,对破囊壶菌(T. roseumMF2 )和裂殖壶菌的生长和产DHA 有很大影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11期2020-01-19

  • 裂殖壶菌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机理研究进展
    海洋真菌(如破囊壶菌、裂殖壶菌)中获取的DHA具有独特优势:①微藻类与菌类中所获取的DHA均为甘油三酯型,对消化酶的抗性较高,更利于人体吸收利用;②无特殊气味,其安全性较高,其DHA与EPA的比例大于20∶ 1,不会对花生四烯酸产生竞争性抑制,更适合婴幼儿的使用[6]。与微藻相比,通过裂殖壶菌与破囊壶菌高密度发酵既可以提高产量,生长速度也较快,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较少,是极具工业前景的DHA来源[8]。1 裂殖壶菌合成DHA的主要途径研究1.1 聚酮合成酶(P

    中国油脂 2019年8期2019-08-22

  • 裂殖壶菌高产油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
    李鑫,黄开耀裂殖壶菌高产油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段光前1,2,李硕硕3,李鑫3,黄开耀1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武汉轻工大学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具有促进婴幼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等多种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养殖等行业。为了获得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高产油、高产DHA的裂殖壶菌工程株,文中建立了一套

    生物工程学报 2019年7期2019-08-22

  • 90种两栖动物灭绝或与壶菌病有关
    关。壺菌病由两种壶菌引起:一种是石斛壶菌,另一种是蝾螈壶菌。自从壶菌病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以来,共导致500多种青蛙、蟾蜍和蝾螈的数量减少——几乎占所有两栖动物种类的7%。这意味着,该疾病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在所有病原体中是最大的,并且比其他野生动物疾病,如杀死蝙蝠的白鼻综合征还要严重。研究发现,在经历了衰退的物种中,只有12%显示出恢复迹象。不过,微弱的希望正在显现。受这种疾病影响的新物种数量有所下降。一些青蛙似乎对这种疾病产生了抵抗力,同时抗真菌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5期2019-07-31

  • 小龙虾真菌病害(一):病原真菌类群
    别进行介绍。1 壶菌目(Chytridiales)在传统的真菌分类中,壶菌隶属于单鞭毛菌[6],大部分生于水中,少数生于土壤,腐生或寄生于藻类和水生小动物上[7],有110属575种。由壶菌引起的病害叫做壶菌病。萨拉曼巴特拉壶菌(Batrachochytrium salamandrivorans)导致火蝾螈(Salamandra salamandra)的死亡。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能引起全世界的两栖类动物群体

    水产养殖 2019年3期2019-01-06

  • 裂殖壶菌制备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的研究历程及发展前景
    hnii)、裂殖壶菌 (Schizochytriumsp.)、吾肯氏藻(Ulkeniaamoeboida)等,裂殖壶菌因其生长速度快、油含量高、DHA比例高,是当前DHA产业化的主要生产菌。本文主要针对生物制备DHA的过程进行综述,以裂殖壶菌为重点,从菌种特性、安全性认证、发酵水平提升、油脂精炼技术的革新等角度论述生物法制备DHA油脂的研究历程及发展前景。1 DHA的生产菌1.1 隐甲藻隐甲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自养的双鞭毛甲藻,在腐败的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年11期2018-12-15

  • “青蛙杀手真菌”可能起源于东亚
    凶”被发现——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简称“Bd”),这种真菌会引起一种叫做“壶菌病”(chytridiomycosis)的疾病,它会攻击两栖动物的皮肤,影响它们调节水分和电解质水平的能力,从而导致心脏衰竭,这种真菌具有传染性,许多包括蛙类在内的两栖动物一经感染,就会迅速在其野外栖息地传播开来,就算及时发现,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因此,蛙壶菌被认为是导致几大洲的青蛙、蟾蜍、蝾螈和其他的两栖类动物种减少和灭

    环球人文地理 2018年7期2018-07-26

  • EMS-ARTP复合诱变选育高产DHA裂殖壶菌
    的利用涉及到裂殖壶菌,又称裂壶藻,是属于破囊壶菌科的单细胞海洋微藻,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裂殖壶菌胞内油脂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含量较高,是值得研究和深度开发的生物合成DHA的优质种源[2]。DHA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它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具有抗癌、消炎、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诸多功能[3-4],其保健和医疗功效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的深海鱼油生产DHA的方式相比,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具有培养简单、无季节波

