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扬语言魅力增强课堂有效性

2015-05-28 14:52周美花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堂语言语文教学有效性

周美花

【摘 要】增强课堂有效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还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对学生个性的熏陶和感化等都必须语言的表达得以实现。因此,课堂语言的魅力指数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笔者通过不同的课堂语言来阐述如何增强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语言;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魅力十足的语言不仅能准确地传授知识,表情达意,而且能声声入耳,娓娓动听,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怎样的语言才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想,在课堂中,教师那幽默诙谐的语言,感人动情的语言,赏识鼓舞的语言,会让学生的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从而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一、用幽默的语言加深学生的印象

幽默的语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水调哥头》的时候,在提到苏轼的时候,同时提到了苏洵,苏辙。因为在我教的上一届学生中总是有人写错了他们的名字,不是写错辙,就是写错洵字,有些学生甚至把苏轼的轼的一点漏掉。未雨绸缪,于是我苦口婆心,使劲浑身解数,郑重其事地告诉学生:“这个字呀千万别漏掉那一点,这个字的偏旁千万别写错,一定要记住。当时,看着学生们专注的表情,我内心暗暗得意,学生应该不会再写错了。谁知,不写不知道,这些可爱的学生,这些我以为这些字都已经会写的学生,竟然在交上来的作业中还是出现了我担心的问题:轼字的一点漏了,辙字写成了澈字,洵字写成了旬。我不禁愕然,失败啊失败,怎么会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唉,话虽如此,总不能劈头盖脸地批评学生一顿吧?教育是门艺术,该寻求好的方法才是。灵机一动,有了!我来到教室,神秘兮兮地说:“我亲爱的同学们啊。每次我这样叫他们,他们总是充满笑意,我先创设亲切的氛围。昨晚,老师梦到大名鼎鼎的三苏了。他们三个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我面前。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好像是对你们其中一些人有意见哦。他们向我反映,你们其中有某些大侠把他们的名字写错了,他们很是生气哦。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不过呀,他们三人也告诉了我们该怎么正确书写他们的名字。老苏对我们说:“我已经老了,我经常到海边钓鱼,我的名字中一定要有三点水哦。长子苏轼说啊:“无奈无奈,我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路,所以我的脸上总会粘着土啊,所以别忘了那一点啊。学生又是会心一笑。弟弟苏辙说:“我的经历不如大哥和父亲丰富,我要赶紧坐车多多游历,奋起直追,勇往无前。”学生哥哥捧腹大笑起来了。

此后,学生们再也没有犯曾经的错误,在欣慰之余我深感课堂幽默语言的神力无限。这让孩子们在轻松笑意中获得知识,教师在欢乐愉悦中传授知识,可谓“学着轻松,教者惬意。”何乐而不为呢?

二、用动情的语言深情点播,丰盈雨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语言的艺术之根在于“情”。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扣人心弦,让人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品意境,走进作者心灵。一堂感情饱满的语文课,如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沉醉其中。

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为了突出韩麦尔先生将要离开时的悲壮形象,我用一曲厚重的大提琴旋律回荡于教室之中,凄凉的音符,说不尽普鲁士的可恶,道不尽的德意志的可恨;凄凉的旋律,诉不完阿尔萨斯人民对故土的留恋,诉不完韩麦尔先生将要离开时的不舍和伤感。在低沉哀婉的乐曲声中,幻灯中出现了韩麦尔先生即将离开他工作了多年的教室,一人独自走向远方的情景:高大的背影,沉重的离愁。待音乐结束后,我动情地说:“同学们,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韩麦尔先生放弃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他的离开不是为了轻松享乐,更不是另谋高就,仅仅只是为了表明他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仅仅只是为了提醒所有的阿尔萨斯民,不要忘了自己的法国人,不要忘了自己的母语是法语。他的离开,秋风为他哭泣,小鸟为他哀鸣,花儿为他落泪。”略一停顿之后,我以更深情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呼唤他的名字!”情感已被激发起来的学生们,和老师一起深情地呼唤韩——麦——尔先生!”紧接着,我以更为饱满的感情再次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出他心中的炽热的信念!”学生以更为洪亮和更为坚定的声音呼唤道:“法——兰——西万岁!”

是啊,教师只有自己先动情,才会有“讲到悲壮处,学生肃端容寂;讲到振奋处,热血沸腾;讲到幸福处,学生笑意盈盈”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致力追求的效果。

三、用赏识的语言鼓舞,激发创新意识

我们的教学语言是为了教书育人,育人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态度,养成开朗乐观的性格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那些赏识性的语言无疑会给学生带来自我认同感。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最终表现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而且同我们怎样带给学生自信有关。”课堂上,教师用赏识性的语言去鼓舞学生,这将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让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因为赏识,课堂气氛融洽了,学生的心情放松了,情感释然了,创新的火花当然会闪现了。

在语文课中,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了。我尝试着把历年的中考题给学生们练习。那一次是写《下雨天,真好》,若想写好这篇作文必须有生动诗意的景色描写。在让学生动手前,我先准备了一个专题“学会运用修辞,快速提升语言魅力”。我郑重其事地对孩子们说:“如果想让你的作文语言富有表现力,熟练地掌握修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这种方法很简单,我确信我们班上每个人都会掌握的。学生们听我这么说似乎都轻松了很多。“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一道剑眉”,“波浪轻轻吻着岩石,朦胧欲睡是的。”例句的品析朗读学生们都学得起劲,读得很有韵味。我说:“大家能品能诵,多像个朗诵家,如果能模仿例句,写写自己的作品就更了不起了!”一个平时比较活跃的个把手举得高高的,他说:“你的话语如同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我不禁为他鼓掌并表扬他说:“你的这句话好有表现力哦,这样的话语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我非常隆重地向他颁发“作家名片”。那充满诗情画意而散发着创新火花的语言简直让人刮目相看。

新课程的口头评价强化教师赏识和反馈的功能,帮助学生挖掘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获得自我认同感。教师一句真诚的赏识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奖励,在带给学生自信的同时也为创新思维埋下了种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首先体现的是课堂语言艺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舌灿如花,上下五千,悠悠几万里,亦庄亦谐,或喜或悲。这些魅力四射的语言如迎风飘荡的小舟,载着学生在智慧的海洋中遨游畅想,任意东西。于是,语文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意味无穷。

语言的艺术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一起轻舞飞扬,增强课堂有效性。希望来日,每一堂课能如美丽而动人的回眸穿越时间的层纱定格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课堂教学的艺术》.漓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3]钟帮贤.《教师课堂语言运用浅谈》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06月.

猜你喜欢
课堂语言语文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