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论治月经病刍议

2014-04-15 10:45严如根蔡平平
江西中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月经脾胃

★ 严如根 蔡平平

(1.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2;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1)

《妇科正宗·广祠总论》云:“男精壮而女经调,故有子之道也”,道出了月经的重要性。随着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月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导致月经病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普遍认为,妇女经、孕、产、乳均以血为本,以肝为用,故妇科疾病多属血证。但是在临床中发现,妇科疾病当属痰证者也为数不少。正如明·《医学入门》所云:“人知气血为病者多也,而不知痰为病尤多。”可见痰在众多致病因素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因此,探讨由痰所致的妇科疾病,对于指导妇科临床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痰的生成机制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古人把痰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之痰,另一类则是无形之痰。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无形之痰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明·薛己注王纶《明医杂著》:“痰者,脾胃之津液,或为饮食所伤,或因七情、六淫所扰,故气壅痰聚”,把痰的生成机制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不外乎六淫邪气侵袭机体,损伤机体阳气,阳气不能温化水湿,导致体内水湿集聚成痰。内伤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损伤其运化和升清降浊的功能,痰湿无处可化。此外,先后天的因素也会影响体内痰浊的生成。

1.1 先天因素的影响 《灵枢·寿夭刚柔》曰:“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天年》指出,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由此可见父母的体质会影响到后代。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论曰:“余自思父母俱有痰疾,我禀此疾,则与生俱生也。”清·《幼幼集成》亦论曰:“儿之初生有病,亦惟胎弱胎毒二者而已矣。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子于父母,一体而分,不可不察。”这些理论的提出说明了父母的体质特征往往会对后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倘若父母是痰湿体质,或母体在妊娠时失于调养而致痰湿内蕴,皆可导致子女的痰湿体质,说明先天禀赋是痰湿形成的重要基础。

1.2 饮食习惯的影响 明·吴谦曰:“痰者,水谷之津液不能四布,留于胸中而成者也。多因饮食无节或过食厚味,脾胃不能运化而生也。”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指出:“由于脾胃寒湿生痰,或饮啖过度,好食油面猪脂,以至脾气不利,壅滞为痰。”说明了平素饮食不规律或多食肥甘厚味之品损伤脾胃功能是酿生痰湿的主要原因。

1.3 疾病及药物的影响 此外,疾病和药物也会导致体内痰湿形成,其中《格致余论》中记载“饮食失宜,药饵违法,皆能致伤。”且曰:“大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医学求是》云:“平居饮食供奉,油腻腥膻,积于肠胃,甚或药饵常投,参茸并进,又有认为中虚者,时服胶、地等滋腻之品,积久生痰,中宫痞满”。可见疾病可以引起痰湿,治痰太过亦会导致痰湿。综上所述,引起痰湿的病因较多,只要找出病因治疗上必定事半功倍。

2 痰致月经病的历史溯源

月经病的病因病机较多,无外乎寒热湿邪侵袭、情志因素、房室所伤、饮食失宜、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虽然未明确论及痰浊与月经病的具体关系,但却指出了脏腑功能失调及气机的升降失常均与月经病有着莫大的联系,为后世的论“痰”、治“痰”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元·朱丹溪首次把痰湿病因引入妇产科疾病,并对其立法方药都有独特的见解,为后世医家对月经病痰证理论的深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金匮钩玄》中指出:“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渐昏,肥人如此。”认为“漏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肥人多是痰湿。”可见痰湿内阻,血行不畅,痰瘀互结,损伤胞脉可致月经过多或崩漏。同时他又在《丹溪心法·子嗣》中提出:“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碍所不化也”说明痰浊蔽阻胞宫,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致闭经。

明·万全在《万氏女科》中曰:“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玄室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而经一行,及为浊为带为经闭,为无子之病。”明确指出了痰阻胞脉,血行受阻,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引起月经后期及不孕症。

清·吴本立《女科切要》:“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他认为胖人多湿,痰湿是导致闭经的原因之一。此外,何梦瑶在《医碥·痰饮》中指出:“痰在二便,癃闭秘结,遗同半泔,粪后鱼冻,妇人月水不通。”

3 古代痰致月经病的辨证要点

明·万全在《万氏女科》中详细论述了由痰所致月经病的具体辨证及理法方药,除了有月经不调的证候,另外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多见于体质肥硕或素多痰阻之妇人;②兼有痰浊为患的其它临床证候(如胸闷脘胀,头晕心悸,咳嗽吐痰,倦怠嗜卧,纳差便溏,面色恍白,苔白厚腻,脉滑等);③使用诸法无效或疗效不佳者。

4 古代痰致月经病的方药治疗

宋·《妇人大全良方》最早运用化痰药治疗月经病,如书中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胎孕不固等妇科诸多疾病的专治方“金钗煎”中用到健脾化痰之贝母、大豆卷,此外还用到清热燥湿之黄芩,已经较为清楚地认识到痰湿在妇科月经病中的重要性。