    食品与机械 2018年2期2018-05-03

  • 裂殖壶菌油脂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15211)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sp.),又名裂壶藻,其属于真菌门(Eumycota)、网粘菌纲(Labyrinthulomycetes)、破囊壶菌目(Thraustochytriales)、破囊壶菌科(Thraustochytriaceae)的一类类藻的海洋微生物[1]。裂殖壶菌的菌体脂质含量丰富,且以甘油三酯为主,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40%,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DHA新生资源。目前,从裂殖壶菌中提取制备高纯度DHA已日益成为国

    中国粮油学报 2018年2期2018-03-14

  • 裂殖壶菌培养物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为迫切需求。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可发酵产DHA,其产业化生产成为研究热点[8-10]。发酵产品中DHA含量的准确测定是生产质控和科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要求检测方法方便快捷,而且还需要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测量结果可靠性的指标,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11]。它的正确评定在测量结果的客观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量化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使数据可以共享和比对。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裂殖壶菌固态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5期2018-03-06

  • 一种龙须菜寄生真菌的种类鉴定及侵染过程研究❋
    ungi),包括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新美鞭菌门(Neocallimastigomycota)和Blastocladiomycota,此外还有许多类似真菌的生物被发现寄生在微藻中,包括卵菌(Oomycetes)、拟网黏菌类(Labyrinthulids)、破囊壶菌类(Thraustochytrids)等[1]。然而寄生于海洋藻类的真菌至今了解甚少。藻类养殖业中由寄生生物引起的疾病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在所有寄生生物(原生动物、假菌界、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2-28

  • 糖蜜发酵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6)糖蜜发酵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班甲,陈骏佳*,付尽国,杨李胜,陆剑华,李浩洋(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植物纤维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市植物纤维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316)对糖蜜作为碳源发酵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ic acid,DHA)进行了初步研究:选择不同来源的甘蔗糖蜜与粗糖蜜培养裂殖壶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年11期2017-11-27

  • 温度对裂殖壶菌S31中FAS及PKS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22)温度对裂殖壶菌S31中FAS及PKS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娄 菲,张 涛,刘睿杰,常 明,金青哲,王兴国(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无锡 214122)以甘油为碳源,测定了摇瓶中裂殖壶菌S31进入脂质积累期后,温度对胞内油脂脂肪酸组成以及FAS和PKS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殖壶菌进入脂质积累阶段后,提高发酵温度到30℃会减少藻油中DHA的含量,FAS基因的转录水平比PKS基因的更高;同

    中国油脂 2017年8期2017-09-18

  • 使用稀禾定驯化提高裂殖壶菌的生长和DHA积累
    禾定驯化提高裂殖壶菌的生长和DHA积累王康,刘良森,陈磊*,张卫文(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天津,300350)采用基于实验室的微生物适应性驯化方法,对Schizochytriumsp. S31进行脂肪酸合成途径抑制剂稀禾定连续传代驯化,逐步提高稀禾定的驯化浓度。经过近200天连续驯化65代,Schizochytriumsp. S31对稀禾定的耐受浓度从200 μmol/L提高到了500 μmol/L。通过250 mL摇瓶发酵96 h后发现,驯化株的生物量明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年7期2017-09-03

  • 饲粮胆碱和裂殖壶菌油联合添加促进二十二碳六烯酸在鸡蛋卵黄中的富集
    )饲粮胆碱和裂殖壶菌油联合添加促进二十二碳六烯酸在鸡蛋卵黄中的富集王 浩1,2王晓翠2*张海军2齐广海2王 晶2许 丽1**武书庚2**(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30;2.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1)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胆碱与裂殖壶菌油(Schizochytriumoil,SO)对鸡蛋卵黄脂质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富集的影响。选取26周龄京红蛋鸡2

    动物营养学报 2017年7期2017-08-07

  • 裂殖壶菌补糖发酵研究
    0)生物工程裂殖壶菌补糖发酵研究赵书林,蔡双山,夏木阳,夏德才,胡 锐,杨齐华,闵征桥,张 念(湖北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孝感 432100)为了探索不同碳源浓度对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细胞营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对发酵调控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发酵液生物量、含油量、DHA含量和DHA产量。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通过补糖可以提高发酵液含油量和DHA产量,但糖浓度过高也会抑制发酵;当还原糖质量浓度调控在40 g/L左右时,生物量、含油量、

