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阳性患者多发伤3例护理体会

2015-02-22 14:59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阳性疼痛职业

黄 旭

(北京军区二八一医院,河北秦皇岛 066000)

HIV阳性患者多发伤3例护理体会

黄 旭

(北京军区二八一医院,河北秦皇岛 066000)

HIV阳性;多发伤;护理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者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伤害,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1]。多发伤发生率在交通事故中为65%,而高处坠落几乎100%导致多发伤[2]。HIV阳性多发伤患者临床上相对较少,但对其急救和护理过程中存在高风险的职业暴露,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HIV阳性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19-38岁,平均29.3岁,均为意外交通事故受伤患者。其中脾破裂、胃破裂、胰尾挫伤合并股骨干骨折1例;脾破裂、腹膜后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肋骨骨折1例;脾破裂、空肠破裂、创伤性湿肺、第五腰椎横突骨折、中度颅脑损伤1例。3例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术后返回病房,经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23天。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于病人出院12周后进行HIV免疫学检查,均为阴性。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多发伤患者的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具有加重效应,总伤情重于各器官伤情相加。术后应密切监测呼

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表情、瞳孔、尿量、皮肤黏膜、肢体活动、伤口引流等,每15-30分钟观察1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发现血压下降、呼吸浅快、脉搏细数、瞳孔不等大或突然缩小或散大、尿量减少、病人躁动不安或突然转为抑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通知医生。

2.2 引流管的护理 标识清楚,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防止脱落,保持引流通畅及引流装置的无菌和密闭性,每日晨更换无菌引流袋。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值班医生。胸腔闭式引流瓶长管没入水下3-4cm,负压设置在0.78-0.98kPa(8-10cmH2O)[3]。搬运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用两把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液体和空气倒流入胸腔。观察水柱波动情况,每30-60分钟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一次。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血压稳定后根据病情取有效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留置尿管期间,每日2次会阴护理,及时倾倒尿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患者意识清醒后,导尿管间断开放,指导患者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2.3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多发伤患者的疼痛更是普遍存在。疼痛刺激可以造成患者病理生理多方面的影响,对患者的恢复十分不利。疼痛管理的目标是设法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避免疼痛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准确评估疼痛的性质,明确疼痛的部位。优先止痛,早期预防疼痛可有效缓解随后发生的长时间的疼痛。治疗和护理尽可能集中进行,避免激发或诱发疼痛。

2.4 基础护理 此类患者需安排单人病房,保持病室空气湿润、新鲜、清洁,每日开窗通风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病室空气消毒每日一次。术后启用气垫床,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无碎屑,避免压疮的发生。每两小时翻身、拍背一次,翻身时按摩受压的骨隆突处,避免拖、拉、拽动作,拍背时由外向内、由下而上,同时鼓励病人主动有效咳嗽。术后病人比较虚弱,容易出汗,应给予床上温水擦浴2-3天1次,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围手术期每天给予两次口腔护理,可以达到减少口腔内寄生菌的数量,防止细菌下移引起肺部感染的可能性[4]。

2.5 心理护理 多发伤患者多为意外伤害所致,由于突发的灾难,缺乏心理准备,受伤后心理应激严重,且HIV阳性患者本身有自卑感,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愤怒、否认,甚至绝望。所以,从接触患者开始,就要做到专人负责,且态度和蔼,用平等体贴的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接受的原则听取患者的倾诉,用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的话语调动病人自身的抗病意志。

2.6 职业暴露的管理 HIV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在此类多发伤患者急救和护理过程中存在高风险的职业暴露。所以,应对医务人员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加强防护。接触外伤患者时必须戴齐帽子、口罩、乳胶手套,常规检验免疫八项(乙肝五项,艾滋、梅毒、丙肝三项),做到早预防、早知道。合理配备防护用品,提高防护依从性。在每台治疗车上配备一次性乳胶手套一盒、快速手消毒剂一瓶、锐器盒一个,方便护士在操作时使用,并能对锐器进行即时处理。在治疗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由于患者不配合造成针刺伤的可能;给予患者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伤口换药时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特殊标记,集中焚烧处理;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床单被罩等床上物品用双层布袋包扎好后,一律高压蒸汽灭菌后再清洗;病室内物体表面用酒精擦拭消毒,每日两次。护士在接触患者后采取正确的六步洗手法[5]。

3 小结

护士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6]。有研究表明,HIV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干预措施能降低80%的HIV感染[7]。所以,对HIV阳性多发伤患者实施正确、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采取细致的职业暴露管理,既能挽救患者生命,又可以保障护理人员执业安全。

[1]周秀华.危急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3-96.

[2]徐丽华,钱培芬.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3-482.

[3]张伟英.实用重症监护护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03.

[4]朱娟芬.胸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6):36-37.

[5]吴承芳.口腔科治疗中感染控制的方法和措施[J].北京口腔医学,1997,5(4):175-177.

[6]柏兴华,苏兰若,高蕾.ICU护理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42-444.

[7]田瑞华,王金凤,王瑞莲,等.妇产科护士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39-441.

R473

B

1004-6879(2015)03-0230-02

2014-06-06)

猜你喜欢
阳性疼痛职业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职业写作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我爱的职业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