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临床重要性的调查与分析

2010-10-26 01:44王宪宁刘登蕉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测试项目专科

王宪宁,刘登蕉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临床重要性的调查与分析

王宪宁,刘登蕉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目的了解我校制订的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将此作为我校护理职业技能测试改革的参考,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地区二级以上12所医院的65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护理职业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础护理技能的重要性最高,其中尤以治疗性护理技能最为重要。结论应根据不同类型技能的重要程度制订考核要求。

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重要性;调查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1]。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护理技能教学模式的改革,能更好地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这是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满足临床护理工作对人才的需要,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源泉[2]。我校为了更好地做好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工作,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对护理职业技能测试进行改革,为了根据不同测试项目在临床中的重要性来制订测试要求,使护理职业技能测试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进行了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临床重要性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调查方法与对象

1.1 调查方法

调查的测试项目共有73项,其中基础护理技能49项,专科护理技能24项,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护理职业技能项目重要性调查表以实名制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65份,收回有效问卷64份,有效回收率为98.46%。

每项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均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3个选项,由被调查者根据该项技能在临床中的使用频率、重要程度进行选择,然后根据调查对象的选择进行分类统计,统计出对不同类型技能中非常重要、重要和一般3种重要程度的选择次数,并进行卡方检验,统计不同类型技能在临床中重要性的差异。

1.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福建省福州地区二级以上12所医院中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教学经验的临床护理教学人员65人。其中护理部主任20人,护理部教学督导3人,科护士长20人,护士长22人,均为护士长以上级别人员,职称均在主管护师以上。

2 调查结果

2.1 按照护理技能分科进行分类比较(见表1)

表1 基础护理技能与专科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比较(人次)

调查结果显示基础护理技能与专科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基础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大于专科护理技能。

2.2 按照基础护理技能模块进行分类比较(见表2)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49项基础护理技能分为常规性护理技能、生活性护理技能、治疗性护理技能3种技能模块进行比较。

表2 基础护理3种技能模块的重要程度比较(人次)

调查结果显示,3种护理技能模块的重要程度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即:治疗性护理技能>常规性护理技能>生活性护理技能。

3 分析与讨论

3.1 基础护理技能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高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础护理技能的重要性要大于专科护理技能,说明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还是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是基础护理技能在各个科室中均有应用,因此使用频率很高,它既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走向临床护理工作一线的每位护士,基础护理技能始终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基本功[3]。而在基础护理技能的3种护理技能模块的比较中,我们能看出,治疗性护理技能和常规性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要大于生活性护理技能。

3.1.1 治疗性护理技能的临床使用安全性更受关注 在基础护理技能中,治疗性护理技能的重要程度最高,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治疗工作仍然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分析其原因,治疗性护理技能不仅使用频繁(像注射、输液等操作几乎天天进行),而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操作不当,则易引起患者的身心损伤甚至危及其生命,因此治疗性护理技能的安全性受到的关注程度很高[4]。临床调查结果提示,各个护理专业院校应重视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护理技能训练,特别要强化治疗性护理操作的训练和考核,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而不是让学生到实习中去学习,把患者当作“试验品”,从而增加临床差错事故的发生几率,增加患者的痛苦[4]。

3.1.2 常规性护理技能是基础护理技能中的基础 常规性护理技能操作如铺床、生命体征测量、体温单的描绘等天天都在进行,虽然相对于治疗性护理操作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应用性广,操作是否到位也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病情观察的准确性和护理服务的质量,作为一名实习学生,初到临床实习时接触最多的也是这些常规性护理技能操作,因此要求他们一进入临床就能进行护理工作,不仅能很快获得临床带教教师和患者的信任,而且能为实习学生适应护理工作岗位树立良好信心[2]。所以常规性护理技能操作应成为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护理技能训练和测试的重点,要求每位学生都要熟练掌握。

3.1.3 生活性护理技能临床操作的灵活性较大 从表2可以看出,生活性护理技能的重要性相对较低。由于在生活性护理技能操作中不少的临床科室仍有家属参与,并且其与患者的自理能力直接相关[5],因此相对于治疗性护理技能和常规性护理技能来说,其重要性相对要低。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不同,以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为导向,从多元角度予以满足[5]。对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如昏迷、瘫痪的患者,他们的清洁、饮食等护理就需要护士代为完成;有部分自理能力的患者如骨折患者,护士则可以协助他们一起完成;行动自如的患者如择期手术、即将出院的患者则几乎可以独立完成,护士只需进行健康宣教即可。因此生活性护理技能的操作灵活性大,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和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方法有较大不同。对于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这些操作的原则是什么,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把学校中学习的方法套用在每一位患者的身上,因此对学生生活性护理技能的训练和考核应重在掌握原则和主要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性。

3.2 专科护理技能的专科特点明显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专科护理技能的重要性不如基础护理技能,其主要原因是专科护理技能的专科性强,比如外科的护理技能如拆线、引流袋的更换等在内科就很少使用,又如“四步触诊法”只有在妇产科才会使用,因此相对于基础护理操作而言其使用面小、专科特点明显。但由于实习学生需在所有科室轮转,其与临床专科护士的性质有所不同,因此也不能忽视了对专科护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如换药、拆线、引流袋的更换、手臂包扎等。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在临床实习时再进行深入学习。如“四步触诊法”等操作需要大量的临床实例来进行实践,因此学生应掌握原理和基本方法,在临床实习时可根据具体病例来进行训练。

3.3 根据各种职业技能在临床的重要程度制订考核要求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很直观地看出了各种职业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程度,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重在技能操作训练的原则以及技能操作掌握要求全面性,我们认为,我校制订的73项护理技能操作在临床上均较为重要,作为护理专业的在校生,均需学习,并且将其列入考核范围是十分合理的。但根据不同护理技能操作的重要程度,我们要制订出不同的要求。基础护理技能应作为进入临床实习前需重点掌握的技能,尤其是治疗性护理技能,应作为学习和考核的重点,只有保证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都能熟练掌握,其在临床实习时才能很好地应用。而专科护理技能,我们应要求学生能理解操作的目的和主要方法,使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在遇到相关操作时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熟练,并能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快速学习和掌握。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临床重要性的调查,我们明确了各种护理职业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和临床护理工作对我校护理技能教学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以便对现有测试方法和考核标准进行改革,确定具体的考核要求,使我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技能操作的学习和掌握上与临床实际同步,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求,成为符合高职高专护理培养目标的优秀护理人才。

[1]涂明华,沈宁,戴宝珍.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1~3.

[2]关红,沙丽艳,王跃.护理技能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0):124~125.

[3]刘苏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4]肖日华,谢敏.护生实习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8,7(6):60~61.

[5]郑美贞,刘梅娟,曾丽芳.患者及家属对生活护理实施者选择状况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1):46~47.

G526.5

B

1671-1246(2010)06-0088-02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测试项目专科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项目准入标准制度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篮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训练方法——体育中考篮球测试项目训练心得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纤检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标准项目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