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改革效果观察

2013-07-26 08:02陈雪香谢梅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征实验教学技能

陈雪香 谢梅芳

陈雪香:女,硕士研究生,讲师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实验教学重要性[1]。健康评估实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沟通技能、身体评估技能、撰写护理记录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依靠传统教师示教、学生课后练习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交流技巧和系统操行技巧。为了提高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水平我系购买了电子模拟人教学系统供学生进行练习。它由肺部评估、心脏评估、腹部评估、正常和异常的临床体征等模块组成。该系统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解剖、病理、动静态图像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音频和视频信号展现在电脑屏幕或模拟人身上给人视觉、听觉、触觉上的体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莆田学院护理系2011 级专科学生270 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5 人,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学生的年龄、医学基础课学习内容及成绩、健康评估理论课学习内容、实验课学时数、指导教师资历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即教师先讲解理论并示教,然后学生分组动手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现场指导。

试验组则应用电脑模拟人操作系统教师先讲解注意事项、技能操作的原理、利用录像讲解、再示教,然后学生分组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技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纠正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1.2.2 研究内容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状态检查、头颈部、肺脏、心脏、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检查。考核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动作是否规范、检查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等。考试时严格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按细节)、实行考教分离制度。

1.2.3 研究方式 理论课采用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技能操作采用抽签操作的考核办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表1)

表1 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分,)

组别 人数 成绩试验组135 76.4 ±11.36对照组 135 67.6 ±13.83 t′值5.7129 P 值<0.05

2.2 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表2)

表2 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项目 分值 试验组(n=135)对照组(n=135)t′值 P值一般状态、头颈部检查20 15.78 ±3.38 14.56 ±4.62 2.4763<0.05肺部检查 20 16.84 ±3.83 13.32 ±5.68 5.9701<0.005心脏检查 20 15.39 ±4.63 12.26 ±3.32 6.3832<0.05腹部检查 20 18.72 ±2.63 16.23 ±4.08 5.9600<0.05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20 13.28 ±1.68 13.27 ±2.93 0.0344 >0.05总分100 75.63 ±10.38 68.28 ±12.23 5.3383<0.05

表2 显示,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模块,两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肺脏、心脏和腹部检查方面,经过培训的试验组学生身体评估操作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学生异常体征识别考核成绩比较(表3)

表3 两组学生异常体征识别成绩比较(分,)

表3 两组学生异常体征识别成绩比较(分,)

注:1)为t′值

项目 分值 试验组(n=135)对照组(n=135)t 值 P值一般状态、头颈部检查 10 8.23 ±1.66 7.96 ±1.09 1.57971)>0.05肺部检查 30 23.31 ±4.38 19.03 ±3.98 8.4028<0.001心脏检查 30 22.14 ±3.76 18.76 ±4.11 7.0501<0.001腹部检查 20 16.22 ±2.61 13.34 ±3.46 7.72091)<0.05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10 7.19 ±1.37 7.03 ±1.21 1.0171 >0.05总分100 80.11 ±10.64 73.96 ±12.34 4.3855<0.001

表3 显示,一般状态、头颈部检查、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识别异常体征等方面两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肺脏、心脏和腹部识别异常体征方面,经过培训的试验组学生识别异常体征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健康评估的实验操作教学是整个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2]。许多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3]。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设高等护理教育以来,在护理评估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面大多沿用临床医学专业的《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方法[4]。学生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中学习相关操作技能和知识点时,无法见到所有正常和异常的体征,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采用教师先讲解注意事项、利用录像、示教操作手法,再由学生分组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技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例如脾脏触诊时,先通过多媒体演示脾脏解剖脾触诊机理,触诊方法技能掌握关键点、触诊内容及临床意义等,重点为双手法触诊脾脏,然后通过在电子病人模型上选择相应的脾体征,其测量方法为:(1)第1 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下缘的距离。轻中度脾肿大仅作第1 线测量。(2)第2 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3)第3 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学生可以体验脾的质地和表面光滑粗糙等手感、注意脾切迹位置及不同程度脾肿大。教师逐个指导,强调操作难点、注意事项及常犯的错误等。学生纠正后再练习,直到手法熟练。学生普遍认为在健康评估实验课中使用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期末身体评估操作考核也证实取得较好效果。国内外教学实践表明,使用电子标准化病人能强化临床体格检查操作技能,提高病理体征识别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5,6]。肺部、心脏、腹部检查方面,试验组学生的身体评估操作及异常体征识别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而在其他检查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训练模块,两组学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本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性。(1)模拟人不能体现全面体征和症状,如临床上胆囊炎病人有墨菲氏征同时伴有黄疸等体征和症状,模拟人只能体现墨菲氏征阳性体征而不能体现黄疸症状。(2)临床上医护人员往往是先在病人某一部位查到重要体征,再仔细分析其可能提示哪方面疾病,而试验中学生是先在电脑上选择某一体征如肺部湿罗音,再进行模型上相应的部位的检查。总之,将电子标准化病人用于学生反复练习正确的体检手法,有效地弥补了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两组学生缺少和病人进行交流机会,缺乏医患沟通能力等这些方面,有待于今后改进和提高。

[1]魏 君.健康评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10,2:110.

[2]唐永云,颜琬华.在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 维[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91-92.

[3]朱晓红,李淑迦,李 俊.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高等护理教学方法及特点[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85-286.

[4]吕探云,丁 圆,王蓓玲.健康评估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观念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974-976.

[5]余国龙,杨天伦,张冬梅,等.心肺腹电脑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2(10):92,96.

[6]何晓峰,张存泰,刘文励,等.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158-160.

猜你喜欢
体征实验教学技能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