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

2009-07-01 02:42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

焦 婵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的潮流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教师应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唤醒学生创新潜能,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

英语教学是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所谓快乐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情感、言语交流,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自然而然地应用它。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发展着的活的系统。如何运用合乎语言的性质、合乎人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外语教学活起来,是长期以来我所一直追求的问题。总的说来,大致应分为教学手段和教学重心。

一、教学手段

在实际英语教学当中,正确的思路方向是成功把握教学的基础。就像导航灯一样,只有确定了正确的教学思路,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教学活动,从容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我看来,教学思路大致分为活教、活学、活用以及活性作业。

1.活教,即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潜能。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

2.活学,即以活教带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把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变为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及“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使眼、耳、鼻、舌、身、意全员参与,交替互动;开发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用,即是语言教学的目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讲解,用英语提问,用英语奖、评、布置作业……使学生感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活的语言。在这样的英语课上,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精神会更加振奋,与教师的配合会更加默契,观察力和感知力可锻炼得更加细致而敏锐,联想和想象力可发展得更为全面而丰富,思维能力也会在新的语言工具的活用过程中有新的发展。活动与合作。英语教学不应只是学生听讲和做笔记的过程,而应是学生积极参与,运用英语来实现目标、达成愿望、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有意义交际活动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语言交际活动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英语课外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手段,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师生之间,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4.活作业与活考试。作业的布置应侧重实践能力,如可以让学生用磁带录制口头作业,让学生轮流进行值日报告,陈述、评议时事、新闻等。考试是教学的向导,灵活的考试方式能起到引导活教学的作用。在考查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全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突出运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情感互动过程。“浸入情感”的英语教学实际上对师生的人格也有潜移默化的改变,它是一种情感培养,让人开放、坦诚,更加善于表露自己。语法是组成语言系统的纲纪,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是第一性的,语音、语调的标准、地道,语句的正确性,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美人的录音、录像等手法来确保英语教学的科学性。教标准的英语,学标准的英语,用标准的英语。

二、教学重心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都想使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有趣味性,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充分利用师爱效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容易让人们忽视的恐怕就是情感效应的因素。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对学生的举动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之以情”这句老生常谈之言道出了情与教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真诚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真诚的感情是爱的使者,可以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信赖的桥梁,使教师顺利地实现教育目的。

英语是一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课,要成功,“开口”是第一要素。因此,作为低年级英语教师,必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建立融洽的师生平等协作关系,这样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主动性。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情境,把趣味带进课堂

语言脱离了情景,就难以表达意义。所以,学生仅仅掌握语言规则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只有把它们运用于表述意义的情景中去,才能使语义更加明确。

好奇是人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进行外语愉快教学的基本原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善教体现在学生的乐学上。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教学内容的讲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在英语课堂上,就是置学生于真实语境中学习真实语言,坚持用英语组织授课,诱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教师要以自己自然、形象的表演,靠身体的语言,包括多变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设计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教与学都能和谐地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比较狭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感性认识开始,要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因此我充分运用实物、头饰、图片、卡片、简笔画、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来创设和渲染情景气氛,让学生各个感官都动起来,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尽量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用在其中”。所以说,情景创设得巧,再赋予浓浓的情,两者完美结合,效果就出来了。

3.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相互合作的言语交际活动

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玩、好胜,情感易变。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情感更加深刻、更加稳定。小学生初学英语,一般来说,都充满了好奇心,兴趣也比较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精心组织教学,经常变换教学方法,每上一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变成自觉的行动。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如开展一些情景对话;值日生每天用英语汇报情况;在学习中多组织一些英语游戏;各种小组活动、竞赛(及时给予奖励);学唱英文歌曲、歌谣;阅读简易英文书报、组织好第二课堂等。这些活动的展开首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相互合作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操练,这就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紧凑教学环节,加速课堂教学和操练的节奏等。

小组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使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提高教学效率的极为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组织机械和记忆性的操练,更主要的是可用来组织学生间相互协作的意义性、交际性语言活动,从而培养相互合作的创造性的言语活动能力和合作竞争精神。为了便于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我成立了语言活动小组,每组四人左右,由一名组长负责,句型和课文的演练、识记单词、背诵课文、听写、角色演练等多种活动都以小组形式进行。这样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多次演练集会,加大了练习广度,并且使那些不爱讲英语的同学也敢于在同学面前开口了。小组或个人竞赛法对于具有自尊荣誉感的学生来说,是绝对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的,各类接龙记单词比速度、比质量,形式可以是书面的、听力的、对话的、游戏性的。让学生公开参与竞争,及时了解自己,调整自己,从而让学生通过集体评价、个人努力顺利前进,质量不断提高。

4.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坚持启发性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一般比较强,他们经常希望在学习中发现一些新东西。学生的这一特点对进行启发式教学非常有利。教师上课时应多提些富有启发性的要求,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如教师可以结合“Practice”和“Read and think”等部分内容,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之内思维、想象,也可以用挂图等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首先必须注重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特性、创造性都是建立在独立性的基础上。因此,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凡是学生能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凡是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活动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阅读即学会独立地获取、理解、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即学会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课堂中个性的舒展。其次,必须培养学生的突破意识。鼓励学生不笃信书本,不盲从定论,不墨守成规。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提出一些老师解答不了的,在教师知识范围以外的问题。敢于冲破惯性思维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教师在教学中,则侧重于强调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鼓励学生自己去探求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与获得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我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点认识和总结。其实落实到教学实处,关键在一个“活”字上,不能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形式,善于用发散性、创新性思维来组织课堂教学,寓情于教,情教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能在英语教学当中有效的把握课堂教学,真正使英语教学“活”起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
浅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