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脑卒中后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2-09-18 02:55杨雁北戴景存董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6期
关键词:肺部剂量肺炎

杨雁北 戴景存 董潇

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脑卒中后肺炎的疗效观察

杨雁北 戴景存 董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脑卒中后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氨溴索6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连用7 d,4次/d,对照组采用氨溴索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连用7 d,2次/d。通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不同剂量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脑卒中后肺炎的效果不同,剂量大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者。

氨溴索;脑卒中;肺炎;疗效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2。

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比较±s)

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比较±s)

0-45-89-12研究组3013(43.3)14(46.7)3(10.0)组别例数计分(分) 2.20±0.982.11±0.879.58±1.00对照组3014(46.7)12(40.0)4(13.3)计分(分)2.10±0.925.24±1.0210.25±1.21 P值>0.05>0.05>0.05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比较(x±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情况的比较。治疗前:研究组(30例)C反应蛋白为(29.45±8.72)mg/L,对照组(30例)C反应蛋白为(28.38±9.83)mg/L;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为(23.20±2.11)mg/L,对照组C反应蛋白为(26.35 ±3.21)mg/L。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的数值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氨溴索的治疗是有效的,研究组治疗后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说明较大剂量的氨溴索的治疗效果优于小剂量。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截至目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主要表现为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其中脑卒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脑卒中患者因病后卧床时间长、咳痰费力、误吸等原因,肺部感染成为主要的并发症。

目前,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抗感染、氨溴索化痰、吸痰等呼吸道护理、雾化吸入、营养神经的药物等治疗及治疗原发病。但是对于多大剂量的氨溴索治疗效果更好尚存在争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的氨溴索治疗效果优于小剂量,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故临床治疗中可参考应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2]Stephanie T,Claudel JP,Rebecca B,et al.Outcomes of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in twin pregnancies.Journal of Maternal-Fet al and Neonatal Medicine,2010,21(8):555-557.

[3]Fatusic Z The role of corticosteroids in lungs maturation in expected premature birth.Med Arh,2008,58:249-252.

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患者因并发症的出现对其预后往往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中坠积性肺炎是主要并发症之一,成为导致患者死亡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临床上抗生素的耐药性日渐突出,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的氨溴索治疗脑卒中后肺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的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并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条件[1]。排除病例有:发病之前已经发生的各种类型的肺炎及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抗生素治疗史或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史、祛痰药治疗史等。共计60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5~84岁,平均为61.7岁,其中脑出血患者46例,脑梗死患者14例。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糖尿病等。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1.2 诊断标准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新出现的浸润性病变,并同时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下列临床感染症状:①发热≥38℃。②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③肺部实变体征,伴(或不伴)湿啰音。④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多≥10×109/L或减少≤4×109/L。同时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肺不张、肺栓塞等与肺炎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2-3]。

1.3 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盐酸氨溴索6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连用7 d,4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盐酸氨溴索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连用7 d,2次/d。两组患者均同时应用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20 min/次,4次/d。两组除氨溴索的使用剂量上存在差异以外其他常规治疗相同。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吸痰等呼吸道护理、营养神经的药物等治疗。

1.4 疗效评价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C反应蛋白值两项指标,并动态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检查血常规、进行血气分析、胸片及痰液细菌培养,比较两组不同剂量的氨溴索治疗脑卒中后肺炎的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的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检验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肺部剂量肺炎
·更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