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用仪器设备的效益管理和资源共享

2010-08-07 07:51肖开敏郭鹏于维海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8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医用效益

肖开敏,郭鹏,于维海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器械科,山东青岛 266033

2005年伊始,我医疗集团为加强在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出了对在用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效益分析考核的具体要求,旨在提高医用设备的使用率和加强设备的资源共享,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和现有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以达到增收节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1 效益管理的措施

1.1 设备的考核及范围原则

1.1.1 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为搞好此项工作,出台相关文件,并在集团例会上强调设备使用、效益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要求,使各临床科室充分认识和理解效益管理和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了解医用设备的考核原则,围绕此项工作的开展,器械科牵头多次与信息科、收费管理科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反复测算相关数据,并充分听取临床科室意见,经过几上几下反复实践,最终制定出了考核办法。

1.1.2 由器械科根据集团医用设备台帐,制定筛选出使用价值较大的各类诊断治疗和部分科研教学类设备,并且,该类设备要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使其尽量覆盖全院各临床科室,同时,分类制定出相关设备的考核原则和办法,具体包括将设备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设备主要指常规治疗、诊断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全自动电脑视野计、经颅多普勒等);乙类设备为价值较大或科室用于学科建设及开展新项目所需要配置的设备(如支气管镜、关节镜、椎间盘镜系统、静脉曲张激光治疗系统等);丙类设备为可多科使用,资源共享设备(如超声刀、腹腔镜等)。

1.2 实施措施和考核流程

1.2.1 考核范围的确定。器械科根据考核原则,制定设备考核范围,报集团办公会审批,同时,对该政策实施以来,购入的医用设备原则上全部纳入考核范围。

1.2.2 设备收入的提取。器械科将考核设备目录,由收费管理科确定出考核设备的收费项目编号,交由信息管理科,统一按月提取设备收入数据。对于收费项目繁多且操作起来有困难的部分设备,如检验类设备,该类设备由科室按月如实填写设备收入,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按时上报设备科。

1.2.3 数据核算。设备科根据信息科和部分科室提交的数据,进行收入的合并、汇总、核算,形成经济效益考核分析表,即表1、表2、表3、表4的汇总。

1.2.4 质量管理综合考核。器械科根据本月的设备考核结果和其他检查情况,对质量管理综合考核进行打分,以达到对设备使用科室的监督、督促作用。

1.3 具体考核办法

1.3.1 对于以往常规诊断治疗类设备和新购置的大型医用设备在设备验收安装后的第四个月纳入考核范围进行考核(该类设备称为甲类设备)(前三个月时间留给使用科室进行相关人员的操作和使用培训)。

甲类设备:① 月收入达到或超过设备月折旧费用,不进行金额扣罚;② 月收入未达到设备月折旧费用的,对差额部分进行双倍扣罚。具体考核计算公式为:

扣罚金额=(月折旧额-月收入)×2

以脑电图室的经颅多普勒为例,表1中列举了三类情况下的具体考核结果,分别为:有3台同类型设备,收入需取平均值的情况;超过折旧期,折旧成本按0.5%的修购基金计算的情况;设备收入未达到折旧成本而扣钱的情况。1.3.2 对以科研教学为目的引进的且价值较高同时其收费标准较低的大型医疗设备,在制定考核标准上参照了科教科的相关科研教学任务,制订了按使用例数(次数)对该类设备进行考核的办法,考核周期以月和半年为单位(该类设备列为乙类设备管理)。

乙类设备:① 使用例数达到或超过规定数量的,不进行金额扣罚;② 使用例数未达到规定数量的,对差额部分进行双倍扣罚;③ 乙类设备中分为按月例数考核和按半年为周期例数考核,其中纳入月考核的设备为新购且经过充分论证能够达到一定使用量(以支气管镜和等离子电切镜为例,见表2),纳入半年考核的设备为购置年限较长损坏程度较高,使用价值相对较低的设备(以关节镜、椎间盘镜等为例,见表3)。具体考核计算公式为:

扣罚金额=(规定数量-实际数量)×(收入/实际例数)×2 1.3.3 对部分可资源共享的手术类设备,如普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手术设备,按照设备共享原则进行考核,其考核原则为:参照各科室应完成的实际工作量,按照共同使用共同分担的原则,将折旧、人工、维护等费用折合成使用例数对各科室进行目标业务量考核,并统一交由手术室管理(该类设备称为丙类设备,以超声刀为例,见表4)。具体考核计算公式为:

扣罚金额=(规定数量-实际数量)×每例收入×2

1.4 部分设备的资源共享和考核

表1 2009年集团甲类设备6月份效益分析 单位:元

表2 2009年集团乙类设备6月份效益分析

表3 2009年集团乙类设备效益分析表

表4 单独考核丙类设备情况(2009年6月)

本着加强设备的共享使用原则,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以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我院对部分手术类可共享的设备进行了资源共享的试点,效果明显。

管理办法如下:对可以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科室共享使用的手术类设备统一划归手术室管理,该设备每月的折旧等各项支出统一由手术室承担;并根据收费标准,将费用总和折合成应完成的工作量;在指定一定工作量的基础上,再根据各科室规模等具体情况,并有一定督促提高的前提下,而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量,同时根据各自工作量制定奖罚分配原则。具体考核计算公式为:

扣罚金额=(规定数量-实际数量)×每例收入×2

日常考核核算是由手术室汇总各月使用工作量报财务课核算部门,由财务按月考核,器械科只对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对考核不合格的科室不做金额的扣除,但此结果影响该使用科室每月质量考核分数。

表5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质量管理综合考核结果统计表

2 积极配合集团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器械科将日常的效益管理考核与科室绩效考核相挂勾,具体将每月设备使用效益考核结果和集团制定的年度公共目标的相关考核结果,填报质量管理综合考核结果统计表,上交医务科,由医务科综合各方数据,为集团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见表5)。

3 取得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管理考核办法,着重是针对大型可收费的医用设备。对除此之外的基础类设备和辅助设备,主要是参照科室病床数、门诊量及实际工作需要,按需购置。我院自从实行设备的经济效益考核以来,设备使用率逐年增长。2006年,医院百元设备业务收入为107.63元,比2005年增长0.96%;2007年,医院百元设备业务收入达113.72元,比2006年增长6.09元,增幅达5.66%;2008年,医院百元设备业务收入达129.86元,比2007年增长14.19%;2009年,医院百元设备业务收入达135.46元,比2008年增长4.31%,且新购大型设备在使用上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我院近几年的医用设备的效益管理考核,使各科室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到了一目了然,各种考核办法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设备的有效、合理使用,为医院增收节支。同时,也为科室新购设备的论证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医院资金和医疗资源得到充分运用,达到良性循环的最佳效果,为医院宏观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力促进了我院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1]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试行)[S].山东省卫生厅,2007.

[2]王恒地,罗少华.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的跟踪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9(10):69-70.

[3]薛鸿,等.如何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6):46-47.

[4]苏国同,汪家伦.军队疗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2008,15(7):683-685.

[5]刘越泽,卢祖洵,郭君伟,等.影响山西省磁共振成像成本-效益因素的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5):274-276.

[6]雷海潮.威海市大型医用设备的技术效率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1999(8):38-39.

[7]赵建革,郭妍.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及成本核算[J].中外医学,2007(21):65.

[8]何贞.谈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右江医学,2009(1):112-113.

[9]董刚.医院卫生设备调配中心的运营方式探讨[J].解放军应用管理杂志,2007(1):59,61.

[10]陈劲松,吴平凤.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系统浅析[J].医学信息学,2005(11):1432-1434.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医用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