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兴传播载体分析①

2013-08-15 00:51沈丽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载体数字政治

沈丽巍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兴传播载体概念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载体就是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20世纪90年代“载体”这一概念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热衷的研究领域。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教育的载体早就存在,例如活动载体、管理载体、文化载体等,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兴载体。

新兴传播载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又可称为“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收音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主要分为网络载体和新数字媒介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并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之转化为实践力量的中介。新媒体主要包括: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互联网、手机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并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因此新媒体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广大农村,虽然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互联网没有象城里那样普及,但正在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此外,有限电视网、手机以及广播网在农村的普及率是很高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传播载体,而且作用越来越大,切实能够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综上所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兴传播载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能够承载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并能够被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对广大农民施加影响使之转化为实践力量的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收音机等终端。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兴传播载体特征

覆盖面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通讯产品成本的降低,一些高科技通讯产品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超微计算机技术、3G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方面,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由于国家政策的实施与大量资金的投入,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村也体验到了高科技给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便捷。“截至2010年12月底,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较2009年底增长了16.9个百分点。”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它的开放性、全球性、数字性等特征,使它正在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深入到农村的各个领域,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手机上网的便利、快捷、成本低,在农村网民中,一半以上是手机上网用户。“截至2010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达3.03亿人,城镇手机上网用户2.14亿人,占城镇网民总体的64.5%,农村手机上网用户8826万人,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0.7%,较2009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手机上网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率高于城镇。”高科技通讯产品现正日益走进广大的农村家庭,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媒介。

信息量大。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媒体凭借现代先进技术,展现了它巨大的信息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解构了传统的时空观,形成了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媒体是具有许多优势(大容量、即时性、互动性和超越性)的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大量信息。现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也给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多彩的信息内容。从内容形式上看,有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等等,同时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共享性,更便于信息内容的交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内容;从感官上看,有视觉方面的、有听觉方面的。因此,新兴传播载体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就计算机网络而言,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技术可以作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新的工作途径和手段。互联网作为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传播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一载体提高农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不同角度冲击着人们的内心,给予极大的心灵震撼。

传播速度快。新兴传播载体相对于传统载体,在传播速度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广播、电视、网络都是以波为载体,广播的电波每秒能跑30万公里。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兴传播载体,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通信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数字通信。近年来,我国数字通信得到迅速发展,正朝着高速化、智能化、宽带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新兴传播载体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迅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手机短信。短信的传播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全国任意一个省市都一样,发送数百万手机用户,均可在发送完毕后马上接收到广告信息。发布广告内容可以随时更改,保证最新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给消费者。

易操作性。新兴传播载体是以数字通信形式传输数据的,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采用数字信号技术,跟计算机完美配合可以实现设备的调整和全自动控制,因此,对于发起者来说,这种新兴传播载体更加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对于接受者来说,数字电视、有线电视越来越普及,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也不存在多么复杂的程序,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短信、广播等的接收工具——手机、收音机体积小、易携带,不受场所限制,使用起来灵活方便;网络工具的使用上对年长者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容易掌握的事物,即使学历不高的年轻人也不会“望机兴叹”。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兴传播载体的功能

1.更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与交流

作为载体的新数字媒介设备的出现,由于它传播快的特点,加速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数字或有线电视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媒介,现在已经大面积走入广大农村。“一些乡镇出现了网吧,一些家庭购置了电脑,因此要积极利用网络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这种传播方式,包括农民喜爱的寓教于乐节目、生动鲜活的新闻事件报道等,人们在这些节目内容的观看与倾听中,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抛弃原有的落后思想观念,树立新型农民的道德风尚。同时,我们也看到,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的传播可以超越地域民族界限,构成了一种跨文化体系、无边界、开放式的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交流提供更加频繁的机会,促进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的社会事件、人物活动、心灵感悟等互动,在交流与探讨中,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化事物的正向意义,促进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健康形成。例如2011年10月13日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在互联网上,各行各业、天南地北的网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大讨论,这其中也有农村网民的参与。在互联网上的讨论中,人们畅所欲言,各抒己意,深刻剖析,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事件发生的根本所在,同时能够促进人们自我反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寻找回与我们渐行渐远的人的最初本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新兴传播载体的出现与发展,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与交流。

2.更利于发挥教育素材的时效性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表明媒体能够延伸人们的视觉、听觉与触觉,并触及到人们的内心深处,赋予了人们仅靠自身力量无法达到的功能。新兴传播载体的传播快、实时性、图文声像同步等特点,能够极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效性,也正是新媒体功能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以往或陈旧的教育素材会给人带来乏味感,而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往往更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新兴传播载体的出现,恰恰给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时效性提供了方便条件。2012“感动中国”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清廉、奉献,60年里“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万多亩,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在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杨善洲这种令人感动的事件通过新兴传播载体的及时传送,会在广大农村引起极大的反响,让农民们感受到,在“人人向钱看”的今天,还有这样的好干部、好领导,这会使干群关系重新走向牢固,干群一心,共建家乡。所以,新兴传播媒体能够及时快速传递新鲜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及时发挥素材的时效性。

3.更利于新生一代农民的教育

新生代农民与他们的父辈、祖辈们不同。他们生长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便利与好处。新生代农民虽然也接触电视与广播,但他们更热衷于互联网技术,尤其是手机上网,“农村手机上网用户8826万人”,在这个数字里,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在闲余时间里,能够通过网吧、家庭上网及手机上网,浏览新闻时,能够通过种种事件,深入心理,感动其中。例如: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成为全国学习的道德模范。这样的事例,通过新兴传播载体的播放,能够对新生代农民在尽孝道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年轻人有朝气、爱时尚,时常被社会时尚、娱乐类新闻所吸引。在关注这些领域的同时,特别是一些名人的奋斗历程,能够给新生代农民以启示,启迪他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正视自我,把握机会,顽强拼搏,才能获得精彩人生。新媒体在农村不断扩大与完善的同时,新生代农民的群体数量也逐渐扩大,所以新生代农民在新媒体中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会更丰富,受到的教育会更多。

总之,新兴传播载体的出现与日益普及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也势必扩展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它的诸多优点在丰富了农村生活的同时,也为农村、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不断的推广普及,新兴传播载体将会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承担起新农村思想政治建设的重任。

[1]沈丽巍.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思想政治教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

[2]孔令刚,邱仁富.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传承,2007,(5).

猜你喜欢
载体数字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