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健康人格教育的融入

2013-01-30 03:26王飏高彬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人格政治思想

王飏 高彬

(三亚学院社科部,海南三亚572000;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行为模式[1]。健康人格是相对于现实人格和病态人格而言的,指人们在自己心目中所塑造出的最完善的人格典范,是人格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主要表现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度自觉的行为准则,具有主动观察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以及优良的性格气质特征。

“人格”以及“人格教育”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界成为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及人格教育在我国也日益受到关注。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值青年期,这个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质的飞跃时期:从一个尚未具备社会成员资格的人转化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新的社会角色及其转换促使青年在激烈的人格冲突和选择中形成自己的人格。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推行正契合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有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既是学生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目前转型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所提出的全面要求。

一、健康人格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2]。其核心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宣传,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能站在一种历史的高度,比较宏观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除了以上内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另一个核心内容即针对大学生所进行的人格教育[3]。人格教育是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现状,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比较专业的方式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健康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没有健康人格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深入下去而只能停留在人的思想表面。因此,只有以健康人格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4]。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更多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责任。

人格与个人的思想品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同时也相互包容。一些良好的人格特征同时也是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对现实的态度既是学生思想品质内容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具体体现。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两者相互促进。“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在现有的制度和条件下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是摆在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和巨大挑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健康人格教育的现状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改革开放恢复高校招生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高校从观念到内容、从方法到手段和机制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运行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激变过程中,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与社会的变化存在脱节之处,如高校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层次性、连续性不够,缺乏分层次教育和连续培养的过程,教育缺乏针对性,“统一化”的现象较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宣传内容过多、与学生成长实际脱节的现象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校重视思政宣传教育,轻视人格培养的倾向比较普遍。目前将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工作纳入学校思政教学的高校并不多,人格教育基本处于相对自发和盲目的状态。学生中大量存在程度不同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淡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诚信道德缺失等,这都显示了我国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缺陷[6]。

目前,国内高校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上海交通大学实行了“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即每位交大毕业生将有三份成绩单:一份是学业成绩单,一份是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是对人格养成经历方面进行描述的人格养成证书[7]。上海交大的育人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促使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人格养成”的明确意识。对此,笔者在三亚部分高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9.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含有人格教育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了关于人格及其养成的相关知识,有18.6%的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自己形成了对人格的清晰认知与广泛关注。这些数据说明,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含有一定程度的人格教育内容,但这一融合还处于起始探索阶段。

三、健康人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健康人格教育,寻求二者有机结合的途径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多思想政治课更侧重于政治规范和社会规范教育,并没有把相应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人格素质,所以认真探讨“概论”课中如何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尤为重要[8]。

(一)利用教材资源去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介绍中国近代历史和当今时代特征时,教师可通过分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来说明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如果青年学生没有创新精神,那么中华民族的未来就不会有希望。这样引导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国家和自己的重要性,进而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人格。

2.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

讲“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时,应重点讲清楚如何摆正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反对损公肥私、偷税漏税等违法违纪行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马斯洛的健康人格理论认为,人应有很强的道德感,自我实现者应以正当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标。青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容易急功近利,但不道德的手段会摧毁我们自己。所以,讲解以上内容可培养学生对祖国、人民、事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3.培养大学生的辩证认知能力

讲“物质、精神文明两手抓”时,要阐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离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很多大学生的认识存在误区,以为只有做出了具体的物质贡献才创造了价值。其实,从精神层面上看,一个人的善良﹑诚信﹑正直和博爱之心,都可以向世人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贡献大小的时候也应该从物质和精神财富两方面去评价,克服唯心主义观点和实用主义观点,养成辩证的认知能力。

4.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

讲“对外开放的原则”时,要强调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开放中无论有何差异,都应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对发展道路的选择。要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行为,说明我们应该以积极开放和独立自主的态度对待生活。一方面要自立,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要有开放意识,全面接受信息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才能更好促进自己的发展。

5.培养大学生调控自己感情的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讲“我国的国体”时,要重点讲清楚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引导学生去分清人民和敌人,同时在对待敌人的时候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和方式,而应由专门的机构对他们制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感情的能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与“国际战略和外交关系”时,应明确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客观认识当今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特点,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外交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6.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我国各个时期正确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是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而错误的政策就是背离了这一原则。而健康人格的特征之一就是认知客观准确,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国家的政策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我们也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我们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7.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强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我们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他们的习惯、自由,不过分干涉他们的习惯和自由。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格健康者应懂得人与人要友好相处,就要尊重、关心和帮助别人。尊重别人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不能过分干预别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否则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只有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才可能和谐相处。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1)理论联系实际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简单空洞的说教是事倍功半的,列举热门的、与他们关联大的、容易引起关注的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在目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构建健康人格方面是使用最多的一种[9]。(2)实践教学法。健康人格的形成主要靠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的培养和体验,组织学生去调查研究一些社会现状,然后写调查报告,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可以锻炼交往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培养他们刻苦、进取、创新的健康人格。(3)形式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应当以引导为主,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例如,在案例教学中,通过伟人的人格魅力的故事去感染学生,讲完案例后通过讨论,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以及人际和谐的团队精神。又如,在辩论和演讲比赛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自我意识。

(三)提升教师自身人格魅力以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这说的就是榜样的作用。学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楷模。首先,教师要有渊博的学问和过硬的教学能力。这些隐性资源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学科内容本身的资源。其次,教师要具有爱心才能有效感染学生。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学生的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也有利于他们学会给予爱和接受爱。最后,教师要利用自身的健康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身人格修养,以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出健康人格的榜样,去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59页。

[2]韩守东:《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教育的统一》,载《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8期。

[3]雷云飞:《浅析高校学生的人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载《榆林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4]石清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探究》,载《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5期。

[5]王 超张道明:《论健康人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载《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王 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载《学理论》,2005年第3期。

[7]张 影:《健康人格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内容》,载《思想政治研究》,2010年第7期。

[8][9]刘忠珍:《对高职思政课融入健康人格教育的思考》,载《春华秋实》,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人格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