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9-05-12 09:47周建义
商情 2009年13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激发兴趣

周建义

[摘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本文从“上好导言课、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充实课堂教学的材料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几个方面论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激发兴趣 中学 历史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

教学有效性,或者说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了哪些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

近几年,国内外很多学者、教师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本人作为一名一线教学工作者,也在这方面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只谈谈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

一、上好导言课

俗语说:先入为主,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多年来,凡是我新任教的班级,无论是起始年级还是其他年级,第一节课,我都会针对学生不同情况上一节导言课,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历史认识的基本状况:如你知道什么叫历史吗?学习历史有什么用?你对历史感兴趣吗?你最感兴趣的历史知识是哪些?你认为怎样可以学好历史?通过以上一些问题,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和功能,了解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当然这些都是导言课的常规做法,关键是教师用什么办法收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话题引入,如早几年有一个电视节目叫“百万富翁”,参与者答对问题就有相应奖金,我发现其中有不少是涉及历史内容的问题(一些历史常识),在课堂上我就对同学们说:这几天,我每天晚上都能攒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你们信不信?问题一出,同学们便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老师,很想知道是什么回事,这时我才说,你们有没有看过“百万富翁”这一节目,有同学说“有”,我接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主持人所提的很多问题都是历史问题?有同学说“是”,我说,看来学历史还能攒钱呢?同学们似有所悟地笑了。

又如,我注意到,目前我国各级行政机关招聘公务员,其中考试科目都有历史,我在课上便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招聘公务员要考历史吗?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价值和功用,历史是过去的政治,历史能使人鉴往知来,读史使人明智——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热情。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以上的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一些“故事”,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原来历史有这么多的学问,原来历史还有那么多用处。

二、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本应是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多彩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教材几度删改,把历史改得支离破碎,偏重于政治史,使学习内容过于单一,最近几年,全国上下进行新课程改革,力图克服旧教材“繁、难、偏、旧”的弊端,要求教师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广大教师的教学手段变得丰富多彩。我总觉得,历史材料越丰富详实,学生就越容易觉得明白,学者们不是整天强调“论从史出”吗,论就是观点或结论,史就是材料(史实),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实物、插图、音像材料,加强直观教学,将一些枯燥的文字化为生动的形象,从而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以其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语言,巧设悬念,巧设问题,往往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引起好奇,激发求知欲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些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导致学习成绩差,却没有注意从自身找原因,照本宣科、气氛沉闷,一些是由于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课前不充分备课,上课时只要求学生划重点,测验、考试前要求学生背重点,毫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便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有时候,教师一句妙语、往往能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如本人在讲清朝末年,中国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外国资本主义却正处不断上升,我引用“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诗句,贴切地把清政府闭关自守,走向沉沦衰落,但世界是永远向前发展的,世界充满竞争,谁不进取,谁落后,谁就会挨打这一国内外形势高度概括,学生也一下子明白,而且留较深的印象。

又如我在讲述日本明治维新背景时,运用谐音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日本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由天皇、将军、大名、武士组成,武士处于最低层,但是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后来,由于大名克扣武士的俸禄,导致武士不满,使武士也加入了反幕府的行列,于是武士(无事)变“有事”了,此语一出,学生不约而同地感到兴奋,他们都怀着兴奋的心情投入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实课堂教学的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多方面挖掘课堂教学的材料。

1.挖掘引人入胜的故事

鉴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抽象思维的能力还不够强,学历史往往注重它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穿插有关历史小故事的讲解,必能大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充满兴趣。如讲述秦灭六国时可插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教学“三国鼎立”时可介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讲东北抗战时可让学生了解杨靖宇的英雄事迹等等。故事具有亲和力,它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时一两个故事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倡导下,不搞“一刀切”、“一言堂”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但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仍摆脱不了一元论思维的影响,进而使学生也深受其害。在这个多极化、多样化的世界里,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教学,用最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对于历史教材中出现的人、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向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视野,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如在讲评秦始皇、蒋介石这些时代豪雄的是非功过时可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后进行归纳;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得与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联系当前的社会与生活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将历史课堂与当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其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识。同时,人们趋向于对与自身距离较近的事物感兴趣,从当代生活中攫取材料,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如讲述原始社会的“氏族”时,可联系“家庭”这一概念,尤其是农村中的孩子大多能在“氏族”中找出中国传统的“家”的许多特征。从中国近代人民的衣、食、住、行方式的变化,体现了解情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又如通过日军侵华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高层的种种作为和我国国民强烈的反日情绪的现状。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激趣

真正的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师生不断交流促进的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言道:“亲其师、听其言”,为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努力创设使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探索的宽松民主的和谐的气氛,在此,教师须注意两点。

1.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

《周易》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个课堂,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里面聚集着形形色色、性情各异的学生,一个咳嗽、一句发言就能引起他们间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们的言行举止、神情衣着的细微变化中敏锐地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阅读他们的内心话语,并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手段去暗示他们、启迪他们、关爱他们。如对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加以婉言规劝,看到学生自己购买了历史课外书,对其加以肯定和赞赏等,学生往往能在教师的关注中找到自信。

2.鼓励学生适时反馈

学生的反馈在教学中至关重要,课上,什么环节需要追加深入,什么知识需要反复分析,什么内容可以省略跳过,都要针对学生的反馈来进行。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且不断变化,教师在教学前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情况,课堂上一味地演“独角戏”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忽略自己的存在,进而对其“表演”渐生倦怠,直至充耳不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和表现,同时耐心细致地倾听,用年轻的心态去跟学生对话,从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整合。

总之,教师要本着“爱人、育人”的职业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历史教学中优化教材、语言、教法、师生关系等各种因素,挖掘自身潜力,重塑历史课形象,让学生满怀兴趣地去学、去研、去思,教学效果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激发兴趣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