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用新版《物理应用基础》教材

2010-10-26 05:23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支持力木块摩擦力

李 燕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刍议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用新版《物理应用基础》教材

李 燕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笔者通过试用和研读新版《物理应用基础》教材,归纳新教材的特点,并指出新教材中存在的部分瑕疵,旨在使新教材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物理应用基础》;新教材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以及满足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对卫生职业人才的需求,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在卫生部、教育部的领导下,组织全国百余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以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物理应用基础》(由宋大卫主编,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使用)。此教材于2008年4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笔者长期从事中等卫生职业院校物理学的教学工作,先后使用过多版教材,比较多版教材后有许多感想,现就2008年版的新版《物理应用基础》教材(简称新教材)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请同行指正。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本着这一点,新教材在课程结构、内容选取等方面体现了“新”、“简”、“趣”的特点,较过去教材有了明显的创新,体现了编者的别具匠心。

1 新教材突出了一个“新”字

新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结构创新,每章在正文前都新设了“预备知识”一项内容,这样可以方便教师通过利用“预备知识”这项内容来了解毕业于不同中学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便更好地备课和组织教学。新教材还在每章中新设了“小链接”和“知识拓展”项目,例如在第一章“力学基本知识及应用”中通过“小链接”介绍了标量和矢量,“知识拓展”中介绍了纳米技术和力的合成及应用。通过“小链接”和“知识拓展”项目,学生了解到了许多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有趣味和较前沿的新知识。

新教材不仅在结构上创新,而且在内容的选取上也体现了“新”。在内容的选取上,注重把最新的物理信息、最新的科技成果收入教材中,使学生能够获取新知识,了解科学新成果。例如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多普勒效应及彩超;在第四章中介绍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电子血压计;在第五章中介绍了CPAP呼吸机及高压氧舱等;在第六章中介绍了电磁污染等;在第八章中介绍了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技术等。

2 新教材体现了一个“简”字

新教材的修订原则和特点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即可”,基于此,本教材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例如在机械运动中删除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功和机械能等内容;在热学中删除了分子运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固体的性质及物态变化等内容;在电学中删除了大量内容,只保留了电场、磁场、交流电及电磁现象在医学中的应用。在这里对其他章节内容的删减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新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删除了复杂的、难度大的内容,降低了难度,体现了一个“简”字。以往的教材内容多、难、涩,学生学起来痛苦,教师教起来头疼。新教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 新教材还体现了一个“趣”字

“趣”是人们在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时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恩格斯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所以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学习,在遇到挫折时就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所以,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

新教材不断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每一章内容里设有“问题与思考”项目,通过不断提问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新教材注重物理学与学科、技术、社会的关系,加强了与社会生活、生产技术的联系。新教材还强调了物理学与医学知识的关系,例如在第一章中就增设了机体的力学性质、分离血液和尿液的离心分离器等。这样使教材变成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学生易读乐学的趣味书,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

4 新教材中的瑕疵部分

总之,新教材以崭新的面目出现,给人许多新意,实属难得的好教材。笔者通过试用和研读发现新教材中还存在着部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大家商榷,这里列出其中的一部分,旨在抛砖引玉,使新教材不断完善。

如第七页第十二行“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和相对运动的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因此,摩擦力是一种阻力。”笔者认为:一方面在生活中,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例如对于汽车,空气中的摩擦力是阻力,汽车刹车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也是阻力,但是当汽车匀速或加速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但不是阻力,而是推动汽车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摩擦力的方向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一木块相对转盘静止,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木块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圆盘对木块的静摩擦力f提供,此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垂直(见图1)。又如第十五页第十二行“人走路时,脚蹬地的力常被作为作用力,地面对脚的支持力为反作用力。”笔者认为:当人在地面上前进时,脚蹬地的力应是摩擦力,若把此摩擦力看作作用力,根据本教材中第十四页最后一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性质的力”,则地面对脚的反作用力也应是摩擦力,而非支持力。因为支持力是弹力的一种,并非摩擦力,若将支持力作为作用力的话,则人对地面的压力才是反作用力。还如第十七页至二十页间关于向心力的公式多处都写成了F=mr2w,应改为F=mw2r。

图1 圆盘与木块的作用力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1]宋大卫.物理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陈永涛.技术物理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发武.物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G423.3

A

1671-1246(2010)06-0142-02

猜你喜欢
支持力木块摩擦力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透析摩擦力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浅谈气息与声音的关系
对下滑物块的给力分析
神奇的摩擦力
人的内力做功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2010年高考海南卷物理第5题答案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