    中国油脂 2017年2期2017-05-15

  • 搅拌和通气对裂殖壶菌LX0809产DHA的影响
    搅拌和通气对裂殖壶菌LX0809产DHA的影响王杰鹏,罗 瑶,郗大兴(吉林省希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辽源136200 )利用一株生产DHA专利菌株裂殖壶菌LX0809,在10 L全自动发酵罐中考察了16个搅拌转速和通气量组合对裂殖壶菌LX0809发酵产DHA的影响。生物量和总油脂的产量随搅拌转速和通风量的增加而增加,DHA占总油脂比例随搅拌转速和通风量的增加而降低,最终确定通气量为全程0.3 m3/h(通气比0.83),搅拌转速为前40 h 400 r/

    生物加工过程 2017年1期2017-04-25

  • 痴迷于“无用”科学的科学家
    点是真菌中被称为壶菌的一个分支。当时,壶菌在科学界是一个要多冷门有多冷门的课题。虽然真菌与植物和动物并列,在生物圈中独立构成一个完整的“界”,但是在过去,真菌学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完全神秘的领域。就是放在今天,真菌学的大部分内容对人们来说依然是神秘未知的。与真菌学家相比,植物生物学家简直就像是常在黄金时段出镜的电视明星。至于听说过壶菌的人,那简直是寥寥无几,研究它们的人就更少了。回想起来,当时的人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壶菌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现在,他们明白了。朗科尔

    飞碟探索 2017年2期2017-02-13

  • 裂殖壶菌不同破壁方法的研究
    0)生物工程裂殖壶菌不同破壁方法的研究赵书林,蔡双山,夏木阳,夏德才,胡 锐,杨齐华,闵征桥,张 念(湖北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孝感 432100)裂殖壶菌细胞结构紧密,对其进行破壁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高强度发酵的重点工序。以裂殖壶菌为实验菌种,比较了水洗法、膜过滤法、高压均质法、酶解法和膜过滤高压均质法5种破壁方法,观察了每种方法破壁前后细胞形态特征,同时测定细胞破壁率、发酵液含油量、DHA产量和DHA含量。结果表明:膜过滤高压均质法效果最为

    中国油脂 2017年1期2017-01-17

  • 丙酮酸脱氢酶竞争性抑制剂调控裂殖壶菌脂肪酸合成的研究
    性抑制剂调控裂殖壶菌脂肪酸合成的研究程钰蓉1,2,3,孙志杰1,*,崔球1,2,4,*(1.山东省能源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0;2.青岛单细胞油脂工程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0;4.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0)本研究以合成乙酰辅酶A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为扰动目标,通过应用底物特异竞争抑制剂——氟化丙酮酸(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16期2016-11-08

  • 响应面法优化破囊壶菌油脂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破囊壶菌油脂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吴海龙,崔岩*,成家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 518055)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sp.油脂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优化。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3 MPa、萃取温度64.4 ℃、CO2流速56 L/h、萃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的油脂提取率达到了74.55%;油脂的主要成分为十六碳烷酸(C16∶0)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DHA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17期2016-10-31

  • 碳源对裂殖壶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2)碳源对裂殖壶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刘源,李蕾蕾,张涛,娄菲,常明,金青哲*,王兴国(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本文研究了葡萄糖和甘油分别作为单一碳源对裂殖壶菌ATCC20888发酵过程中脂质和类胡萝卜素变化特性的影响,初步讨论了在裂壶藻中类胡萝卜素与脂质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作为碳源,葡萄糖相比甘油更有利于菌体生长,而甘油更有利于脂质,尤其是DHA的积累。此外,碳源不同,总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13期2016-09-13

  • 富含DHA的裂殖壶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富含DHA的裂殖壶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陈秀丽,闵红艳,邓蒲媛,周世峰,佘桐(陕西省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汉中723000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健脑、提高视力、抗癌、改善机体免疫等生理功能。裂殖壶菌是一类海洋真菌,细胞内富含大量DHA。因此,裂殖壶菌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文章介绍了DHA来源、裂殖壶菌的生物活性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DHA;裂殖壶菌;动物生产脂类是生物生存和生

