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生合作 “破球”变成教具

2010-04-05 15:17山东省青岛市崂山第十一中学266104宋延英
地理教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陆地教具海洋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第十一中学(266104) 宋延英

教师学生合作 “破球”变成教具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第十一中学(266104) 宋延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验家赞科夫说:“我们由研究的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对实验教学的不断加工,越来越明显地证明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是《地球的面貌》,当讲到第一节“认识地球”时,要用到地球仪,我带领七、八个男生到仪器室拿地球仪,有不少地球仪已用坏,我们在挑选的时候,一名同学拣出了一只没有支架且破了洞的地球仪,他顺手一抛,在接的时候恰好把一只手指戳进了洞里,边转着边向同学们炫耀。另一名学生觉着好玩,抢过小球也去抛,虽然伸出手指努力去接,却没出现第一个同学的结果,引得几位同学大笑。第一位同学又抢过球很神气的一抛,结果也失败了,我们师生笑作一团。突然,一种奇妙的想法在我头脑中闪现,我抓起了这只“破球”,对同学们说:“这可是一只‘宝球’,我有用。”同学们露出诧异之色,我朝他们神秘的笑笑。我把这只小“破球”像宝贝似的带回了办公室,发现在海洋中破了一个小洞,把它进行了简单地修补。

当学到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时,我把这只“破球”带到了教室,宣布在学习之前先做个小游戏,规则是接“破球” ,不能掉到地上,并且要记住自己右手中指落在陆地上还是落在海洋中。同学们高兴得玩了一圈,最后小球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把“海洋”和“陆地”的人数进行了统计,写在黑板上,结果接过球的人数比例是:海洋21人,陆地9人。同学们一下就明白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什么了,都得出了:全球海洋多,陆地少。这个知识在愉快的活动中就获得了,同学们异常兴奋,本节课的效果也特别好,也许有的同学此生都会记住这节课,真得感谢那位调皮的同学。

反思:本来一只应该扔掉的破地球仪,变成了很好的教具,给我的启发很大,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就能将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大程度的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学习的参与者,重视学生的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不断的积累经验,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该敏感的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中有价值的问题和现象,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要善于把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与感兴趣的事物有机结合起来,创建富有激情与生命力的生活课堂,这样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陆地教具海洋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陆地开来“宙斯盾”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陆地上的“巨无霸”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