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第7期,总第28期-海外书讯

1981-07-15 05:54
读书 1981年7期
关键词:泰斯卡洛格拉

《画》(Картина),〔苏〕达·格拉宁(Д.Гранин)著,列宁格勒苏联作家出版社一九八○年第一版,360页,1卢布50戈比。

格拉宁今年六十二岁了,是位以写科技题材作品著称的作家。对于我国读者来说,他的名字并不陌生,外国文学出版社前不久出版了他的作品《奇特的一生》的中译本,在我国读书界引起了不少兴趣。格拉宁是列宁格勒工学院的研究生出身,曾担任过列宁格勒动力实验所主任工程师,由于这种经历的关系,格拉宁在科学界人士中有着广泛的交际,并积累了不少生活素材。他的作品,大多以当代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其主人公,注重对他们精神风貌的刻划和对道德问题的探索。格拉宁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第二方案》发表于一九四九年,其中就强调了科学劳动的道德准则。其后,他接连发表了许多作品,如描写科学上的探索和革新的中篇小说《科尔萨柯夫工程师的胜利》(一九五○),以一个充满激情和带有顽强意志的科学工作者安特烈·洛巴诺夫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探索者》(一九五四),长篇小说《婚后》(一九五七)、《迎着雷电》(一九六二),以及《奇特的一生》(一九七四)。此外,他还写有电影剧本《目标的选择》(一九七五)和中篇小说《同名者》(一九七五),前者以苏联的“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为主人公(该剧本已拍摄成电影),后者通过数学家库齐明的遭遇,揭露了苏联学术界中不讲道德、追逐名利的阴暗现象。

一九七六年格拉宁发表了文献性中篇小说《克拉芙季亚·维洛尔》,这篇作品在一九七八年获得了全苏国家文学奖金。小说反映了苏联人民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所经受的苦难和考验,揭示了那些普通妇女们的坚强性格和美好的心灵。一九七七年,他又同阿达莫维奇合作,创作了又一部纪念性文学作品《围困日记摘编》,表现了列宁格勒被围困时期人民群众的艰苦生活和不屈的精神。

《画》原发表于一九八○年《新世界》杂志第一、二期。作品发表后,《真理报》、《文学报》、《苏维埃文化报》、《文学评论》、《文学问题》、《星》等报刊杂志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道德问题——良心。评论说,“在冲突中良心经受了考验”,“健康的道德基础使主人公在关键时刻作出了道德的选择,他用自己的选择证实了良心和进取心完全是一致的”。“洛谢夫的形象证明了良心同‘美好的理想是可以相容的。”洛谢夫是长篇小说《画》中的主人公,小城雷科夫市的市执委会主席。小说的情节是围绕保存在雷科夫市的已故著名画家阿斯塔科夫的名画展开的。名画描绘了古老的房屋、钟楼、迷宫般的河湾,这就是雷科夫美丽的景致。可是省里竟然要求把名画送到省博物馆去保存,并要把画中美丽的景致毁掉,在原址上盖工厂。如果洛谢夫同意,不仅雷科夫市可以得到巨额的补偿,主人公本人也可以晋升。洛谢夫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是妥协还是斗争?差不多全市的居民都卷入了这场冲突,并注视着市执委会主席在这个关键时刻持什么立场。而这意味着,在这场冲突中,他可能失去自己的职位,未来的前途,甚至爱情。这是一场作者称之为“为了人,为了艺术,为了保卫大自然,也就是捍卫人性的公开斗争”。洛谢夫终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名画保存了,古老的博物馆保存了,美丽的河湾保存了,工厂停盖,主人公没有高升,但取得了爱情和人们的赞誉。

(晓岩)

《改嫁的爱神》(TheTransitofVe-nus),谢利·哈泽德(ShirleyHa-zzard)著,维京出版社(Viking)出版,337页,11.95美元。

