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调查研究

2015-03-19 09:24吴锐,吕武,吕吉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随班就读义务教育教师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调查研究

吴锐,吕武,吕吉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安徽省5市40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教师中接受过专门特殊教育培训和训练的特殊教师不足1%。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政策的认识不足,态度模糊。认同随班就读政策的教师仅有约75%。25%的教师甚至认为应该减少直至取消这项政策。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状况较差,水平较低,超过50%的教师不了解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的相关知识。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对特殊教育的学习与相关进修较少,超过5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与训练。

关键词:义务教育;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760

作者简介:吴锐,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吕武,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吕吉;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安徽 滁州 23900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4A132)

收稿日期:2015-03-11

一、问题的提出

据2013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在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总数达到19.08万人,占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在校总数的51.84%,超过了当前特殊儿童在校生总数的半数以上。随班就读制度的推行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促进了残疾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和与社会的融合, 另一方面促进了全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 使我们对教育的功能、教育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思考。

随着随班就读政策的推行和进一步发展,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从过去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单一的办学形式,转变为多种办学形式,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大大加快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步伐。同时使得特殊教育向回归主流和正常化方向发展,适应当前特殊儿童全纳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思路。但是问题同样伴随而来,教师问题便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教育的要求不同,过程不同,从而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就有差异。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会直接影响普通学校提供给特殊儿童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了了解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的基本素养状况,本研究选择安徽省5个地市的10所学校进行调研。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的教师共400人。在抽取过程中,本研究采用随机的方式从安徽省的16个地市中抽取5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的区域。然后在每一个地市选择2所小学和2所初中,其中初中城市和农村各1所,小学农村和城市各1所。每所学校在随班就读的班级随机抽取1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在教师的性别上,本研究尽可能地将研究对象的性别进行平均选择。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该问卷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分别调查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基本状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和特殊儿童的认识与态度状况,知识技能状况,继续学习与进修状况等。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共调查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400人。按照性别分布统计,其中男教师142名,女教师258名。按照学历分布统计,其中研究生及以上16人,本科学历251人,大专学历111人,大专以下22人。按照教龄统计,教龄在5年以内的34人,教龄在5~10年的102人,教龄在10~15年的91人,教龄在15~20年的81人,教龄在20~25年的57人,教龄在25年以上的35人。按照教师所指导和辅导过的特殊儿童的种类统计,400名教师共指导和辅导过各类特殊儿童722名。从数量上统计分别是数量最多的是智力障碍儿童,454名;接着是视听障碍儿童,共164名;自闭症谱系的各种障碍,共92名。此外,还有数量较少的肢体残疾、脑瘫等特殊儿童。按照教师学龄阶段分布统计,初中200名,小学200名教师。其中农村初中100名,城市初中100名。农村小学100名,城市小学100名教师。按照教师所承担的课程统计,小学随班就读的教师所承担的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其他课程在调查中没有发现。初中随班就读的教师所承担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历史、化学、政治、地理等、按照人数分布统计,小学教师承担课程最多的依次是语文(94人)、数学(77人)、英语(29人);而初中则是语文(115)、数学(32)、英语(17)、物理(12)、生物(10)等。其他课程人数较少,总共14人。

(二)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与态度

调查发现,对于“随班就读政策是我国教育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近75%的教师基本认可,而25%的教师对此表示不认可。表示不认可的教师中有半数表示非常不认可。 对于“随班就读是一项对特殊儿童有益的教育政策”有84%的教师表示基本同意,仍有16%的教师表示不认可。随班就读是否会对普通儿童产生影响的问题,有56.5%的教师表示认可,认为随班就读给普通的孩子带来了不利影响,只有不足一半的教师表示并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同样,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会给班级和学校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有60%的教师认可这一点。对于特殊儿童是否应该去专门学校学习,有80%的教师表示认可。甚至有25%的教师表示随班就读政策应该逐渐的减少直至取消。

(三)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状况

在被调查的所有随班就读的教师中,熟悉特殊儿童教育和特殊儿童心理知识的教师仅占45%。近15%的教师几乎不了解任何关于特殊儿童教育和心理的相关知识。在儿童发展指导和评估方面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对其熟悉程度和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知识的熟悉程度相似,同样存在超过一半的教师不太熟悉和熟练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状况。特殊儿童康复与指导方面48%的教师不太熟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在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方面则是另外一种状况,熟悉的教师占到86.75%。即绝大多数教师熟悉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虽然非常熟悉的教师比较少,但是整体上比较熟悉的仍占绝大多数。在特殊儿童教学和个别指导方面70%的教师熟悉该方面的知识和领域,近四分之一的教师非常地熟悉。但是同样存在近30%的教师对此并不十分熟悉和熟练。

