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幸福感培养路径探析①

2013-08-15 00:5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幸福观幸福感科学

李 倩

(漳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幸福是全人类的共同终极目的,这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如恩格斯所言:“在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需加以论证的。”[1]然而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在《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人类幸福》中提出“幸福悖论”,即物质的空前享受却没有使得人们的幸福感得以增长,财富的增长与幸福感水平不同步。人们追求幸福却不幸福,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幸福感水平偏低和幸福赤字的逐渐凸显,使得这个问题发人深思。

一、大学生科学幸福感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1.大学生科学幸福感概念的提出

大学生幸福感的误区是大学生科学幸福感概念的现实根据。首先,部分大学生把个人感官幸福推向不恰当地步,在价值是非判断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在享乐文化的统摄下,漠视人类所特有的对高级幸福生活——精神追求;在现实生活中,认为有钱可以买分上大学、有钱可以买工作等享乐幸福现象;其次,否认幸福来源于自身努力,却认为当今时代是“拼爹时代”有穷爸爸则前途坎坷,富爸爸则一世无忧,还抱怨自己运气不佳,总赶不上那趟“幸福车”,使得真正的幸福变成一个可远观却永不可及的乌托邦世界。最后,割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联系,崇尚“自由自在”、“个人至上”。正如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言:“构建自己的小天地,必然走向幻灭”,自我仅存于别人的关系中,而为追求个人幸福,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幸福,必然导致自己走向追求幸福却不幸福的逻辑怪圈。由此观之,这是社会转型期畸变幸福追求在高校生活中折射出来的真实影像,导致大学生幸福感处于亚健康状态,个人幸福感偏颇。但究根寻源,是缺乏科学幸福感的引导和教育。

其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逻辑是大学生科学幸福感概念的逻辑根据。幸福观是理性范畴,有科学幸福观和非科学幸福观之别。幸福感虽是感性范畴,但是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应当把它们截然分开,因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渗透理性,受理性指引。所以不仅幸福观有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幸福感也有科学幸福感和非科学幸福感的对立。比如爱情幸福感,如果能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的关系,并能以恋爱推动学习的进步,这就是科学的爱情幸福感;反之,如果因恋爱耽误了学习甚至因沉迷于声色而荒废了学业,这种爱情幸福感就是非科学的,也不可能真正得到爱情幸福感。

2.大学生科学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感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是个体感受和体验幸福时的一种满足的情感状态。它强调的是幸福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虽不能离开现实的社会客观条件,但它完全是依照行动者个体自定的标准进行评价。然而,不同的人在同样状态下有不同的体验,有不同的幸福感,这主要由于人们幸福观不同而导致。这表明,幸福感与幸福观是紧密相联。而幸福观是人们关于幸福问题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确立形成与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幸福观对幸福感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科学的幸福观,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就不可能产生和形成较高的幸福感。

基于幸福感与幸福观的关系特别是幸福观对幸福感的引导和导向作用,所谓科学幸福感,是依科学幸福观为引导,以感性的快乐为基础但却以精神内涵为本质,对自我存在状态和生活满意度进行合理科学的感受和评价。它不仅包含指向现在的“快乐感”,更包含指向未来的“意义感”。大学生科学幸福感就是大学生以科学幸福观为指导,在大学生活、学习、交往、恋爱过程中所获得的能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快乐感、满足感。加强大学生科学幸福感的培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性化诉求。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心理素质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心理和情感条件。

二、大学生科学幸福感缺失问题的分析

研究显示,人一生的幸福感呈现一种“U”型曲线趋势,青少年和老年幸福感最强,中年最弱,而大学生正是幸福感开始降低的起始点。[2]那么影响大学生获得科学幸福感的因素,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做一简要分析。

客观因素主要有学校环境、家庭教育和媒体的导向等。其一,学校环境。首先,高校教育领域出现各种偏颇与弊端,表现出过度专业化和功利化倾向。其中德育方面对幸福教育虽形式上注重,但内容上缺乏德育关怀,忽视德性是幸福的基础。其次,西方价值观念等负面因素席卷着校园文化,给大学生带来最直接影响是不再崇尚利他主义和献身精神,在与人相处中“唯我独尊”,促使大学生幸福目标、幸福获取方式和幸福的道德伦理等出现与主流价值观相偏离的现象。其二,家庭教育片面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品德、教育方法等直接影响孩子对幸福的认知态度和感知幸福的能力。过分溺爱和无原则满足孩子不合理要求,反会使他们变得我行我素,幸福层次一直处于最低级的物质性幸福和个体幸福。例如,中国古代“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寓意是说明家庭环境对那些各种观念尚在形成中的人造成的潜移默化影响。其三,媒体导向物质化。媒体作为社会的皮肤,能迅速感知社会环境的变化,敏感地对周遭的冷暖作出反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大学生也不例外。例如,一度火爆的相亲类节目正是利用社会流行的低级趣味和一些扭曲价值观和幸福观的庸俗产物来不断冲破收视率最高点,不断宣扬着与幸福背道而驰的幸福观,导致大学生幸福感水平逐渐降低。