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和《金匮钩玄》中详细描述了从痰论治月经病虽以二陈汤、四物汤为基本方,但在具体用药上,又针对痰的不同性质、病症的不同部位,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湿痰用苍术、白术,热痰用青黛、黄连、黄芩,食痰用神曲、麦芽、山楂,风痰用南星,老痰用海石、半夏、栝楼、香附、五倍子作服”的理论。且丹溪引严用和之言,“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腹,结而成痰”,总结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和“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的理论,这就是丹溪治疗痰证的一大特色。李杲在论述崩漏时更是提出了“大升大举”的治法,即“用风药以胜湿,以助春夏二湿之久陷下之至治也。”方用升阳除湿汤,以独活、羌活、苍术、防风、蔓荆子化湿去热,以当归、升麻、柴胡、黄芪等助阳益气。书中虽无明确祛痰之法,但湿聚成痰也,除湿也不为祛痰之妙法也。王氏在《女科证治准绳》中总结出的治崩法有13种之多,其中就有开痰之法,方用半夏丸、二陈汤、旋复花汤。

明·万全《万氏妇人规·调经章》:“妇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隧也,用二陈加芎归汤主之。”论述了痰浊是导致月经过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用二陈汤加减治疗此病。《医方考》中记载,以四物汤治疗妇女月经不调,并提出:“人肥有痰,加半夏、陈皮、南星。”此外,赵献可在《邯郸遗稿》中指出:“经水过期而来并色淡者,此痰多血少也,宜补血豁痰,治以川芎、当归、生地合二陈,或加参、芪、阿胶。肥人过期是气虚夹痰也,以二四汤去熟地,加香附、参芪,或二陈加芎、归、苍、附、南星。”认为应根据具体辨证在豁痰的同时配合行气补血或健脾益气药,气血充则痰浊自消。王肯堂在《女科证治准绳》中云:“月经先期,肥人则为多痰而兼血热,当以清热化痰为治。”

清·叶天士在《叶氏女科证治》中详细论述了痰热的方药治疗,曰:“形肥痰热经闭,宜地骨皮汤(地骨皮、当归、川芎、知母、麦芽、甘草)”。齐秉慧《齐氏医案》曰:“有为湿痰占据胞胎者,其腹渐大,白带常来……皆由脾胃素虚而生化之源为留饮室塞,是以精血不行,兼之肾阳不足,不能化气,故痰踞之,法宜六君子汤加砂仁、草果、姜、桂、南星、香附,其痰自随白带长驱而下,其腹渐消,经信通而受孕矣。”从脾虚兼有肾阳虚论治痰湿型闭经,并且主张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燥湿的治疗之法。

5 现代名家治验

罗元恺教授认为痰湿型不孕症的病机主要为脾肾气虚,内蕴痰湿,乃虚实夹杂之证,气虚则不能运化水湿。聚液成痰,痰湿内阻,又阻碍气机之运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互为因果。可见于多囊卵巢,排卵不正常、甚或不排卵。治宜理气活血、化痰湿,可用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加黄芪、补骨脂、桃仁以攻补兼施,助其卵于顺利排出[1]。

蔡小荪教授指出,痰湿性闭经主要是脾胃功能虚弱所致,他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一身阴阳之根,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先天以资后天,治疗上应益肾消脂,方用健脾益肾消脂汤:巴戟肉、仙茅、白芍、赤芍、仙灵脾、炒白术、怀牛膝、大生地、白芥子、生山植、云茯苓。全方具有健脾益肾、化痰消脂调经的功效,脂消胞脉通畅,经水自行[2]。

欧阳惠卿教授认为痰郁互结型的月经后期可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巧克力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者。治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药:茯苓、皂角刺、郁金、浙贝母、陈皮、生薏仁、莪术、香附、鸡血藤、法半夏、苍术、山药。加减:经迟加鸡血藤、桂枝、蚕砂、川牛膝健脾化湿,行血通经[3]。

6 结语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在痰邪致病理论与临床治疗方面有着一定的传承与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从痰论治月经病的水平,促进了中医妇科病痰病学术体系的丰富与发展,现代诸多研究表明,在临床上诸多妇科疑难病均可由痰浊所致,这些妇科疑难病在利用他法治疗的同时,可加用化痰法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正所谓明·张介宾所云“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从目前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来看,妇科痰证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从而发挥中医学在防治妇科疾病的独特优势。

[1]张玉珍,罗颂平.罗元恺教授论治不孕不育症学术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2,34(4):7-9.

[2]周翠珍.蔡小荪治疗妇科病疾验方拾萃[J].江苏中医,1996,17(1):9-10.

[3]余翔,杨利林,李惠斌,等.欧阳惠卿治疗月经病临床经验浅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9):99-100.

猜你喜欢
月经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夏天容易拉肚子,可能是脾胃虚弱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