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健康管理在消化内科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015-01-27 09:53杨立东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治未病内科消化

杨立东

海阳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海阳265100

“治未病”健康管理在消化内科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杨立东

海阳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海阳265100

消化内科涉及的主要疾病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研究、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慢性肝病、消化道肿瘤等,较为多发,病程普遍较长、容易反复。中医认为其病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治未病”健康管理在消化科的应用主要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阶段。该文将以消化内科为研究平台,将“治未病”健康管理在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阐述,探讨“治未病”理念在消化内科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效果并浅谈自己的体会。

“治未病”;消化内科;中医;体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预防保健在临床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相继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鼓励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在临床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中将以消化内科疾病为平台,对“治未病”健康管理在临床预防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1 “治未病”理念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对健康的认识已不仅局限于没有疾病,理想的健康状态是身体、心理与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治未病”理念就与现代健康观念相符。中医“治未病”理念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1],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就有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是传统中医提出的关于疾病预防理念,在《伤寒杂病论》、《难经》等书中也有记载。

2 “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应用

2.1 功能性胃肠病

饮食要有节,饮食不可过饱过饥,春季慎食辛辣发散之品;夏季可食少许解暑之物,但不可过于寒凉,以防败胃;秋季宜食甘凉生津之品以资胃阴,不可过食煎炸之物;冬季宜食温热之品,以温运助脾行运化之职。同时注意保持放松心态,顺时调畅情志,起居有常,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2.2 慢性胃炎

首先要注意保护正气,以免病情加重,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用活血化瘀之品,使病邪在卫气分而解。其次要注意保暖,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宜进食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另外,要调摄情志,方中宜加大疏肝理气解郁之力;对慢性胃炎患者可用四君子汤以益脾胃之气,同时注意平时要适度活动,注意保暖。

2.3 脂肪肝

坚持肝脾相关的原则,通过健脾运脾实现养肝,切忌急于求成,可以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等平和之药健脾消食。对于肝病患者可以提高病人之正气,防治疾病进一步发展。

3 “治未病”健康管理

3.1 未病先防扶正御邪

“未病先防”又被称为“无病防病,无病先防”。是指在人体在健康的时候要颐养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充分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要预防消化系统疾病,首先要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灵枢·百病始生》记载有“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也。”[2]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避开可能的导致疾病的因素,顺应自然,修身养性,饮食有节,加强身体锻炼,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3.1.1 修身养性《素问》一书中就曾指出“怒伤肝”、“思伤脾”等由于情绪变化导致的疾病根源。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大,许多人不注意情绪的控制.容易出现肝郁脾虚的情况,常会因为抑郁恼怒致使病情加剧。

3.1.2 顺应四时自然的变化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早就被古代中医学者发现并讨论,《脾胃论》曰“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温、燥一气偏盛,亦能伤脾损胃。”顺应气候的变化也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所在。

3.1.3 合理膳食饮食习惯对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显而易见,很多中医典中对饮食的习惯都有记录,《灵枢·五味论》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从中可以看出饥饱无度会损伤脾胃,气滞血瘀,最终导致疾病[3]。

3.1.4 劳逸结合《素问·举痛论》中提到“劳则气耗”,类似的中医观点还有“久卧伤气”[4]等,说明过度疲劳与过度安逸都会损伤脾胃元气。而脾胃虚弱是消化系统发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可有效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3.2 见微知著,及早诊治

《内经》中:“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其核心观点是指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会伴有先兆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及早发现疾病的早期表现,通过保护易感人群或切断其传播途径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干预,以延缓病程的进展,改善预后。

3.3 既病防变,防邪深入

“既病防变”即有病早治,以免疾病恶化。人体在出现疾病症状之后,要及时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阻止疾病发展、恶化。中医学认为:“正气亏虚,外邪入侵”会阻滞气血运行,出现血瘀痰凝等,导致新的疾病出现或恶化。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并且容易复发,因此一旦发病就要积极配合治疗,尽量避免并发症和病变的情况出现。

3.4 病后调理,以防复发

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中的复发率可达50%~90%[5],因此,单纯地缓解疾病症状并不代表痊愈。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当人疾病初愈时,身体不再处于“阴平阳秘”状态.而是处于一个病理体质阶段,在这种状态下,患者气血两虚,极易复发疾病。因此,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之后要节制饮食、防六淫、调情志、避劳累,降低复发率。

4 讨论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疾病谱和医学理念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转变,由单纯地追求疾病治愈逐步向更高的健康水平发展。“治未病”理念迎合了这种需求,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也突显出来。“治未病”健康管理如何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已经成为中医科学中热议的课题。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人类依赖“五味”所化的精气维持生命,脾胃的吸收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对机体之正复驱邪,疾病向愈意义重大[6]。传统中医的“治未病”理念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与其所蕴含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防复发”等内容息息相关,对消化内科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张曾亮.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3(6):33-35.

[2]陈霖.从"治未病"谈消化性溃疡的防治[J].福建中医药,2012,39(3):101-103.

[3]赵英凯,刘艳骄,王秀岐.谈古论今“治未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2(5):330-331.

[4]吴弥漫.治未病一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思想[J].新中医,2012,39(5):117-118.

[5]李忠蛾.“治未病”理念在消化内科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9(6):701-703.

[6]张慧静,张翼宙.运用“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体质在慢性泄泻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5(4):321-32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in Digestio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YANG Li-dong
Haiya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Haiyang 265100 China

The main digestio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with chronic gastritis,peptic ulcer,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the study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gastrointestinal tumors,more prone to disease,generally longer,easily repeate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the disease is in the stomach and spleen,but the close relationship,therefore,application of"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concept in the digestive department consists of prevention before disease,which lead to disease,disease defense complex three stages.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digestio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s research platform,to explore the"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theory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prevention of digestive diseases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which in the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improve,has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all disciplines in clinical medicine.The concept of"prevention of disease"in digestio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pplication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of the paper,an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Dise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ilosophy;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Experience

R21

A

1672-5654(2015)04(b)-0075-02

2015-01-13)

杨立东(1972.8-),男,本科,山东海阳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胃肠、肝。

猜你喜欢
治未病内科消化
内转科型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消化不良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