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乡关:李白思乡情结管窥①

2013-08-15 00:51刘俊柱么会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实现理想思乡李白

刘俊柱,么会平,穆 慧

(佳木斯大学 校长办公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荒阡古陌,早已被岁月的尘沙弥漫,悠远的乡音却穿越千年依然嘹亮在今人的耳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不知叩响了多少游子思乡的心扉。在唐代灿若星河的诗人中,有因贫病无依,潦倒孤寂而思乡者如杜甫;有因江海飘零,迁谪一方而思乡者如白居易;有因客居异乡,念远思亲而思乡者如王维……。在这众多的思乡者中,很少有人像李白这样,将这浓浓的乡愁载满小舟,江海漂泊,至死方休。透过李白的思乡诗,笔者认为,李白的思乡情结有以下几个特点:是仕途理想遇挫的反映,随江湖漂泊并受多元思想影响。

一、理想与乡愁

古代文人视“治国、平天下”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而实现这一理想的最佳途径就是入仕为官,李白也不例外,他始终把济苍生、安社稷当做自己的终极追求。对于这个远大理想而言,乡愁只不过是可大可小的附属。乡愁的大小与实现理想距离的远近有着直接关系。当诗人自觉得意、理想有望实现的时候,乡愁就大大减退甚至遁于无形。如当李白被征召入京供奉翰林之初,自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为期不远,其间常陪王伴驾由于京畿,应承之作(如《清平调三首》)颇多,而思乡之作寥寥。当李白稍不如意,遭遇挫折之时,乡愁便会滋长起来,比如诗人遭人谗言而被玄宗渐渐疏远时,便有诗云:“且赋归去来,间隔行路难。”(《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辞京欲归的心迹已显露出来。而当李白真正被赐金放还时,乡愁便陡然增长。“何日是归年,雨泪下孤舟。”(《秋浦歌十七首》其二)诗人在奔亡、坐狱、流放、理想遥遥无期的岁月,竟自比葵叶“惭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流夜郎题葵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已经到了深入骨髓血泪盈眶的程度。诗人越是困顿失意,理想越加遥远,思乡之情就会愈加浓烈,二者间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关系。理想与乡愁,对于李白,就如同空中的明月与繁星,朗月当空则群星黯淡,随着月亮渐渐被吞噬,星光也会渐渐明亮,而当明月遁形,则恰是星汉灿烂的时刻。当然,李白的政治理想从没有泯灭过,即便是在他生命中最黯然的岁月,也依然没有放弃。为了实现遥不可期的理想,诗人跋山涉水,遍谒达官,广结同道,以寻觅近身机会。可以说,乡愁再大,也大不过李白实现理想的迫切愿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实现理想距离的远近影响了内心乡愁的大小,乡愁只不过是诗人仕途失意、遭际坎坷的痛苦反应。

二、飘泊与乡愁

李白的一生始终为实现理想而奔波,然命运多舛,屡遇坎坷。李白寄望于通过广泛交游来创造机会,可很多时候都事倍功半,这使得诗人无限惆怅,而乡愁自然如影随形,随诗人江湖转徙,四处漂泊。

蜀地的秀丽山水,留下了诗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成长岁月,孕育了李白复杂多元的思想,催生了诗人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伟理想,这里,自然要成为诗人一生挥之不去的牵挂。