    饲料博览 2016年6期2016-09-09

  • 破囊壶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前景
    述与专题评论破囊壶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前景吴海龙,崔岩,成家杨*(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深圳,518055)破囊壶菌具有二十 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vic acid,DHA)含量高、油脂组成简单、生长速率快等优点,是DHA商业开发的潜在来源。目前,破囊壶菌DHA的制备工艺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特别是破囊壶菌的发酵工艺、油脂的提取工艺和DHA的纯化工艺。该文对上述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破囊壶菌DHA的产业化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年2期2016-06-07

  • 生物柴油副产品粗甘油浓度对裂殖壶菌生长与积累油脂的影响*
    人们的兴趣。裂殖壶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理想的DHA生产菌株[5],其较快的生长速率和较高的油脂含量使其新近又成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开发目标之一。粗甘油是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每生产1 L的生物柴油就会产生80 g的粗甘油[6]。精制后的粗甘油可以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和医药等工业领域,但精制成本很高,而且生物柴油生产快速发展所产出的粗甘油远远超过精甘油的市场需求,造成精甘油价格急剧下跌,粗甘油则几乎成了工业垃圾,若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新污染源。Mees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年5期2015-12-25

  • 裂殖壶菌产DHA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50108)裂殖壶菌产DHA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王灿1,张伟2,张明亮1,黄建忠1,*(1.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从成本控制和发酵罐扩大培养监测控制方面考虑,优化了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FJU-512)产DHA发酵培养基。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碳氮源组分,均匀设计实验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4期2015-12-20

  • 索氏提取法提取裂殖壶菌粉油脂参数的优化
    氏提取法提取裂殖壶菌粉油脂参数的优化张宪利1,张 静2,赵凤娟3,赵自国3(1.滨州学院 生命科学系,山东 滨州 256603;2.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3.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滨州 256603)裂殖壶菌作为富含DHA的海洋真菌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干粉的油脂提取效率并不高,索氏提取法是能够提高油脂得率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探讨了两种不同混合溶剂条件下,提取时间、藻粉量、水浴温度等因素对新

    绿色科技 2015年8期2015-06-21

  • 假如一个物种只剩最后一只
    。这一切,都是蛙壶菌的“功劳”。蛙壶菌——两栖动物的“杀手”蛙壶菌最初于1988年被发现,随即人们意识到,它们在两栖类动物中制造了“大屠杀”,并引发了多个物种的灭绝。蛙壶菌一般可以在4~25℃的温度下生长,在17℃以上时,它们过得更舒服。它们的主要袭击方式是,入侵感染蛙类的表皮。蛙壶菌的生命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它们是有鞭毛的游动孢子,能在两栖类表皮物质的吸引下,从水中短距离游上表皮定居,进入下一个生命阶段——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会产生更多的游动孢子,反复

    科学之友 2015年1期2015-06-05

  • 利用胞内核磁共振法快速筛选高产DHA裂殖壶菌的研究
    选高产DHA裂殖壶菌的研究李悦明,徐建春,孙慧彬,于水见,李霞(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400)采用化学试剂亚硝基胍和紫外结合的方式对生产用裂殖壶菌进行诱变。通过核磁共振法快速原位检测约三百个突变株的胞内油脂含量和DHA占总脂肪酸比例,综合考虑两个指标,筛选出性状较优良的10余个突变株。通过进一步对其各项指标的仔细检测,最终筛选得到一株DHA高产突变菌株。突变株生物量较野生菌株没有变化,油脂含量为68%,DHA占总油脂比例57%,比出发

    发酵科技通讯 2015年2期2015-03-20

  • DHA工艺产业化研究
    生异养微藻和破囊壶菌、裂殖壶菌等海生真菌,在它们体内DHA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在,与鱼油中DHA的存在形式完全一致。Bajpai等发现破囊壶菌ATCC34304总脂肪酸中50%均为DHA,在含2.5%淀粉的培养基上光照培养,其DHA产量达到511mg/L;Iida等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后破囊壶菌细胞产量达到5.7g/L;Li Zuyi等则发现破囊壶菌ATCC28210在培养基中有更分散的形态,在初步优化培养基条件后,ATCC28210最高DHA产量达到850mg

