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自主招收三校生技能考试调查报告

2015-01-27 18:31陈嵩张家寰占小梅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28期
关键词:上海高职院校

陈嵩 张家寰 占小梅

摘 要 通过对上海市31所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收三校生技能考试的全面调查,针对考试技能含量不高、针对性不强、学校间对考试的要求参差不齐、以及中高职专业不能完全对口等问题,从逐步改变考试形式内容、进一步加强考试的统一性、增加行业企业的参与度、以及编制中高职统一专业目录等方面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技能考试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上海;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三校生;技能考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8-0029-07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2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3]3号)等文件精神,2013年上海市在部分高校专科层次继续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院校依法自主进行入学考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针对应届三校生、历届三校生、历届高中生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采用联合命题、统一入学测试与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录取。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测试由招生高校自主决定测试内容,自主考试。各校依法自主招生章程须经教委核准后备案。

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工作,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上海市教委要求,对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职院校的三校生技能考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高职招生考试实践中的有效经验、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中技能考试制度。受市教委学生处委托,由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实施调查工作,课题组组织有关高职高专招生、考试方面的专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33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按要求反馈的学校31所,回收率为94%。

一、上海高职自主招生改革概况

(一)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为适应高等教育招生改革发展的形势,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录取的新办法,实行多元化综合评价试点,使一部分有特长、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2005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实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经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民办院校进行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首批计划招生855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上海加快了高职院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步伐,试点学校逐年增加,2007年试点学校增加至11所,计划招生数5660人;2010年试点学校进一步上升至24所,计划招生数10800人;2013年试点学校达33所,计划招生数10357人。

目前全市实行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33所高等院校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27所,占总数的82%;本科院校(二级学院)6所,占总数的18%;公办学校19所,占总数的58%;民办学校14所,占总数的42%。

(二)自主招生规模

据调查,2013年31所自主招生学校实际招生10396人,超过计划招生数,平均每所学校招生规模为335人。但各校招生规模差异较大,招生人数最高的达676人,而招生人数最低的仅69人。招生数在400人以上(含400人)的学校10所,合计招生数为5519人,占招生总数的52%;招生数在200~399人的学校14所,合计招生数为3981人,占招生总数的38%;招生数少于200人的学校7所,合计招生数905人,占招生总数的9%。

(三)三校生招生情况

据调查统计,2013年31所学校自主招生中实际招收三校生7097人,占自主招生总数的68%,平均每所学校招收三校生230人,各校之间招生规模存在显著差异,招生人数最高的达528人,而招生人数最低的仅17人。招生数高于300人的学校有9所,合计招生3657人,占招生总数的52%;招生数为200~299人的学校16所,合计招生3124人,约占招生总数的44%;招生数低于100人的学校6所,合计招生1677人,仅占招生总数的4%。

二、自主招收三校生技能考试情况

多年来,上海一些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自主招生改革,提出了基于职业素养、强化实践技能的人才评价方式,推出了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培养的理念和方式。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3]3号),对于不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三校生考试录取办法,一般专业的录取总分由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和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组成,试点院校以录取总分结合学校的校测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统一入学测试成绩满分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和校考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但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比不得低于录取总分的50%。艺术类专业考试录取办法与一般专业相同,录取时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及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统计,31所院校中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非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29所,有2所学校只招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三校生技能考试学生共计12655人,按市教委有关规定,自主招生的三校生技能考试分为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和校考技能测试。其中校考技能测试是学校根据各专业要求自行组织的考试,形式包括笔试、操作考试和面试。

(一)统一入学测试

统一入学测试由33所试点改革院校联合统一组织,是必考项目。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艺术人文、数学基础、生活英语、科学常识等,试题满分值为150分,适用于所有专业。参加自主招生技能考试的三校生,必须参加统一入学测试。按市教委的有关规定,一般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比例不得低于50%,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统计,31所学校的所有专业招生全部按要求采用了统一入学测试,满分为150分,见表2。

(二)素质技能测试

素质技能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道德、时事政治、心智礼仪、生涯规划、团队管理、信息科技等,满分为100分,适用所有专业。素质技能测试属于选考项目,试点院校必需在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技能测试两者中至少选一。

据调查,31所学校中有20所学校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约占总数的65%。其中,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学校29所,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的学校20所,约占69%;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的学校4所,约占24%。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技能测试满分设定为100分,有2所学校的素质技能测试满分分别设定为60分和70分。

(三)校考技能测试

校考技能测试,由各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自行组织命题。具体考试方式有笔试、操作和面试等。

1.校考笔试

校考笔试由招生学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以书面形式完成。考试内容与专业密切相关,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美术类专业的笔试主要考素描、色彩等,外语类专业的笔试考听力、阅读等。

据调查,采用笔试的学校23所,占总数的74%。其中,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采用笔试的16所,约占94%;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学校29所,采用笔试的13所,约占45%。大部分学校笔试的满分为100~200分,平均值为124分。艺术类素描、色彩考试的满分值最高为200分,外语专业听力考试的满分最低为30分。

