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学设计思路
——活动—操作的教学设计

2010-10-26 01:44鸿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电离技能型电解质

陈 鸿

(海南省第二卫生学校,海南 五指山 572200)

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学设计思路
——活动—操作的教学设计

陈 鸿

(海南省第二卫生学校,海南 五指山 572200)

好的课程需要好的教学设计来匹配。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我们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实施活动—操作的教学,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技能型人才;教学设计;课程改革;活动—操作的教学

1 活动—操作的教学概念及指导思想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中职学校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做中思”、“做中学”为主。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调查、质疑、实验(实践)。因此,面对我们的课程,我们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活动—操作的教学,也称为活动教学,属于情景教学范畴。所谓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教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教学中除了凭借语言、符号之外,更多的是综合运用包括语言交流在内的动手操作、情感体验、模拟尝试、角色仿效等多种方式。这就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利于我们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加适合我们培养医学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 活动—操作的教学设计步骤

(1)步骤1:建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激起学习需要。主要是以问题情境和目标任务来唤起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发挥认知定向的激发和调节作用。

(2)步骤2: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围绕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动手、动口、动脑,进行各种实际的作业,不断探索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方向,提供操作线索或进行一般化的策略方法指导,在关键问题上进行提示与点拨。

(3)步骤3:分析活动结果,概括学习所得。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获得的结果与过程结合起来分析,既要让其真正掌握由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认识成果——知识结论,又要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概括,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加工活动,“生成”概念与规则。

(4)步骤4:反思活动过程,促进迁移运用。反思是指向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领悟思路与策略,让他们学会怎样学习;运用则是促进学生将其所获得的推广运用到各种新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会灵活运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广泛迁移,发展学生的能力。

3 活动—操作的教学实例

基于活动教学的思路,以医用化学基础中的“电解质溶液”一节内容为例,展示活动教学操作。

教学地点:化学实验室。

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实践步骤如下。

(1)了解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

①熟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②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组织学生分组(2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堂指导。在白色的点滴板凹穴内分别滴入2滴浓度为1 mol/L的HCl溶液和浓度为1 mol/L的CH3COOH溶液(强调2种溶液的浓度相同、体积相等),用pH值试纸测定其pH值,记录:HCl溶液的pH=1,CH3COOH溶液的pH=5。根据学生测定的结果,教师提问,让学生判断哪种溶液的酸性强,哪种溶液的酸性弱。

(3)教师指导学生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得出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同时创造情境,引出弱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的新课题,实施下轮教学。

电离平衡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还是让学生从实验开始。

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取试管4支,各加入1 mol/L氨水(NH3·H2O)2 ml和酚酞试液 1滴。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实验记录见表1。

表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实验记录

③教师对学生实验得出的结果进行说明,同时对弱电解质(NH3·H2O)存在的电离平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概念。

④教师做课堂教学总结(1课时),反馈巡堂观察所得,引导、提示学生正确掌握相关知识。

(4)点评。以往关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内容,我们都是采取课堂上由教师阐述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然后给学生指出哪些溶液是强电解质、哪些溶液是弱电解质,最后分析什么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方式进行讲授。2008~2009学年度的第一学期的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笔者选了这一内容在护理86、87、88、89这4个班级中分别进行活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课后进行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活动教学效果较好,同时,他们认为这样的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

笔者坚信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的说法,知识不仅仅是头脑和书本中所包含的东西,还包括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时动手操作与行动中包含的东西。这句话符合我们重技能、重岗位能力的职业教育的思想。

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厌倦单纯的理论学习等,但他们青春、阳光、好动、好奇。面对他们,我们应该尽可能从“动”中入手,从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我们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进入“做”的情景,在“做中思”、“做中学”,从而真真正正地落实因材施教。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G420

A

1671-1246(2010)06-0052-02

猜你喜欢
电离技能型电解质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水的电离平衡问题解析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
归类总结促进H2O电离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