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经行头痛验案一则

2014-04-15 10:45王昭刘金星
江西中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牵正经行气滞

★ 王昭 刘金星

(1.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导师刘金星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省名中医、山东省中医院妇科副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二十余载,在妇科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观察到导师良验颇多。现将导师治疗经行头痛医案1则介绍如下。

案例举隅

梁某,女,35岁,形体肥胖,面色晦暗,于2013年4月6日初诊。患者自诉:近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经前3天头部昏蒙,刺痛感,且遇风加重,经至则痛无。现患者正值经前,自昨日头部出现头部昏蒙,头痛如锥刺感,持续至今,影响正常睡眠。LMP:2013年3月10日。平素月经28天一行,5~6天净,经血黏腻,色紫黯有块,伴腰疼。舌黯,脉细涩。辨证属痰瘀阻络之经行头痛。头乃诸阳之会,因痰瘀阻滞,脉络不通,阻塞清窍,每逢经行痰瘀随血动,欲行不得,不通则痛,故出现经行头痛。治以活血化瘀、祛风化痰、通络止痛。予以自拟方活血汤加味:熟地12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12g,三棱12g,莪术12g,土鳖虫9g,川牛膝15g,乌药9g,香附12g,枳壳12g,坤草15g,白附子6g,僵蚕9g,全蝎9g,制元胡18g,防风6g。6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服药后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已无头部昏蒙感。继续予以上方7剂,嘱患者于下个月经周期前7天开始服用,直至月经来潮。

三诊:患者自觉经前仅有头部微痛不适感,且仅持续1日。月经量色质均可,经期无明显不适感。继续予以上方7剂,嘱患者仍于下个月经周期前7天开始服用,直至月经来潮。

四诊:患者自觉经前头痛症状已无,月经亦无明显异常,舌淡苔白,脉滑。

随访1年,经期前后无头痛,未见复发。

按语

每逢月经期或者经行前后,出现明显头痛,周期性反复发作,经后则止,称为经行头痛。早在《张氏医通》中即有“经行辄头痛”的记载。经行时气血聚于冲任,冲气盛,挟痰瘀上逆,阻滞脑络,脉络不通,不通则痛。

痰瘀互结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其一,现代社会人们多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味之品,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常,致痰湿内生,痰湿之邪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发头痛。其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社会心理压力亦与日俱增,尤以中青年女性为甚。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乘脾,脾虚生痰;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发为本病。再者,疼痛日久,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故症见头痛日久不愈,其痛如刺,固定不移,或头痛昏蒙;或伴有面色晦滞,胸闷脘痞,纳差,睡眠不安,甚或失眠。清代名医叶天士先生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提及“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久病入络”学说,既是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临床对症治疗的指导。头痛日久可为瘀,血瘀夹痰,瘀痰阻络。痰瘀阻于络,血行失畅,血不行则风生。导师惯以自拟方活血汤佐以牵正散治疗,良验颇多。其中活血汤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养血活血,牵正散则祛风化痰、通络止痛。

组方中桃红四物汤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故佐以牛膝引血下行,三棱、莪术、土鳖虫增强其破血逐瘀之效,乌药、香附、枳壳理气之药行气止痛,且可防诸药之滋腻。牵正散中白附子辛散,入阳明经而走头面,以祛风化痰,尤治头面之风;僵蚕之清虚,能解络中之风且可化痰;全蝎色青善走,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三者皆治风之专药以行其经。可将诸药引到头面部,直达病所。且虫类药性走窜入络,可搜剔络中之痰瘀。最后佐以制元胡、防风以祛风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祛风化痰、通畅脑络之功,故诸邪得以祛除。

猜你喜欢
牵正经行气滞
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蛋白酶抑制因子I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牵正散结合针刺摩骨法治疗急性期亨特面瘫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经行
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