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芳运用加味桂枝茯苓丸巧治妇科病验案举隅

2014-04-15 10:45游银丽晁利芹
江西中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枳壳经期茯苓

★ 游银丽 晁利芹

(1.郑州市管城区中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2.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张爱芳教授已行医45年余,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妇科方面有较深造诣,对《伤寒杂病论》方遵而不泥,辨其机而活其法,加减经方诊治妇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聆听教诲,收获颇多,现举其临床运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病医案三则,报道如下。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二条云:“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为丸,和兔屎大。每日一丸,食前服。不知,加至三丸。”

妇科病即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盆腔疾病等。其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是多发病、常见病。这三种疾患均属于中医学“癥瘕”范畴。癥瘕多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气聚为瘕,血瘀为癥。

1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为妇科常见女性生殖器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40~50岁年龄段妇女,多伴有月经失调、痛经、崩漏等症,致使子宫异常出血、盆腔压迫症状、疼痛及影响生育能力。

王某,女,汉族,43岁,2011年3月4日初诊。自述:月经量多4年余伴小腹疼痛,近2月症状加重,行妇科及B超检查,B超显示两个子宫肌瘤分别为2.8cm×2.3cm、2.4cm×2.0cm。刻下症见:经前腰腹坠胀疼痛,月经量多,有大血块,小腹部拘急不适,经期7~10天,周期22~24天;伴心烦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末次月经2月15日净。四诊合参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夹热型。药方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12g,茯苓15g,丹皮20g,赤芍20g,桃仁12g,白芷12g,枳壳15g,败酱草30g,龟板30g,穿山甲15g。7剂。2011年3月10日复诊,自述:服药后,本次月经前腰腹部坠胀疼痛较前明显缓解,经期为5天即净,血块减少,情志畅达。效不更方,守上方丹皮20g改为12g,加莪术10g、三棱10g。共30剂。考虑到经期用药,嘱咐病人月经期停用上方,续服用药方:当归15g,香附15g,牛膝30g,泽兰20g,红花15g,益母草30g,白芷15g,枳壳15g。5剂。2011年5月18日复查B超:见一子宫肌瘤为1.2cm×1.0cm大,余(-)。遂上方制作成蜜丸缓治,治疗4个月经周期。随访2年,月经经期4~6天,周期27~30天,无血块,余皆正常。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子宫肌瘤逐渐缩小至消失。

按:桂枝、茯苓组合为君药,温阳化水、祛湿化痰,为治饮邪停聚的经典配伍。桂枝与丹皮、桃仁、芍药相伍,温阳行瘀,增强后两味药之化瘀之力,此方乃治饮瘀互结之证的良方。其病为顽疾,故为丸,以渐散缓消而取得疗效。配用三棱、莪术,共奏逐瘀、消肿、破结之功;腹痛加白芷、枳壳奏理气止痛之效;败酱草清热除湿,龟板清热入阴;加入穿山甲为软坚散结血肉有情之品,最善于消散坚积肿块。经期方乃张爱芳教授临床多年经验积累而自拟成方,其方功效:理气止痛,活血化瘀。

2 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即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增高,20~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已成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小腹不适、小腹疼痛、月经失常、白带增多、白带异味、白带色黄,小腹部可触及坚实而无痛的肿块,或有性交时会发生疼痛等症状。

李某,女,38岁,2012年5月11日初诊。患者自诉:单位组织体检时,B超检查示左侧卵巢液性囊肿,大小为4.7cm×4.3cm。妇科双合诊检查:可触及左侧附件包块(大小同B超所示),呈囊性,无压痛,表面光滑,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舌质淡有瘀斑、苔白微腻、舌体大、舌边有齿印,脉细涩。四诊合参辨证为痰湿瘀互阻,治以消痰化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10g,茯苓15g,丹皮20g,赤芍20g,桃仁12g,皂刺20g,炒白术15g,薏苡仁20g。30剂,水煎服。经期服用药方:当归15g,香附15g,牛膝30g,泽兰20g,红花15g,益母草30g,白芷15g,枳壳15g。5剂。服上方1个月后复诊:扪及囊肿明显缩小,B超提示囊肿2.1cm×2.2cm。效不更法,上方继服1个月。三诊:囊肿消失,电话随访1年,至今未再复发。

