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幻术

2015-03-20 20:17
文学自由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散文家写作者虚构

●文 王 族

散文幻术

●文 王 族

散文是一种藏不住人的写作。一个人敢不敢袒露自己,或者说有没有袒露自己的能力,在散文写作中能得到充分验证。敢袒露自己者,会发出他自己的声响,哪怕微弱细小,也一定是亲声耳语。而没有能力袒露自己者,纵然剖心解肺,满纸皆为掏心窝子的话,也只能让文字变成虚弱的舞蹈。散文的藏不住人不仅仅在于此,而且还在于写作者是否具备把握袒露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袒露自己犹如高难度的走钢丝,老老实实忠实自己,会让文字显得木讷,因害怕越雷池半步,在原地诚惶诚恐;超出自己会让文字显得轻浮,虽然从表面看激情万丈,抒情无比,但实际上言之无确物,是空穴来风。

因为散文藏不住人,所以散文写作者每写一言都犹如在流血。相比较而言,散文更喜欢让写作者多流血的温度,少于激情殉道或生死摊牌。散文更适合在有温度的土地上生长,因为温度让散文能够秉持本性,以散步的形式走远。而激情却会让散文飞翔和异变,更容易迷失。当然,散文是少不了激情的,否则,散文就会显得老态龙钟。好散文家总是将激情化为温度,牵着猛虎嗅蔷薇,让一切都不动声色。当阅读者碰到有真性情的散文家,或有温度的散文,常常会觉得他并非在阅读,而是在审视散文写作者本人。此亦为散文注重真性情之例证。

散文是一种酷似自我实施手术的文体,它不容许写作者自身的光芒被遮蔽,更不容许写作者剖析自己精神时忽略杂质。它要求写作者将心灵彻底袒露出来,自己做自己的心灵史官。散文的自我手术甚至还处于一种动态之中,它像幽灵一样围着写作者转来转去,让写作者紧张和恐惧,但就在这种紧张和恐惧的磨炼中,写作者变得越来越透明,越来越趋向于追求精神的向度和心灵的宽度。散文写作者将自己全盘托出后,读者看到的并非写作者的心灵,还可从中看到读者自己的心灵。散文的自我手术最终会给人平衡,让人的心灵在水与火的廓清中,让上升与下降各自得到救赎,得到生命和世界何以永生的伟大例证。

如果说,诗歌是写我的宇宙,小说是写我的世界,那么散文就是写世界中的我。与诗人和小说家相比,散文家是最无奈,最焦灼和最紧张的。其无奈在于生活不容许篡改,所以散文家的写作很容易被生活掠夺,变成了忠实的生活记录者;其焦灼在于散文家既无法完全遵从于个人经验,也无法超越个人经验进行合乎情感的虚构和想象;其紧张是因为散文涉及具体的东西太多,所以散文家在叙述或表达时,经常有受人暗中监视的感觉,唯恐自己一不小心走样,或被别人看穿。如此这般,散文家即使走再远的路,看见再多的人和事,最终都在回归。散文家的心灵世界,往往在最后变得比最初还小。比如操持散文写作变得老道深厚者,并不因自己已经看清世界而心动,反之却宁愿在自己的心灵世界寻找确切的存在。他们在老年写下的那些老道辛辣,干净利落的文字雷打不动,历经时间也不失生机。所以,与诗人和小说家相比,散文家的心灵装下的并不是我的宇宙和我的世界,而是世界中的我。

能源效率不断提升,“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21%、17%和15%,至2030年,单位GDP能耗降至0.31 tce/万元(2000年价),约为2005年的1/3,达到美国2013年水平。

通常情况下,被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那些散文经典作品,因为温暖了时代心灵,直接呈现了普遍人群的生活趣味,与大多数人的心灵合拍,至今仍然在散文阵营中大放光彩,其显眼的位置不可撼动。这也正是长期以来一般散文大行其道,通俗写作与阅读主动迎合的普遍原因。

散文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更没有章法。散文几乎摒除了所有的规律和模式,是零公里长跑,是一个写作者的家底。不论是小说家还是诗人,都应该写一写散文,借此可以验证自己在虚构和抒情之外的功夫。散文没有明显的体裁,从容的散文写作者一定是涉猎广泛,心纳百科的学识之人。因散文所属范围很广,涉及面很大,所以,便注定散文家和散文作品都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每一个散文家都不可能终其一生只写一个地方,或一种事物,散文的偶然性注定他们必须不停地去寻找,而且这种寻找因散文的篇幅短小而经久持续。因此,散文家大多不具备像小说家那样处于大战的状态,他们常常在安静地等待一篇散文的降临。因为少了人为的设置,散文在这种情况下的降临,往往给散文家带来意料之外的欣喜。

