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2009-01-07 03:06韦俊安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交际差异

韦俊安

一、引言

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和语法形式的传授,忽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交际作用的影响。新教材有意识地将涉及异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内容引入会话中,符合目前一再强调的中学生应具有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二、语言与文化

1.语言与文化关系

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都反映在其语言中。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曾指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就离不开其文化内涵了。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人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会屡屡出现歧义误解。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行为有这样的看法:“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因此,研究英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2.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等。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但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不同,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产生了本民族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生死轮回”,“阴阳八卦”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是一头雾水。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以为是“这人很凶”,实为“好色之徒”。

三、传授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方法

笔者认为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几点:

1.充分认识英语教学中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世界意识。

2.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活”。

3.随机讲授

目前中学还未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现有教材,涉及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

4.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在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重点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美文化的差异。

5.寓教于乐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应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深记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采取对话、表演、竞赛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学习和提高。英语中有许多成语、谚语包含着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有选择地教给学生。例如:“in apple?鄄pie order”(井然有序);“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之功。);“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等。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词汇量,还可以了解西方文化,扩大知识面。

四、结束语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习了解别人的经典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见识。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精彩,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

[3]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交际差异
相似与差异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两块磁的交际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哈哈镜
哈哈镜
新目标英语中考总复习文化背景知识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