美国全国书籍批评家协会去年所评选的最佳小说《改嫁的爱神》是女作家谢利·哈泽德的又一部引起广泛注意的作品。她用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和笔触,描写了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一个偏僻的英国小镇生活。虽然写作的形式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而内容完全是现代生活,揉古于今,寓今于古,所以吸引了不少读者。许多西方评论家将她比喻为夏洛特·白朗蒂和珍妮·奥斯汀。

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一场可怕的肆虐的暴风雨。一个出身低微的年青人特德·泰斯正在赶路。他受一个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乡村绅士雇佣,作他的助手。在那儿,泰斯遇到了二位美貌的姑娘卡洛和贝尔。她们来自澳大利亚,失去了双亲,处于十分窘迫、拮据的境地。泰斯爱上了黑发美女卡洛,但是他过于胆怯,只好将爱情深深埋在心中。当时卡洛正热恋着一个年青的、性格浪漫的剧作家保罗·艾弗利。但是,英俊的艾弗利已和邻近一家庄园主的女儿订婚。艾弗利和这位庄园主女儿的婚姻并不幸福,妻子待他冷若冰霜,使他痛苦万分。于是,他转向卡洛,寻找慰藉,骗取了她的同情和爱,玩弄了她一段时期后,又将她遗弃。初恋失败,卡洛在伦敦萎靡不振,起了自杀的念头。幸亏此时一位有钱的富翁亚当·维尔搭救了她,给了她生的希望。于是,他们便结婚,婚后感情十分融洽。后来,那位出身寒微的泰斯成了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经常去斯德哥尔摩和罗马讲学。尽管岁月更迭,世事变易,然而泰斯的心中始终萌动着当初对卡洛的纯真的爱。突然,卡洛的丈夫逝世,她便成了寡妇。小说以泰斯和卡洛成婚告终。

谢利·哈泽德在小说的叙述中时时流露出一种十九世纪式的忧郁的、伤感的情调,和乔治·艾略特一样,在作品中她对描述的人物进行评述,议论他们的前景和发展的可能性,评价他们的弱点和缺点。在小说中,哈泽德运用了许多真实的事件作背景,描写大量英国特有的风俗习惯来烘托人物的典型环境。作家在小说中引用了不少警句和英国古典诗歌,评论家认为,这反而冲淡了小说的叙述气氛。

(瑛)

《日本:正在到来的政治危机》(Ja-pan.TheComingSocialCrisis),约翰·乌鲁纳夫(JohnWoronoff)著,东京荷花出版社(LotusPressLtd)。

作者从日本青年问题着手,进而研究社会。他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重建家园的意志坚强,勤劳勇敢的日本人已经绝迹,现在出现的一代新人喜欢闲散,害怕劳动;仰慕高薪,鄙视就业;崇拜上帝,不信佛教。他们没有听说过战争的艰辛,受到父母的过分宠爱,缺乏雄心、信心和决心,被长者称为“无所适从的一代”。于是,他们的命运就是顺从,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只能在被分配或被录用的企业中唯命是从,拼命积蓄,沿着谋生之路爬行。

政府并没有发现这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和改革。这种不断增长的微恙正在遍及日本的每一个角落。尽管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终身雇佣制度,如今已有一部分日本人处于失业。青年人吸毒酗酒,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激化和越来越高的自杀率。

尽管如此,作者承认,就当前比较世界上其它国家而言,日本还是首屈一指的。“但是,不能简单地用其它国家的失败来解释日本的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幸福昌盛的民族的杜撰正在变得更加陈腐”。

总之,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它能给你今日日本社会的写照,而这种写照比你从任何其他的日本问题专家那里得来的要完满真实得多。

(公茜)

海外书讯

晓岩/瑛/公茜

猜你喜欢
泰斯卡洛格拉
颜值与实力并存 富德K510d卡洛琳娜无线蓝牙双模键盘
断在江边的小路
善良带来的好运
不完美的表演
意外的好运
有诚意的“恶魔”
求求你们,别开玩笑(下)
名言趣画
三毛,你什么时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