    科技视界 2014年25期2014-04-27

  • 刊中刊
    种真菌病原体“蛙壶菌”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很多两栖物种数量下降。此前几乎没有证据证明两栖动物能获得对这种病原体的抵抗力,但现在Jason Rohr及同事发表了对包括古巴树蛙在内的几种两栖类所做的实验,它们显示青蛙能学会避开这种病原体,能克服在反复接触“蛙壶菌”后由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抑制,并能利用死病原体获得对它的免疫力。保护项目已将受威胁的两栖类从“蛙壶菌”阳性生境中移走,并在圈养条件下饲养它们。在将圈养两栖类放归自然界前用疫苗诱导它们产生抵抗力的做法,今后

    华东科技 2014年8期2014-04-21

  • 裂殖壶菌OUC88及10个派生菌株18S rDNA基因克隆和分析
    66042)裂殖壶菌OUC88及10个派生菌株18S rDNA基因克隆和分析李 清1, 臧晓南1, 张学成1, 宋晓金2, 杨 青3(1.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3; 2. 中国科学院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101; 3.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42)用PCR方法从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OUC88及以其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筛选的10个菌株中扩增出 18S

    海洋科学 2014年1期2014-03-07

  • 酶促乙酯化和分子蒸馏联用制备高DHA乙酯的工艺
    乙酯化反应将裂殖壶菌总脂转化为乙酯,并借助分子蒸馏手段制备得到了高DHA含量的乙酯产品。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底物质量配比和脂肪酶添加量等参数对酶促乙酯化反应的影响。在较优条件下(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4h,底物质量比10∶2,Lipozyme 435添加量为油脂质量的6%),固定化脂肪酶的操作稳定性良好。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富集酶促醇解所得裂殖壶菌乙酯中的DHA,可得到DHA含量高于80%的乙酯产品,通过多级分子蒸馏和将轻相组分回流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12期2014-02-28

  • 其他
    种类的水生真菌蛙壶菌。它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导致了全球200多种两栖动物的衰退。但实际上并非所有两栖动物的死亡都与蛙壶菌有关。若干两栖动物数量的减少依然无法解释,例如火蝾螈数量的急剧下降。为了找出答案,研究者开始寻找困扰着当地火蝾螈种群的神秘病原体,并且发现了第二种致病病原体:一种名为噬火蝾螈壶菌(Batrachochytrium salamandrivorans)的壶菌真菌。从死亡的火蝾螈皮肤损伤中分离出的真菌,看上去已经为寄生在脊椎动物身上作好了

    生物进化 2014年1期2014-02-27

  • 裂殖壶菌发酵产DHA过程呼吸参数的在线检测分析
    10009)裂殖壶菌发酵产DHA过程呼吸参数的在线检测分析瞿 亮,任路静,黄 和(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利用尾气分析仪对发酵过程的尾气中的O2、CO2含量进行实时检测,建立了裂殖弧菌发酵生产DHA过程中的呼吸参数在线检测方法,实现了裂殖壶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及双阶段供氧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呼吸参数在线检测分析。通过呼吸参数在线检测分析,从氧消耗机制方面解释了双阶段氧传递控制工艺能获得较高生物量、油脂和DHA含

    生物加工过程 2013年6期2013-07-07

  • 坛紫菜赤腐病与拟油壶菌病并发病的初步研究
    腐病[8]、拟油壶菌病[9]、丝状细菌附着症[10]等,而关于坛紫菜病害的研究,多为对紫菜病害的预防以及发病后的对策,仅对红烂病的研究较为深入[11-12]。对坛紫菜赤腐病的报道仅仅是观察到紫菜腐霉菌丝的存在[13],对该病害的研究还不透彻,对坛紫菜拟油壶菌病的研究国内几乎是空白。Ding等[14]曾研究过条斑紫菜上赤腐病与壶状菌病并发病,而对坛紫菜并发病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对坛紫菜赤腐病和拟油壶菌病并发病过程进行研究,旨在探明坛紫菜上紫菜腐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2年6期2012-09-19

  • 裂殖壶菌鲨烯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华,张学成*裂殖壶菌鲨烯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朱路英1,2,朱清华3,2,张学成2,*(1.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3.德州学院生物系,山东 德州 253023)为探讨裂殖壶菌烯合酶基因的克隆,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采用简并引物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中克隆出鲨烯合酶基因。分析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包括

    食品科学 2010年19期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