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语感培养

2009-01-07 03:06王登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语速语气语感

王登丽

一、训练朗读能力,感受语感

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培训学生。

1.加强朗读示范。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

2.注重朗读技巧。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首先,要注重语调轻重。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其次,要注意停顿。读《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其中“散学了”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第三,要注意语气。如朗读《故乡》一课中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语气要有所不同:读少年闰土时应该是明快流畅、天真而豪放的语气;读中年闰土时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的语气。第四,要注意语速适当。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

3.采取多样形式的朗读方式。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对于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中的美意。

4.倡导自由品读。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享受读书乐趣。教学《七根火柴》这篇课文时,我们在两个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第一个班,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两相比较,后一个班的学生不仅能指出文章中的优点,而且还能指出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虽略显幼稚,却也有理有据,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

二、指导背诵,积淀语感

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文章精美。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借鉴。背诵的方法有多种,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背诵的材料,品读上几遍后就尝试回忆,然后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如指导学生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童年乐园的一段,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章,唤起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展现百草园景象,然后再尝试回忆,往复几次,学生就能轻松地将所背内容记住。

三、挖掘教学内容,领悟语感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因此,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工夫,使学生领悟语感。

1.体味语境。语言离开了语言环境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如《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一句中,作者引用“狡猾”写孩子的目光,“狡猾”一词不仅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反而使这个本属贬义的形容词平添了机警、聪慧和乖巧的词义。

2.品味语言。如教《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讨论明确:“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了;“蹒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

3.扩展教材内容,强化语感。如《变色龙》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教学时,可设想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时巧遇将军的哥哥,两人进行了对话,要求学生把小说的情节续写下去,对话要符合人物性格。

四、积累写作知识,转化语感

不但要重视常规的“写”,更要重视抄写、仿写和改写,因为它们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写的重要的中间环节。如抄写是让学生把精彩的段落、优秀篇章照抄下来,目的是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培养语感,增强鉴别力。通过“三写”,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会促进客观语言向主观语言的转化。

五、丰富课外活动,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还可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语感。

参考文献:

[1]李阳.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2]罗文鑫.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3(2).

[3]王敏玲.浅议阅读教学中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8).

[4]黄桃红.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语速语气语感
辩论赛之语速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气不对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