四、分析与讨论

(一)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基本状况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378人,占调查教师总数的94.5%。虽然仍有5.5%的教师的学历为中专或者高中,但是都是小学教师。因此从教师学历方面分析,教师的学历完全满足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的的学历要求。在教龄方面,5~25年教师总数为331人,占调查教师总数的82.75%。这部分教师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和实践,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能够很好地适应随班就读的需要。从性别分析,虽然本研究力图实现研究对象中教师性别的均衡,但是小学的男性教师总量太少,因此调查过中男性教师明显多于女性教师。其中男性教师142人,其中初中83人,小学59人;女性教师258人,其中初中117人,小学141人。虽然有研究表明女性教师过多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但是对于特殊儿童女性教师可能会给予特殊儿童更细微的、更多的情感上的关照和爱护。 特殊儿童就读班级教师所承担的学科方面,教师大多承担课时较多的课程,比如无论初中还是小学,承担课程最多的都是语文、数学和英语。有研究标明如此安排让教师和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和联系,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照顾和指导特殊儿童。 因此,从安徽省当前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的教师基本状况分析,教师的整体结构合理,能够基本满足随班就读教育的需求和需要。

(二)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与态度分析

调查发现,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对随班就读的认识不足,态度模糊。调查数据显示,只有73.5%的人认为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模式之一。与此同时,虽然绝大多数(84%)调查的教师认为随班就读是一项对特殊儿童有益的政策,但是同时却又56.45%和58.5%的调查的教师表示随班就读会给普通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班级带来较大的困难。在访谈中,大多数教师对此的解释是“特殊儿童给教师的工作增加了负担,会拉低班级的成绩。在班级管理和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同样比普通学生需要付出更多,占用教师本可以辅导普通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下面的两个问题,一是超过80%的教师表示特殊儿童应该去专门的特殊学校学习。访谈中教师的解释是“可以在特殊学校接受专业的特殊教育”。二是近25%的教师同意减少随班就读政策直至取消这项政策。访谈中教师的解释是“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对特殊儿童、普通儿童、教师、家长都会增添负担,而在特殊学校一切都不是问题”。因此,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政策的认识明显不足,不能认识随班就读对儿童发展的意义,态度模糊不清。

(三)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状况分析

调查现实,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状况较差,专业化水平较低。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只有45%的教师对特殊儿童教育和心理知识熟悉。作为指导和辅导特殊儿童的最基础的知识,有55%的教师对其不熟悉,有近15%的教师几乎完全不了解。在特殊儿童发展指导与评估方面,情况并没有好太多。只有47%的教师对其熟悉,而同样存在近15%的教师对其几乎不了解。在特殊儿童康复指导和训练方面,52%的教师表示对其熟悉,完全不了解的占1.5%。特殊儿童康复指导和训练是特殊儿童指导和辅导中最基础的技能,因此相比于前面两个方面知识和技能,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掌握程度较好一些。在儿童行为矫正方面整体状况较好, 86.75%的教师表示对此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熟悉。仅有13.25%的教师表示此方面不熟悉。但是在访谈中发现,教师将行为矫正和行为要求与行为训练等同起来。因此,该方面的真实数据可能并不像调查的数据这样乐观。在特殊儿童教学和个别指导方面,70%的教师表示自己能够熟悉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11.75%的教师表示不了解和不熟悉。该领域属于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虽然教师掌握情况较好一些,但是即使不熟悉的人数很少,其不良影响仍然很大。

五、结论

1.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教师中极少有接受过专门特殊教育培训和训练的教师。虽然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教师结构合理,但是对于随班就读而言整体特殊教育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2.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政策的认识不足,态度模糊。认同随班就读政策的教师仅占3/4。超过80%的教师表示特殊儿童应该去特殊学校,25%的教师甚至认为应该减少直至取消这项政策。

3.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状况较差,水平较低。超过50%的教师不了解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公报[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4/07-04/6353565.shtml.

肖菲.中国的随班就读: 历史·现状·展望.中国特殊教育,2005(3).

段平.教师性别意识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与管理,2009(6).

马红英,谭和平.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10(1).

李泽慧.近20年我国随班就读师资培养研究回顾与反思.中国特殊教育,2010(6).

责任编辑:刘海涛

猜你喜欢
随班就读义务教育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论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