诗人在离蜀之初,在吴山越水间漫游三载,却终无所成。内心的苦闷彷徨令诗人郁郁成疾,初冬的扬州卧病于旅馆之内。怀才不遇,沦落异乡,染恙在身,促动诗人的乡愁如破堤之水翻泻汹涌,于是举头望月低头思乡,遂成千古思乡诗《静夜思》。此时此地,诗人怀想起蜀中恩师赵蕤,感慨万千,遂又卧病而吟“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凄怆之情思乡之意溢于言表。开元十五年(727),诗人以安陆为中心,奔波往返于荆楚、吴越崇山峻岭中,“遍干诸侯”以求举进。诗人往往乘兴而来,却悻悻而返。江湖转徙,怅然间一抹乡愁悄然笼上心头。游太原时,诗人有感秋日萧条景象,怅然写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太原早秋》)移居东鲁后,诗人思归之心更加不可断绝,“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客居洛阳时,诗人闻笛而生思乡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天宝元年(742),诗人居京三载,过着供奉翰林、御用文人的生活。起初,颇受礼遇,暂时的得意抑制了内心的缕缕乡愁。后来,诗人遭馋而被赐金放还,残酷的现实令诗人的内心产生极大苦闷,这种苦闷成为乡愁的代言。辞京后,诗人漫游于齐鲁、闽越广阔的山林江海,长期怀才不遇流浪漂泊使他更加思念家乡。“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诗人触景生情,思乡之语发自肺腑情真意切。当送别王昌龄左迁龙标时诗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当送友人张十一再游东吴时诗人又云:“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这些送别诗均已流露出作者思乡欲归的心迹。可以想见,诗人在纵情山水,把酒泛舟之时,心中牵挂的依然是故乡的山山水水。安史之乱爆发时,诗人携家眷仓惶南奔,艰苦的逃亡生活使李白乡愁倍增。“万重关山断,何日是归年。”“归心何处落,日没大江西”(《奔亡道中五首》)诗人是多么渴望回归乡里啊,可乱世干戈,乡关在何方?安史之乱后,李白因助永王兵败,坐事入狱,被长流夜郎。悲惨的牢狱生活和长途跋涉使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流夜郎题葵叶》等诗,浓郁的思乡情蕴于其中。此时的诗人如落叶离枝、飞蓬离根,年逾花甲却又放逐他乡,乡愁之重可想而知。纵观李白一生所到之处,可以说,诗人每到一地,就会撒下一片乡愁的种子。诗人的一生,四方漂零,唯有这剪不断的乡愁常伴左右。大概有纵情江海之志,就要甘受乡愁的煎熬吧!

三、多元思想与乡愁

儒释道三家思想,深刻影响了古代文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李白受此影响尤为明显。儒家思想一方面主张积极用世,注重人格的尊严和伟大,另一方面也倡导富贵如浮云。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大相径庭,主张无为而治,崇尚个性自由。而佛家则倡导一切报以平常心态。李白的思想复杂而多元,他饱读诗书,对儒家经典谙熟能诵,具有很深的儒学功底;蜀中峨眉山、青城山等圣地道脉畅通,道风显盛,李白耳濡目染深受熏陶;长期漫游,李白经常拜访名山古刹,接触了很多僧众佛徒,佛家思想对李白亦有影响;除此而外,匡山十年,李白师从“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的赵蕤学习拳剑、纵横之术,使诗人又具备了纵横思想和侠义精神。儒家积极入仕的思想决定了李白必定要远离家乡,以求仕进。纵横家思想则促使李白通过游历的方式遍谒群僚实现理想,迫使诗人要远离乡关。而佛家的平常心态,道家的无为而治则驱使人亲山进水回归自然,并不排斥乡土情结。儒家思想中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父母在,不远游”以及孝悌观念则会使李白常常思念家乡,加上蜀地的秀丽山水,美好的回忆,李白乡愁常伴左右是情理之中的。纵观诗仙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这几种思想始终并存而交织在一起,这就导致诗人在居庙堂之高时,则思处江湖之远,归隐林泉时又无法接受经世无望理想破灭的现实。因此,只能有家难回,浪迹于山水之间,在纠结与矛盾中,慢慢踱到生命的尽头。诗人一生中挥之不去的乡愁,就如同在几种思想夹缝中慢慢生长的一叶浮萍,在外力的作用下飘来荡去。可见,多元思想深刻影响了李白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当然也包括李白的思乡情结。

历史没有给李白做政治家的机会,却使他成为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李白的乡愁与仕途理想、漂泊的经历、多元思想有很大关系,是在独特的人生经历、多元思想共同作用下,仕途遇挫遭际坎坷的痛苦反映。一个伟大的政治之梦破灭了,却催生出一首首传唱千古的精美诗篇,那浓郁的乡愁流溢而出,清新自然,令人回味。

[1]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李白诗全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聂石樵,韩兆琦.李白诗选[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4.

[3]黄天禄.李白酒诗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4]李秋弟.诗仙游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实现理想思乡李白
昭君思乡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纸上的李白(三)
思乡与蛋白酶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悟出
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