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研机构建设与工作创新的研究

2011-08-15 00:47王建普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员骨干教师

王建普

(大城县职教中心,河北 大城 065000)

近年来,大城县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也得到蓬勃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先进省、市、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的问题:一是县域教研机构建设与教师群体专业化成长之间存在矛盾。大城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6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4所,县教研室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一定的缺口,还不足以适应教师群体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二是教研室工作思路与学校发展、教师个体成长之间存在矛盾。教研室的工作思路更多的还是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室本位或学科本位,而不是学校本位、教师本位。三是单一的教研模式与数字化教研不协调。传统的点对点、面对面、走进现场、小规模的、物理形态的教研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要求。

2009年,大城县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按照“义教课改重农村,学前教育抓特色,教研方式求创新,教学模式重实效,常规工作创品牌”的整体思路,大力开展了县域教研机构建设与工作创新的研究,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提升,确保了教研工作的规范与高效。

一、教研机构建设

1.大力加强了机关建设。承担“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以来,大城县教育部门力求以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为目标,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作风硬的机关干部队伍。具体讲,通过长期坚持周五集中学习制度,提高了机关干部指导全县教育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通过明确职责任务,提高了履职能力;通过讲规范、讲程序、讲效率,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推进机关工作重心下沉,树立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了机关的服务效率;通过推动机关干部讲团结、顾大局,树立合作意识、“补台”意识,力求全面建设和谐型机关。此外,还全面加强教研室建设,为教研室配强人员、配足经费、配备车辆,为县域教研机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2.大力加强了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制订了《大城县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大城县校长、主任听课、评课制度》、《大城县教育局教研员联校制度》、《大城县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大城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大城县名师带动工程制度》等22项基本教研制度,增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3.扎实地开展了教研队伍建设。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门类和课程要求,面向全县公开招录了部分学科教研员,并招聘159名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各中小学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学科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工作管理办法》,完善了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为经线,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为纬线的“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

4.积极推进了教研平台建设。为进一步增强教研工作活力,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县教研室开通了20个中小学学科公共邮箱,开通了小学语文、中学英语、中学数学、小学数学等部分学科“呱呱视频”社区。创立了主任论坛和骨干教师论坛,每年举办4期。2010年9月份,创办了《大城教育》报(内刊),成为大城县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传播、交流、展示、研究、指导的平台。

二、教研工作创新

1.常规教研活动与网络教研相结合,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县教研室在开展优质课大赛、论文评比、课件评比、送课下乡、联片教研等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通过公开邮箱、博客空间、学科QQ群、呱呱视频、主任论坛等平台,全力构建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的教研文化,实现了优质教研资源的共享。目前,教研室在“呱呱视频”社区开设了中学英语、数学、化学,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空间,定期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为了把网络教研开展得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还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网络教研队伍,由每学科教研员牵头,挑选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了空间的管理团队,按时组织本学科教师按计划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各学科的网络教研活动每周开展1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起了一定的作用。

2.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先后组织了音体美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口语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中学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多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县域内教师的群体专业成长,推动教师走上了以学习为基础的专业化成长之路。在培训中,还创新了培训形式,使培训效能更高。比如,在组织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培训时,以研修班的形式,采取了“集中研训、以赛代培、展评代训、全员达标”的方式进行。先对全体参训人员进行“集中研训”;再以竞赛的形式让教师开展活动,进行实践探究,教研员跟踪指导;一个月后,全体参训教师再次集中,由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教师进行说课展评,教研员结合实例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对教师进行培训,并要求参训教师针对自己开展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修改活动方案,继续开展活动,直到把活动开展好为止。结果是每个参训教师都很好地开展了活动,上交了活动实录光盘。

3.扎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各中小学都制定了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的“四定”校本教研活动计划,确保每位教师在校教研时间不少于3小时。集体备课、主题研究、课例研讨、课题研究成为主要活动形式。大城一小的聊天教研,第一职中的学科组主题研讨,王屯中学的反思板、反思墙等,创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此外,还定期召开“实验校工作推进会”,通过经验交流、策略指导,为实验校鼓劲加油,促使实验校工作顺利开展,激发起了广大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4.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教育科研工作,抓管理、带队伍、低重心、重实效。先后印发了《大城县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要点》、《大城县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等文件,组织开展了170项县级课题研究,并积极组织申报省、市规划课题,2006年市级立项9项,2008年市级立项15项,2009年市级立项29项,2010年省级立项8项。立项课题坚持以校本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紧密联系教育实践,有效地解决了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5.以教学评估工作为契机,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实施方案》、《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评估标准》、《大城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对全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工作进行了督导式全面评估。每次评估都及时做出细致的评估工作总结,针对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并督促学校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向规范化、实效化发展。比如,在评估督导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形式单一、主题研究不能深入、领导教研意识淡薄、工作随意没有计划、学校的各项工作不能及时收集“痕迹”——信息资料等问题,就及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帮助学校及时解决。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研员骨干教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