在中国古代,散文是最古老,最丰富的文体。发展到后来,其中的抒情变成了诗歌,故事变成了神话,神话又在后来变成了小说。从此,因散文内部体系支撑严重丧失,散文变成了一种谁也说不清的文学形式,并进而影响中国文学丧失了神话特征。时至今日,散文家已经很难在文本上实现探索和突破的野心。比如写一两千字左右的单篇小散文,已成为多数人熟练的操作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已成为普遍认可的散文标准。这样的散文到最后很难成规模,必同样是一盘散沙。

因为散文容量一般都很有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所以散文给写作者提供的施展拳脚的舞台很有限,不可能让他们将一件事拉长放大,无限度地延伸下去。因为散文的篇幅较短,写作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可将其完成。因此,散文写作者便一直在忍受频繁的“开始”和频繁的“结束”的折磨。在开始时,因为面对的是陌生的东西,所以要努力消除临界的紧张感;在结束时,因为在表达的过程中已体验到稍纵即逝的短暂之痛,所以在结尾时犹如被抛弃,有一种失落感。很多散文写作者习惯性经营规模相似的散文,在体裁上本能地重复自己,在内容上依赖“生活”,以美其名曰的“真情实感”遮掩自己精神的苍白。这样的写作者写得时间长了,渐失自我扩伸和宏观调控能力,且因为一直停留于生活,在身后留下一大堆自我克隆物,让作品无可避免地陷于“散”的状态,最终宿命般地成为一盘散沙。

临床生化检验属于医院重要工作内容,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诊断和治疗疾病产生直接影响[1]。血液样本溶血是指血液样本在临床检验过程中由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而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清,使得血清呈现出红色,进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医学现象。在当下临床检验实践过程中,若因血液标本溶血导致结果不准确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医院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并可能需要承担全部责任,所以临床上如何避免或预防血液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依然是临床检验科室面对的焦点问题[1]。此外临床对纠正溶血所产生影响的措施缺少关注。本研究对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影响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应对措施,现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不仅如此,在中国作家群中,散文写作者的数量也是一个庞大的集群,随处可见散文大军——边走边写,无病呻吟,贩卖地域文化,书斋资料搬家,文化历史翻版,学术快餐享用,旅游记录、古诗词解读、翻译体学舌、乡村症患者、回忆录、家族和个人记忆、大男人、小女人,等等。散文的日常性越来越明显,生活色彩越来越浓。反之,艺术性却越来越弱,被所谓的生活气息彻底淹没。其实,生活只能帮助写作者到达和进入,而真正的写作,却仍然需要离开,也许离开是使生活变成艺术的唯一方法。

“身穿长工衣,怀揣地主心。”好散文家从一开始便对散文抱有野心,会将诗歌和小说等诸多因素揉入散文写作中,通过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让散文呈现出诗性表达。这里所说的诗性表达,并非通常所见的对抒情和审美形式的运用,而是散文写作者近乎于凤凰涅槃的自我提升,因为相对于散文写作者而言,诗性表达是使现实生活上升为艺术的最有力的方向。于是,从更宽泛的层面上说,任何艺术的最高表达都是诗性的,它可以让写作者在诗性表达中得以解脱和超越。好散文往往都是极其成功地跨越了形式,在拓宽散文边界的同时,汲取了其他艺术营养,让自身呈现出了异质光彩。这虽然看似随意,而且还有意识地在打破,但从更高意义上来说,则在更虔诚地捍卫着散文随意而独特的品质。

生活相对于散文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人都笃信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说法,所以便注重生活表达,时间长了,散文便被现实言说和真实叙述所占有,其结构深陷于事物原生态,其本质越来越缺少诗性。但散文天生有宽容和随和的好脾气,对所有人都愿意接纳,都愿意任其操持,甚至被蹂躏。中国是真正的散文大国,无论怎样的报刊书籍,里面的散文随处可见,乃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文字方式,皆为散文。在运用文字方面,由于散文具有古老表达作用和无可替代的实用性,所以人们都会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散文形式,把想说的话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散文方式说出来。中国人但凡会写汉字者,都会写不同程度的散文。从小学生写作文,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写散文了。按中国古代散文的标准衡量,现实生活中的散文随处可见。时至今日,散文的现实作用不容忽视。

