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室内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4-05-30 22:24宋孝周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为了满足装饰装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通过课程建设与完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环节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索了体现高等农林院校特色的室内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室内装饰工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9-02813-02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宋孝周(1970- ),男,陕西户县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家具与室内设计领域教学和研究工作。

室内装饰工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課程,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室内装饰构造、施工工艺以及质量管理和验收方面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根据装饰设计方案,合理确定材料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程序,具备室内装饰施工过程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能力。该课程作为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

进入新世纪,我国装饰装修市场发展迅猛,具有设计能力、熟悉装饰流程、懂施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深受企业青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目标[1-2]。为了实现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满足装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践探索,以期为高等农林院校室内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主要培养能在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加工利用、家具设计与制造、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方案与工艺设计、技术开发、生产与施工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目标,课程改革的思路应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展开。

针对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本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2室内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课程建设与完善

2.1.1完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本课程通过与同行专家和业内人士广泛交流,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模式[3],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重点突出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2008版教学大纲中,减少了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课程由54学时调整到4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2学时,课程实验8学时,在保证校外参观实习的同时,增加2周课程设计和5周校内综合实训,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校外参观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校内综合实训5个环节组成。理论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基本方法和规则、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主要完成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及理论的验证;校外实习侧重拓展学生对装饰行业以及工作岗位认知能力,熟悉装饰新材料、新工艺,扩大学生视野;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装修任务,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室内装饰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制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结构、水电以及材料等多门课程[4-5]。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修完以上相关课程,因此,本课程理论与课程实验安排在第6学期,本学期期末进行外出参观实习,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先后安排在第7学期。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之间衔接得更加合理。

2.1.2优化教学内容。 室内装饰工程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在有限的学时内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教学内容优化和改革应从课程性质与特点出发,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发展,及时精简、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对木质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加工、木结构、油漆等知识非常熟悉,因此,对于室内木地板、木吊顶、木质隔墙、木门窗、木楼梯及木质油漆等内容,重点讲授施工过程的关键技术以及质量验收方法,其他内容可少讲甚至不讲。其次,与本专业相关度较小的内容(如幕墙工程)以及室内装饰中较少采用的施工内容(如塑料地板、水磨石地面、PVC吊顶等)调整为学生自学;第三,及时补充新材料、新工艺,如在涂饰工程中增加了目前工程中较流行的真石漆、砂岩墙面施工工艺,在顶棚工程中增加了整体吊顶施工内容,墙面工程中增加了超薄石材饰面工艺。

2.1.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室内装饰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由4人组成,年龄在30~40岁,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团队定期举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技巧的探讨与交流;鼓励教师参与实际装饰工程以提高自身实践技能,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讲课比赛;利用学校资源优势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扩大教师国际视野。目前,教学团队中1人具有国外访学经历,1名教师已获得出国研修资格。此外,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2.1.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修订后的教学大纲,教学团队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并编写了教案,自编了课程设计和实验指导书,建立了试题库、装修工程技术交底工艺卡以及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收集整理了大量装修工艺图片、影像资料;利用学校优质课程建设资助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各种教学资源,如装饰标准规范、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材、习题、工艺视频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全部上传网络,为师生互动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学校自2005年教学评估以来,先后投资数十万元购买装饰机具及材料样品,建立了120 m2装修构造实验室;与各地装饰公司合作,在西安、杨凌以及宝鸡等地区建立长期实践教学基地,这些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完善,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也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6-7]。课程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調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2.1采用启发式和案例讨论式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实行“满堂灌”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学生处于教学中心地位,教师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应将课堂讲授、提问和讨论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金属吊顶工程教学中,教师可就弹线的方法和顺序、金属吊顶构造、饰面材料种类和安装、施工注意事项、易产生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等内容进行重点提问、摸底提问、存疑提问、归纳提问等,提问方式灵活多样,启发学生思维,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能力。在讲授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通病时,教师将实际工程中的质量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消化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答案进行引导、分析和评价,根据学生回答效果了解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补充相关知识,讲解重点、难点内容。

启发式和案例讨论式教学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将课程理论与实际工程问题衔接起来,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求新知的能力。

2.2.2现场直观式教学。 室内装饰工程课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以及技术要求高的特点。不同材料,其装饰构造和施工过程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如吊顶工程、大理石墙面、隔断工程,利用装修构造实验室及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直观式教学,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使学生对今后的岗位实际有清醒认识。

2.2.3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室内装饰构造和施工过程,课程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实际工程录像、光盘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现装饰施工过程,很多用语言难以准确表达的工艺要点(如弹线、找平、隐蔽工程等)迎刃而解。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防止学生视觉疲劳,视频内容要精心剪辑,不宜过长,教师要适时讲解和提问,加强互动。

2.2.4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在第一堂课就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在本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向学生推荐自主学习的内容、课程网络资源、行业网站、参考书目、专业期刊,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

自主学习给学生较为自由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强调广博与精深相结合,在拓展、加深基础理论的同时,鼓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以研究报告形式上交学习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

2.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8]。加强室内装饰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是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缩小与实际工作岗位距离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