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14-08-15 00:44张春江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普洱农民经济

张春江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 研究室,云南 普洱 665000)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不以采伐森林为主,而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等。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普洱市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1.发展林下经济是普洱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普洱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是云南省重点林区,总面积4.53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级行政区。北回归线横穿市境,全市海拔在317—3307米,年均气温15.3℃—20.2℃,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呈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类型。享有“绿海明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的美誉,是云南省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27.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9%。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93.08万公顷,占89.41%;疏林地面积0.7万公顷,占0.21%;灌木林地面积21.85万公顷,占6.67%;未成林地面积5.8万公顷,占1.77%;无立木林地面积1.6万公顷,占0.49%;宜林地面积4.8万公顷,占1.46%。森林覆盖率高达68.7%。复杂的地貌和多变的气候,形成了普洱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动植物群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重点地区之一。林业是普洱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普洱市林业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生产木材为主,但是,卖原木,产值低,浪费大,林农的经济效益无法达到最大化。而且,长此以往,乱砍滥伐现象不断出现,森林资源遭到破坏。要让农民既保护好森林资源,又能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林下经济上下功夫。

2.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的成效。作为全省重点林区及国家禄色经济实验示范区,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以林(竹)浆纸为龙头,林板、林化为两翼,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下资源开发为特色”的发展思路。近几年来,林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3年,全市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66.3亿元。累计发展林下药材、蔬菜种植面积11.2万亩,林下养殖353.5万头(只),林下采集面积68万亩,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224个,工商注册的林下经济企业41户,涉及林农18万余户,从业人员30万余人。例如,思茅区被国家林业局列入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和森林旅游为重点,涉及林药、林菌、林花、林果、林菜、林草、林禽、林畜、林蜂、林景等全面发展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林下经济已成为普洱市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例如,翠云乡的杨某某,利用自家林下资源养了两百多头牛,价值近两百万;李某某在林间地头种植水果和竹笋,年收入5万余元,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天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思茅区针阔叶混交林发展仿野生石斛种植近6000亩,又在树下套种重楼4000多亩,带动了周边100多户群众种植石斛和重楼数百亩,年均增收200多万元;镇沅县九甲镇80多户农民,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发起成立了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在自家核桃林里套种了5600多亩烤烟、300多亩重楼、石斛、魔芋等经济作物,80多户农民年均收入都超过5万元,过上了经济宽裕的生活。宁洱县磨黑镇老马箐咖啡场在咖啡地周围种了200多亩龙眼树,又在龙眼树下养殖了土鸡,实现了鸡给龙眼树除虫的目的,每年还能销售土鸡近10万只,收入100多万元,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成效十分明显。

二、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不到位,引导不够,各自为阵。虽然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但是,客观地看,由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总体规划不到位,具体规划不明确,导致产业布局零乱、聚集度低,传统产业多、新兴项目少,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林下经济层次低、规模小、实力弱,普遍存在“特而不优、优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状况。很多有条件发展林下经济的地方,农民不知道种什么好,养什么有效益,缺乏有效的引导。

2.生产规模小,形不成市场,产品销路受到限制。由于缺少规范的市场交易平台和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缺乏先进包装和库存保鲜等基础建设,生产相对分散,利益主体较多,市场销售渠道不畅,市场化组织程度不高,林下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弱。

3.服务不到位,发展后劲不足。由于诸多原因,在普洱市林下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扩大生产规模,还是想延伸产业链,大都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加之在信息、金融、标准等方面服务不到位,群众文化程度低、科技普及率低,致使林下产业在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精产品、做响品牌等方面支撑不强、后劲不足。

4.宣传动员工作做的不够深入。虽然普洱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为此做了大量的宣传引导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时至今日,仍不少干部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对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共存、相生共长的问题思考不多、研究不深,还有许多空闲林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存在“抱着金鸡不下蛋、守着金山不发财”的情况。

