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也帮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吧

2014-12-26 05:50徐银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策略研究语文教学

徐银

摘  要:南京外来务工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便凸显出来。虽然近年来,南京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极其重视,努力践行“教育公平”的思想,但是让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的孩子坐在一起读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成绩普遍滞后的现象了吗?

关键词: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52-01

一、南京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现状

语文课程主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外来务工子女因为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语文素养不容乐观,语文学习的现状并不为人乐观。

1、语文学习基础较差。一般,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的生活稳定一些以后,才把家里的孩子带到城里来读书。这就存在教育衔接的问题。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在老家并没有上过幼儿园,有些上过小学,但是由于乡下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有很多孩子连汉语拼音都没有学过。基于这样的语文学习基础,这些孩子进入城里的学校读书,很难赶上城里的同龄学生。

2、家庭学习氛围欠缺。很多外来务工家庭,首要的任务并不是教育好孩子,而是头等大事——生计问题。外来务工家庭的收入普遍不高,早出晚归是常态的生活,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根本无从提起,甚至经常让孩子在上学之余打下手(看摊子、搬货、送货等)。在这些家庭里,家长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能力读书看报,这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同时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孩子无法进行学业上的辅导,跟孩子在学习上的沟通少,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也少。所以外来务工子女很少花时间去读书看报,也没有人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辅导,这些都致使他们的语文素养比较低。

3、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状态。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的很多同龄孩童相比,过早地了解了社会的一角,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他们中的很多孩子,打小就知道帮助父母减轻生活的负担,他们吃过苦头,但是很坚强,生活在城市这个花花世界里也很快乐。但是,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的大多数孩子相比,不管是家庭生活环境还是教育环境,都比较落后,这些又难免使得他们的内心敏感而又自卑。

二、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策略

1、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让外来务工子女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他们语文学习成绩的关键。很多外来务工子女进入初中需要重新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要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规范的书写习惯。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每天让学生坚持练字,并且练字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一方面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可以把练字和当下的语文学习内容相结合,比如学习《词五首》,可以将这五首词列为练字的内容,这样的练字可以在减少无用功的同时,加强学生对当下语文学习内容的记忆,并且效果更加显著。另一方面,长时期的练字,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厌倦,教师要适时地开展一些书法活动,以加强学生练字的兴趣及信心,例如书法展览、书法比赛、编订班级优秀书法作品集等等。

其次,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必须要求严格。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要尽量清晰地向学生传达预习的要求。一般来说,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学生能够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并能够通读课文,了解文本内容,最好还能够有自己独到的问题或者见解。

最后,外来务工子女经过一个学期左右的严格训练,语文学习基本能上轨道之后,课后阅读经典、周记练笔、背诵名篇名句这些都必不可少。阅读经典、周记练笔、背诵名篇名句,可以让这些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2、将语文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找到教育与外来务工子女生命之间的联系点,只有这样,南京教育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找到文本与外来务工子女之间的联系点,只有这样,语文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里。要从根本上提升外来务工子女的语文素养,一定要将语文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一点该如何做到呢?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尝试。

第一,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多与孩子沟通,平等地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找到作品与孩子生命的联系点。第二,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善意地观察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第三,深入挖掘文本,找到那个与孩子们的生命紧密联系的点,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个点放大,触动孩子们的心。

3、从宏观上来说,还要继续贯彻“教育公平”的政策。并结合南京的地域特点,让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南京大家庭

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针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教育公平”政策,一直在努力践行。其实,农民工是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深知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故针对农民工问题,采取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充分法律保障,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形式,广泛的教育培训资金来源,以及丰富的培训内容。我国这些年也陆续出现了零零散散的农民工培训网站和培训活动,但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够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开展系统的教育呢?或许指日可待。

南京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悠久,现今南京又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军事、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商业中心。南京是一个让人充满幸福感的城市。只有让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南京这个大家庭,他们才能够更有信心、更快乐地学习。怎样让外来务工子女也感受到这份幸福感呢?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语文学科的魅力了。我所在的学校坐落在秦淮凤凰台上,这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在这里,从开学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向孩子们介绍秦淮、介绍南京,告诉他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就从凤凰台开始我们的初中语文征程。

外来务工子女们的学习,以及他们的生活亟需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请也帮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吧!