2.校考操作

校考操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主要通过操作设备或应用肢体动作技能完成考试,如烹饪专业考烹饪操作,数控技术专业考数控机床操作等,考试内容主要是专业技能,一般专业操作考试的满分值不超过100分。

据调查,采用校考操作考试的学校有2所,其中烹饪专业以烹饪操作为主,分自选项目和规定项目两种,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竞技体育专业主要考专项体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

3.校考面试

校考面试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采用当面考查测试形式。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声、台、形、表等,主要适用于对外貌、身材、语言、举止行为要求较高的专业,如影视表演、空乘、护理、外语类专业。

据调查,采用面试的学校12所,占总数的39%;其中,招生艺术类的专业5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7所。各专业的面试满分值存在很大差别,其中艺术类影视表演的面试分值最高,为200分,外语专业口试的分值最低,为20分,平均分值为76分。

三、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根据市教委关于不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三校生考试录取办法,一般专业的录取总分由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和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组成。艺术类专业,考试录取办法与一般专业相同,录取时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及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31所自主招生试点学校涉及专业多达几十个,包括艺术类的美术、艺术设计、影视表演、舞蹈、动漫设计等专业,非艺术类的外语、加工制造、建筑、信息通信、旅游、空乘、生物技术、医护、商贸、物流管理等各类专业。由于各学校对各专业的具体要求不同,考试类型、分值、权重不同,成绩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学校成绩计算方法有2~3种,分艺术类专业、一般专业,还有其他如外语、护理、空乘等专业。有的学校招收多个艺术类专业,考试类型不同、成绩计算方法也不同。现将各学校进行分专业录取的几十种成绩计算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校考技能考试,计算简单。据统计,采用这一公式计算的学校14所,全部用于非艺术类专业招生,见表3。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为100分,加分为0~30分,有2个学校无各类加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50~28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二)统一入学测试+校考技能考试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无加分,计算最简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方法的学校3所,用于外语、空乘等非艺术类专业招生。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100分,校考面试成绩为0~10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50~295分,其中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三)统一入学测试+校考笔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面试,计算较简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10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学校7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3所。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非艺术类专业为100分,艺术类专业100~200分,考素描、色彩的成绩合计为200分,除1所学校无加分外,其余加分为20~30分,因此录取总分最高为280~350分,其中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四)统一入学测试+校考面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笔试、校考面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3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学校1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2所。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面试成绩,非艺术类专业为100分,艺术类专业200分;加分为0~30分,因此录取总分最高为250~38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五)统一入学测试+校考笔试+校考面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2所,用于医护类专业招生。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60~100分,校考面试成绩为40~50分,加分为3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60~30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六)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校考笔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校考操作、面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5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2所、非艺术专业3所。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为10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30~200分,加分为20~3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300~470分。有1个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低于50%。

还有些学校的成绩计算较复杂,有的总分计算公式中各项成绩的权重不同,需乘以不同的系数。有的学校在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后计算总分,确定一般专业的录取资格分数线,然后按一般专业录取资格分数的70%作为艺术类专业的考试资格线,再通过校考笔试或面试,按高分到低分录取。

四、各类加分情况

依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有关规定和加分政策,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实行多元化综合评价试点,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加分、职业技能大赛加分、优秀学生加分、教委政策加分、艺术体育类加分等,使一部分有特长、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一)职业资格证书加分

据调查,31所高职院校中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共计23所,占总数的74%;无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有8所,占总数的26%,其中有4所学校无任何加分。有12所学校实行证书免试,其中8所学校对全部招生专业均实行证书免试。

实行加分的学校中,不分专业加分的学校17所,加分值为5~30分,不同学校的加分值不同,见表4。按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有6所,可分为语言、计算机、旅游、医药、会计、加工制造、餐饮和商务管理类大类,加分值分布为5~30分,其中计算机类加分值最高为30分,其他5类专业加分值较低。

(二)职业技能大赛加分

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实行加分的有25所院校,占总数的81%。其中,有9所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者加分,包括金牌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加10~30分;有25所院校为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获奖者加分,包括个人、团体、单项或全能,加分值为5~30分。

(三)优秀学生、团员加分

对市级、区县级和校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适用于全部专业。实行加分的学校有24所,占学校总数的77%。其中,16所学校对市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大部分学校加20分;18所学校对区县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7所学校对校级优秀学生和团员加分,大部分学校加5~10分。

(四)教委政策加分

教委政策加分,包括少数民族、烈士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青年,实行加分的学校有6所,占学校总数的19%。其中,烈士子女加分的学校有14所,加分为5~20分;少数民族、归侨子女、台湾青年加分的学校分别有16所、11所和7所,加分为5~10分。

(五)艺术、体育类加分

实行艺术类加分的学校仅1所,加分项目为电子琴和二胡类,加分值为15分。有6所学校实行体育加分,其中有5所学校要求至少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才可加分,有1所学校只要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即可加分,加分值为15~30分。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31所学校的调查发现,目前自主招生中各学校的情况差异较大。一些学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比较规范和具体;而有些学校由于起步晚,在规范性方面则相对差一些。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