影响大学生科学获得科学幸福感主观因素主要有急功近利的物质追求和理想信念虚无化。其一,急功近利的物质追求。人总是在追求幸福,但只有在合理的价值取向引导之下,才能结出丰硕的幸福果实,才是真实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才能称之为真实的幸福感受。[4]随着物质主义的不断膨胀,部分大学生以奢侈消费和炫耀财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崇尚“乐活”、盲目攀比;甚至一些女大学生背离社会公德,理直气壮当起“二奶”等现象。这些都违背科学幸福观,是不科学幸福感。其二,理想信念虚无化。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上都有着迷茫的心理,究其本质是理想信念的缺失,主要表现:生活方面,艰苦奋斗精神弱化;道德方面,转向务实,诚信意识淡薄;职业方面,倾于舒适度,社会责任意识缺乏。正因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只关注一些短浅的、暂时的人生目标,校园里才出现“玩感情”、“混文凭”这种浪费光阴的迷茫生活,使大学生一直游离于幸福的边缘。

三、大学生科学幸福感的培养路径

关于大学生科学幸福感的培养路径应着眼于从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进行。

1.教育内容方面,创新幸福教育的内容体系,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的幸福教育的内容体系。其一,生活幸福教育。针对一些大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知误区,从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的优越性与大学精神生活的丰富性等多维视觉,培养大学生对幸福尤其是日常幸福的感受,增强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此外针对缺乏独立性和个性进行生活独立性、个性化、抗挫能力的幸福教育。其二,学习幸福教育。针对厌学、学习不幸福等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幸福。如孔子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学习的功利性幸福和精神体验方面的幸福教育。教师应实施“成功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科研创新”等给予鼓励和表扬。学习过程不是痛苦的,而应让它本身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去享受学习给人带来的智慧幸福,柏拉图曾提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5]其三,交往幸福教育。大学生处于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期,良好的人际交往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教育者应教大学生在交往中感受幸福,体验在交往和互帮互助中得到的幸福。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是大学生体验科学幸福感的有力保证,还提供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当面临挫折时,还可起到缓冲器的作用。

2.教育环境方面,应构建成一个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育人”的幸福教育大环境,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宏观上来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大众传媒等对大学生的幸福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微观上来讲,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等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是普遍和长久的,并且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种氛围的生动写照。外在的行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发内在认知和内心情感的变化。因此,建立良好的幸福教育环境,净化社会各种负面风气,尽可能缩小或冲减学校的显性教育和家庭的隐性教育对幸福的负面效应,营造大学生幸福体验的各种实践环境。此外通过现实的事例大力宣传幸福教育,使幸福教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的科学幸福感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3.教育方式方面,主要采用实践体验式、情景互动式等幸福教育的方式。其一,实践体验式教育法。“真正的快乐往往与亲身的探索过程有关,幸福更是如此。”[6]高校教师应培养大学生获取持续幸福快乐的能力,从道德、审美和兴趣角度来培养大学生创造幸福;从念亲恩、念师恩、念大自然恩角度来培养他们感恩之心和感知幸福;从加强抵抗不幸能力角度来培养他们的韧性和柔性,磨练他们的抗挫意志,形成刚柔并济的完满和谐人格。学生应自觉参与丰富多彩的幸福实践活动,丰富实践体验,在追求幸福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吸收知识时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从而提高自我管理、教育等基本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不足。其二,情景互动式教育法。改革传统单一的授课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进行对话情景、认知情景的创设,使幸福教育由单一主体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开放沟通模式、参与互动模式;学生可以依营造的幸福情境互动提出关于幸福方面的各种疑问,增强自我排解能力,改变对幸福漠不关心和缺乏生活激情的状况。师生利用幸福教育情境进行交流,创造新式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在多维互动中内化建构科学幸福感理念。

总之,大学生科学幸福感的培养问题研究,是对大学生的人本关怀,是对大学生生命的深层次的呵护。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增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和人本内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张文凌.幸福课能使“80后”找到幸福感吗[N].中国青年报,2008-04-24(3).

[3]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幸福观幸福感科学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科学拔牙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