参考文献:

[1] 王春林.发达国家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3)endprint

徐银

摘  要:南京外来务工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便凸显出来。虽然近年来,南京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极其重视,努力践行“教育公平”的思想,但是让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的孩子坐在一起读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成绩普遍滞后的现象了吗?

关键词: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82-01

一、南京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现状

语文课程主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外来务工子女因为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语文素养不容乐观,语文学习的现状并不为人乐观。

1、语文学习基础较差。一般,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的生活稳定一些以后,才把家里的孩子带到城里来读书。这就存在教育衔接的问题。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在老家并没有上过幼儿园,有些上过小学,但是由于乡下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有很多孩子连汉语拼音都没有学过。基于这样的语文学习基础,这些孩子进入城里的学校读书,很难赶上城里的同龄学生。

2、家庭学习氛围欠缺。很多外来务工家庭,首要的任务并不是教育好孩子,而是头等大事——生计问题。外来务工家庭的收入普遍不高,早出晚归是常态的生活,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根本无从提起,甚至经常让孩子在上学之余打下手(看摊子、搬货、送货等)。在这些家庭里,家长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能力读书看报,这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同时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孩子无法进行学业上的辅导,跟孩子在学习上的沟通少,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也少。所以外来务工子女很少花时间去读书看报,也没有人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辅导,这些都致使他们的语文素养比较低。

3、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状态。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的很多同龄孩童相比,过早地了解了社会的一角,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他们中的很多孩子,打小就知道帮助父母减轻生活的负担,他们吃过苦头,但是很坚强,生活在城市这个花花世界里也很快乐。但是,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的大多数孩子相比,不管是家庭生活环境还是教育环境,都比较落后,这些又难免使得他们的内心敏感而又自卑。

二、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策略

1、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让外来务工子女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他们语文学习成绩的关键。很多外来务工子女进入初中需要重新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要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规范的书写习惯。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每天让学生坚持练字,并且练字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一方面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可以把练字和当下的语文学习内容相结合,比如学习《词五首》,可以将这五首词列为练字的内容,这样的练字可以在减少无用功的同时,加强学生对当下语文学习内容的记忆,并且效果更加显著。另一方面,长时期的练字,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厌倦,教师要适时地开展一些书法活动,以加强学生练字的兴趣及信心,例如书法展览、书法比赛、编订班级优秀书法作品集等等。

其次,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必须要求严格。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要尽量清晰地向学生传达预习的要求。一般来说,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学生能够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并能够通读课文,了解文本内容,最好还能够有自己独到的问题或者见解。

最后,外来务工子女经过一个学期左右的严格训练,语文学习基本能上轨道之后,课后阅读经典、周记练笔、背诵名篇名句这些都必不可少。阅读经典、周记练笔、背诵名篇名句,可以让这些孩子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2、将语文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找到教育与外来务工子女生命之间的联系点,只有这样,南京教育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找到文本与外来务工子女之间的联系点,只有这样,语文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里。要从根本上提升外来务工子女的语文素养,一定要将语文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一点该如何做到呢?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尝试。

第一,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多与孩子沟通,平等地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找到作品与孩子生命的联系点。第二,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善意地观察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第三,深入挖掘文本,找到那个与孩子们的生命紧密联系的点,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个点放大,触动孩子们的心。

3、从宏观上来说,还要继续贯彻“教育公平”的政策。并结合南京的地域特点,让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南京大家庭

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针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教育公平”政策,一直在努力践行。其实,农民工是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深知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故针对农民工问题,采取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充分法律保障,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形式,广泛的教育培训资金来源,以及丰富的培训内容。我国这些年也陆续出现了零零散散的农民工培训网站和培训活动,但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够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开展系统的教育呢?或许指日可待。

南京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悠久,现今南京又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军事、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商业中心。南京是一个让人充满幸福感的城市。只有让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南京这个大家庭,他们才能够更有信心、更快乐地学习。怎样让外来务工子女也感受到这份幸福感呢?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语文学科的魅力了。我所在的学校坐落在秦淮凤凰台上,这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在这里,从开学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向孩子们介绍秦淮、介绍南京,告诉他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就从凤凰台开始我们的初中语文征程。

外来务工子女们的学习,以及他们的生活亟需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请也帮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吧!

参考文献:

[1] 王春林.发达国家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3)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策略研究语文教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