三、加快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发展林下经济,走的是一条既生态又富民、既环保又温饱的新型发展路子,生产的是绿色产品,创造的是绿色产值,增加的是绿色GDP。因此,普洱市林下经济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下功夫,花力气,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1.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普洱市林下经济的发展要努力形成“林间套种——树下养殖——畜(禽)粪肥地——育林养林”的立体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长短结合、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滥伐、毁坏林木。为此,第一,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因地制宜,加强引导,根据各县、乡、村的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情况等,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并争取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第二,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发展林下经济的种类与规模,允许发展模式多样化,防止搞“一刀切”,避免盲目跟进、一哄而上。第三,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并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绝不能因发展林下经济而牺牲生态。第四,要既考虑农民的意愿,又考虑市场的需求,坚持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既注重森林的生态效益,又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继续巩固和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做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

2.加强政策扶持的力度。2014年,普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从政策上对林下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但还需要从行政审批、税收优惠、金融信贷、龙头扶持、林地流转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降低工商、林业等部门的各类准入门槛,鼓励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发。对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林下经济产品的生产,给予相关税收减免。为此,普洱市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各项工作。

3.抓好典型,做好示范。普洱市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人民群众朴实善良,但是,由于长期处于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较为保守,不要说是创新,就是接受新生事物也比较困难,对老百姓讲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如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榜样。因此,扶持好典型,抓好大户带动,就显得尤其重要。第一,建议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按照“扶大、扶强、扶优,外引、内联、育新”的要求,引进、培育和扶持一批带动面广、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要选择部分种养大户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其上档次、上规模,催生扶强一批林下种养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带动、基地联动、农户齐动”的发展局面。第二,要大力推进“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模式,引导种养户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第一,要立足普洱市森林资源的分布状况,认真分析研究比较优势,遵循“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畜则畜、宜游则游”的多元化模式,形成林下种、林间养、林里采、林中游的发展格局。第二,要围绕普洱市政府的总体布局,合理划分产业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明确各县区、乡镇、村组的主推品种、产业布局,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第三,以优势创特色,以特色找出路,坚持产业、产品、市场的高端定位,促进区域资源、生产传统和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体现产业区块化、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理念,做到主攻方向明确、重点领域突出、区域分布科学。目前,普洱市的林下经济初步建成了以思茅区为代表的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菜阳河森林生态旅游基地;以景东县、景谷县为代表的林下黑山羊、乌骨鸡养殖示范基地;以澜沧县为代表的林下草果种植基地;以镇沅县为代表的林下重楼种植、瓢鸡养殖基地;以江城县为代表的二代野猪、野牛特种养殖基地。总之,我们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

5.加大宣传,营造林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第一,普洱市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简报、宣传栏、板报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发展林下经济相关政策措施和实施技术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上级政策、熟悉政策界限、明白操作规程,做到政策深入人心、技术熟练掌握。第二,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采取开设专家讲座、典型示范、科普展示、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经验交流,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号召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第三,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标杆、干有盼头,营造全社会合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6.切实做好资金、技术、流通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第一,普洱市林下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为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融资发展。主要是财政奖励一点,向上面争取一点,集合社会资金解决一点,林权抵押贷款支持一点,保险理赔补偿一点,从而同心协力解决资金难题。同时,要发挥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国家禄色经济实验示范专项基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收取的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重点用于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建议成立林下经济贷款担保中心,积极开展林权抵押、林农小额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以资源融资。积极引导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把林下资源作为林业资产,以租赁、承包、转让、合资、合作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林下经济的发展。第二,完善各县、乡(镇)林下经济科技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技术等服务。科技兴林,是林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制定林下经济的相关操作规程,引导农民规范、标准地从事林下经营活动。完善农民、企业、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单位的科研合作机制,形成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的林下经济科技服务体系。加快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林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步伐。充分利用基层党校、农广校、电大等阵地,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让农民熟练掌握林下经济专业生产技能。要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对企业、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的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大林下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力度。第三,搭建流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林下产品专业市场,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林下经济产品延伸,发挥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等作用,促进林下产品交易便利化。要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市场最新行情,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

猜你喜欢
普洱农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