按:此病形成病机主要是五脏功能失司、气血痰瘀滞日久而成。而七情内伤、过劳、人流、经期、产后受凉等是构成本病形成的诱因[1]。在上述诸多条件作用下,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阳不化气,湿浊内蕴,酿成痰浊;痰瘀交阻,留滞日久,癖而内著,而成囊肿[2]。因此,在治则上立足于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为根本,选方以桂枝茯苓丸为主方加味应用于临床,从而取得了显著疗效。

桂枝茯苓丸之功效前面已经做了分析,在此不再赘述。因囊肿为液体性的,故加用利水祛湿之白术、薏苡仁,从而使囊肿较快消失。加入皂刺,其性温,味辛,具有消肿托毒、排脓的功效,在此可以破血行气、散癖消症。中医遵循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随症加减,收效快,疗效佳。对于恐惧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途径。

3 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就是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后炎性渗出物,症状可见:腰骶部疼痛,腰酸下坠,双侧或单侧下腹坠胀疼痛或有月经紊乱、痛经、经血量多、白带增多、性感不快等症。长时间站立,过劳,性交,或经前期可诱使症状加重,重者影响工作。

李某,女,34岁,已婚。于2012年09月13日首诊。患者自诉:时感小腹部坠胀疼痛,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平素白带量多,腹部肠鸣音亢进;月经期时:经前乳房胀痛,月经量少,经色暗,有血块,经期小腹痛及腰痛。刻时证见:小腹部疼痛,有波动感及肠鸣音,小便不利,舌质白、苔白滑腻,脉沉涩。彩超提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内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双侧附件未见异常;盆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深约98mm积液。四诊合参辨证为湿瘀内阻型之症瘕。方药以桂枝茯苓丸为主方加味:桂枝12g,茯苓20g,丹皮10g,赤芍20g,黄柏12g,蒲公英20g,连翘12g,银花12g,败酱草30g,白术15g,薏苡仁30g,黄芪30g,升麻9g,柴胡9g,白芷15g,枳壳15g。10剂,水煎服。经期服用药方:当归15g,香附15g,牛膝30g,泽兰20g,红花15g,益母草30g,白芷15g,枳壳15g。5剂。二诊,患者自诉:小腹部疼痛较前明显减轻,小便畅顺,肠鸣音次数减少。效不更方,上方继服20剂。三诊:患者彩超提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盆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深约48mm积液。余无不适。继服上方60剂。四诊:彩超复查子宫附件正常,盆腔积液消失。

按:盆腔积液属于中医学“腹痛”“痰饮”“症瘕”等病证的范畴。其病因复杂,或因产后胞腔空虚,经期正气不足,外邪湿热内侵,致使下焦气血阻滞,腹部疼痛不舒;或由寒邪客于胞宫,寒凝血瘀,经脉不利,瘀积成块,不通则痛;或因本病急性期治疗不当或不彻底,余邪流寇,瘀阻胞中,气机失畅,脉络痹阻。此病病程久,易反复,迁延不愈,可有不同程度的正气亏损征象,其病机以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为主,治则当以扶正祛邪,攻补兼顾。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适合本病病机。方中桂枝、茯苓温阳祛寒散结,健脾利水渗湿;丹皮、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活血散结;薏苡仁、败酱草、黄柏清利下焦湿热,消肿排脓;桃仁活血祛瘀散结;蒲公英、连翘、银花清热解毒,从根本上祛除原发炎症病灶;升麻、柴胡、黄芪补中益气,行滞利水;白芷、枳壳理气止痛。全方配伍精当,共奏益气健脾、化瘀利水之功。

同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桂枝茯苓丸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功能,改善内分泌,故对性激素分泌失调所导致的一些妇科病疗效极佳。

[1]姚石安.中医治疗卵巢囊肿应注意什么[J].中医杂志,1996,37(2):119.

[2]张鲜桃,张晓琳.辨证治疗卵巢囊肿体会[J].河南中医,2005,25(8):77.

猜你喜欢
枳壳经期茯苓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健脾安神话茯苓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经期如何穿衣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