散文能否虚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历史角度而言,中国的文字因写实而生,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字在最早是不虚构的。发展到今天,小说的虚构堂而皇之,大行其道,而散文却仍然面临着能否虚构的严峻问题,由此可见,散文时至今日仍然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关于散文能否虚构,持不能虚构意见者,往往高举道德大旗,声称如若虚构,便是人品和道德问题,如果一字不实,便大逆不道,他们会用“虚假、篡改、编造和不诚实”的棍子把虚构者打死。在他们看来,散文无外乎就是写人写事,所以必须真实,切不可无中生有,甚至要经得起对号入座,做好挖地三尺也有来龙去脉的准备。如此这般,关于散文能否虚构的讨论,便偏移向人品和道德的审判,散文到底能否虚构,到底是否属于艺术探索,便在“做文先做人”的大旗面前被忽略。而持散文能虚构意见者,这时候却因为对方高举关乎人的道德和品质大旗,恐惧自己被划入另类,以至于连最起码的写作底线也被怀疑,并进而被全部否定,所以便不得不三缄其口,将自己关于散文可以虚构的那一套理论咽下肚去。也许回到写作,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散文可否虚构,如果是在艺术需要与否的前提下,就不是简单的可否虚构的问题了。持散文能虚构意见者,反对通过简单的虚构哗众取宠,通过精神冒险满足心灵缺失的虚构。在他们看来,散文虚构与否,是一个写作者艺术高蹈的秘密和快乐,在很多时候,实际上已经没有必要去争论。

采用线切割机分别在七个实验浇口杯的同一位置截取试样,然后用砂纸进行打磨、抛光,再用质量分数0.5%的HF酸水溶液腐蚀10~20 s.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装饰工程是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高用户应用舒适度和感官享受的一项重要施工环节。图纸设计是支撑这个环节推进的重要因素,只有图纸设计阶段的各个环节杜绝问题的出现,才能最终为图纸设计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提供保障。

散文家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中,不断地遭受嘲讽,被其他体裁的写作者瞧不起。散文不具备小说那样的叙述规模和框架结构,也不具备诗歌语言的缜密力度和抒情意味。所以,人们通常认为散文很容易操作,而且还似乎不需要什么技术,一天二十四小时,看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或偶尔在脑子里产生出的想法,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情,都可以写成散文。于是,散文变成了一种大众化文体,处处可见大批量的散文。由于这样的散文太多,好散文和好散文家便无可避免地被淹没和误解。同时,散文是很多操持其他体裁写作者在年迈之际,尤其是丧失了写作能力后,本能回归的一种养生术。很多诗人和小说家在最后会主动向散文靠拢,以期获得文字对自身的补益。由于散文本身的文本意识模糊,所以散文很容易变成一种易于操作的老人体。

当前的散文家,大致可为分三种类型:一、回忆型。文字内容多见于往事、记忆、童年、家族和个人成长历程等,因太依赖于题材,属下品。二、摹写型。文字内容多见于对个人经历、目睹和感悟等方面的反思,以及认知世界的方式,从中可见个人思想、趣味和精神品位,属中品。三、先知型。文字内容多见于纯粹的心灵反应,精神波动,以及对生命的神性延伸,对世界的反观等,文本个性化叙述,且风格自成,属上品。

本刊启事

一、本刊自这一期开始,已停止一般性赠阅,敬请谅解,并望继续支持,邮局订阅代号6—111。

应用案例分析法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推动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修养的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包括深厚的学术积累,还要求有丰富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求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加强自身文化水平,养成内外兼修的教学品格。此外,案例分析法有利于消除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障碍,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吸引学生的课堂集中力,从而改善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9]。

二、本刊长年举办“馈赠邮购”服务活动。您只须提供受赠者姓名、邮编、地址及每年每份刊费48.00元,寄至:300040(邮编)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37号《文学自由谈》朱梅芳女士,您的亲朋便可在您为其购阅的年度内逐期分享您的情谊。

三、本刊不直接受理电子邮件,只拜读纸面文稿,并务附有效、快捷的联络电话(此点极为重要,包括老作者)。您得到用稿通知后,再向指定的伊妹儿发稿。

猜你喜欢
散文家写作者虚构
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
无与比肩的散文家、美国文学偶像琼·狄迪恩去世,享年87岁
虚构
虚构的钥匙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品诗赏词
第10届河北散文名作奖颁奖典礼暨百名散文家走进馆陶大型采风活动合影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