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09-05-12 09:47尹文娟
商情 2009年13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尹文娟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职业学校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实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向前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面向应用

1 要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设计教学结构

对于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首先应从教学大纲开始。在对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非计算机专业的技能需求作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认真学习高职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要求,编写出既有基本要求,又有充分灵活性的适应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大纲。大纲要明确提出知识模块、操作技能模块及实现目标的要求,它既能满足计算机基本知识的传授,又要强调学习计算机知识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更能反应当时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最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每年都要对大纲进行修订,以便使教学内容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其次是设计教学结构,在这方面主要做好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初次接触某一应用软件,只要掌握怎么使用“帮助”对软件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就够了,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学得很深。在以后的进一步的教学中,如果有运用要求,学生就感兴趣,自己便会主动深入下去,这就是“学以致用”了。

在改变office系列软件时设计一些操作实践题,这些题由浅入深,实用性、技巧性比较强,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讲课实施时可分三步进行。

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这些题都包含一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学生每次课应该完成的。在开始的两次课内,在多媒体教室,用菜单操作,利用投影演示。对于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在实践课时内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注重上机操作。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成果很大部分体现在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上。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为了提高熟练程度,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一道习题,同时,教师可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操作技巧。

启迪创造学生思维。通过必要的基本学习,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篇文档,可以选取报刊、杂志的经典排版样式,也可自由发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请教教师,但必须以自己设计为主,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就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2 要选用合适的教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是学院教育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教材选取既要保证基本的知识要点,又要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选择由高职院校编写的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点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理论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大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针对一些有问不敢提的学生,鼓励他们不懂就要问,要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力,结合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讲解课堂上的知识,让学生在不断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掌握新的知识,而且还要积极努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比如说课后正确引导学生,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如何去学,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学习方面的难题,让学生学习能有的放矢。这样学生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

3 提高课堂效率,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授课时应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教师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可视的教学内容,可以很清楚地讲解操作过程,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并增大课堂信息量,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幅度提高。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还可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通过广播功能,边讲解、边操作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有问题只要“电子举手”示意老师,那么教师就可将该学生的屏幕切换到教师机上,通过屏幕进行解答。教师和学生之间达到了双向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可以实践操作,当堂理解课堂上的疑点、难点,增强了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应切实抓好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操作时教师除加强辅导外,还要作出明确安排,如上机操作的目的、任务、内容、流程与要求等,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对学生的操作记成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考核可分为三部分:笔试、操作技能测试和平时成绩。笔试主要考核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技能测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课堂表现、到课情况、平时成绩等。实行百分制,技能测试占50%,笔试占30%,平时成绩占20%。其中笔试和技能测试坚持无纸化考试,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最好开发网上考试系统,在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每位考生拿到不同试题,考试时间到后系统自动收卷,自动评分。这样就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的特点—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才是真正的检验和评价。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很多东西值得进一步在实践中去探索,在研究中去创新,在创新中去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新路子,是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向前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红英.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初探[J].科技资讯,2006,3.

[2]吕柏玲.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