(一)招生考试中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技能考试成绩占总分的比重偏低

根据市教委有关规定,一般专业,“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比例不得低于50%;而对于是否组织校考技能考试、以及校考技能考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未作出具体规定。另外,虽然“素质技能考试”也是一种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其内容毕竟还只局限于一些与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有关的通用性知识。调查表明,对“校考技能考试”并未予以真正重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需要动手操作或面试的专业。根据对31所学校的统计,只有12所学校的部分专业对“校考面试”有明确的分值要求,“校考操作”只有涉及艺术类和竞技体育类专业的三所学校有明确的分值,大部分学校的校考仍是停留在笔试上。

(二)技能考试的职业特色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缺少行业专家参与技能考试的命题

要体现不同专业的技能要求,只有通过分专业进行的校考技能考试,特别是操作性技能考试才能反映出来。但在目前的高职自主招生中,有14个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无校考技能考试;有些学校虽有校考但也未能体现专业技能的要求,比如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等操作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都不考操作,不能反映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要求的特色。另外,目前高职自主招生中的技能考试是以高职院校自行命题为主,而参与命题的主要是学校专职的专业理论课教师,缺乏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的参与,导致试题的客观性和实践性不够强。有的学校招生规模较小,有的专业招收三校生不足10人,也难以按专业要求组织高质量的考试。

(三)各校自主招生考试的项目和要求存在明显差别,成绩计算方法差异较大

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不分专业仅以考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来替代技能考试,无论是招什么专业也无论证书是否相关;各校加分办法不一致,有的学校无任何加分,有的学校加分项目较多、分值太高;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考试的成绩计算方法各不相同,尤其是技能考试成绩存在很大差别,有的学校技能考试分值100分,有的超过200分,有的学校成绩计算较复杂,总分计算公式中各项成绩的权重不同,需乘以不同的系数,有的学校在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后计算总分,确定一般专业的录取资格分数线,然后按一般专业录取资格分数的70%作为艺术类专业的考试资格线,再通过校考笔试或面试,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四)中职和高职的专业设置差异较大,对口情况不明确

根据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建议方案)》和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职与中职的专业分类、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差异,致使有的高职专业无对口中职专业,而有的中职专业无对应的高职专业。由于目前尚无高职针对三校生招生的专业指导性目录,不少高职院校对招生专业所对口的中职专业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不清楚,对于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也无相应的鼓励政策,许多中职生对报考的高职专业不熟悉,导致中职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的比例较低。

六、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增加技能考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权重

从种类上分,目前高职自主招生主要由“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技能测试”和“加分”四部分组成。其中“统一入学测试”主要由教委统一组织,“素质技能测试”由33所高职院校(联盟)负责开展实施,“校考技能测试”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开展,“加分”政策以教委为主制定、各学校结合实际实施。

从标准上看,市统考试卷要尽量体现“三校生”入学后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可以根据“三校生”考试大纲,分别对《语文》《数学》《外语》命题,各学校根据专业特点任选二门作为测试试卷,这样便于“三校生”复习。

从方法上讲,目前在学校招生上文化考试已经做到统一试卷,而技能考试应给予各类高职院校更多自主权,不搞统一模式,以充分体现自主招生的特点,特别在自主招生的高中生中,应该加大院校技能考试的比例,真正体现学院的自主权。

从权重上分配,高职招生的技能考试要反映职业教育的特点,调整总分中各项成绩的权重,学校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重提高为40%~50%,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30%~50%,素质技能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不超过20%。

(二)加强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技能考试命题工作,逐步强化技能考试的“含金量”

可从部分合作的实习、实训企业中抽调相关人员,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考试题目的甄选。同时对不同人员要分类别进行技能考试,对于没有与报考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者,必须参加高职技能考试,技能考试项目要体现专业技能的要求。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组织专家实施技能考试。学校具有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站的可由学校按规定要求实施技能考试,无对应职业资格考试的则由学校按照规定要求组织技能考试,多校招生同一专业的宜采用联考。

(三)进一步规范证书制度,统一高职自主招生录取加分标准

报考高职对口专业并具有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生,建议可免其技能考试。其技能考试成绩计算的具体方法为:获五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技能考试满分的80%计算,获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满分的90%计算,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考生按满分计算;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获全能一等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考生可免试入学。作为普通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建议规范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加分,各项的加分实施统一标准。同时就加分问题专题开会讨论,在加分把握和掌控问题上保持相对一致,防止各高校为抢生源而自降门槛,造成恶性循环。

(四)制订上海市高职招收三校生对口专业指导性目录

为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和鼓励中职毕业生报考相应的高职专业继续深造,建议由市教委组织制订《上海市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指导性目录》,包括高职招生专业、对口中职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等,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凡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口的高职专业、专业大类者,可分别给予加20分、10分。

(五)不断完善考试内容与形式

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和校考技能考试都要根据专业要求,结合中职毕业生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考试形式要体现专业特点,考试内容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注重考生多元化人才选拔的主导方式,同时发挥各高校主观能动性,结合各自特点,注重考核考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优势、个性特长得到发挥,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上海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