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热的反思

2015-07-22 04:40王岩刘志华
中小学德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观个体

王岩 刘志华

摘    要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观及接合理论为反思我国当前日益高涨的学校文化热潮提供了基点。学校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人本概念,应从接合过程入手,让学校中的个体意识到自身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权利与义务,主动理解、积极表达、能动接合。

关 键 词 学校文化;安东尼奥·葛兰西;斯图亚特·霍尔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7-0030-04

我国对学校文化研究的热情,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一流学校管理靠文化”的观点不仅得到了研究者的认可,也备受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的关注。然而,无论是学校文化的照搬现象,还是近年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师德失范事件,都将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毫不留情地一一暴露出来。一场追根溯源的反思,势在必行。什么是文化?在中小学的场域中,文化是如何形成的?葛兰西的文化观与接合理论为这些困惑提供了解答。

一、葛兰西文化观与接合理论的启示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反思,离不开对文化本质的探索——什么是文化?早在1977年,柯林·斯巴克斯(Colin Sparks)就指出了界定文化研究的困难乃至不可能,“在任何精确的程度上界定文化研究都是极其困难的”[1]。文化定义如此之多,其内涵“多样广泛”却又并非“无所不包”,以至于视任何一种定义为“最科学的定义”都是不合理的,都将面临挑战。尽管如此,在文化研究领域,依然存在着一些重要线索,循着这些线索,我们可以勾勒出文化领域大致的思想演变轨迹,并从文化研究重心的转变中汲取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有益观点。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文化观,作为传统“文化主义范式与结构主义范式”危机的解决方案,被称为文化研究领域的“葛兰西转向”(Turn to Gramsci)。在《狱中札记》一书中葛兰西对文化做了如下解读:“它是一个人内心的组织和陶冶,一种同人们自身的个性的妥协;文化是达到一种更高的自觉境界,人们借助于它懂得自己的历史价值,懂得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人首先是精神,也就是说他是历史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的产物。”[2] 葛兰西的文化观落脚点不在于“文化”本身,而在于文化中的“人”,文化的意义在于使文化中的人达至一种“认识自己”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文化生产者与文化消费者之间协调妥协的产物,也就是说,文化文本的生产,只有进入人的生活中,才能产生意义。

葛兰西文化理论的后继者斯图亚特·霍尔的“接合理论”(theory of articulation)精妙地描述了文化的形成过程——接合/表达:“一个联结(接合)乃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两个不同原素形成一个统一体(unity)的一种接合形式。这环扣并非永远都是必然的、被决定的、绝对的以及本质的。”[3]文化本身无法源源不断地产生意义,但文化却能够代代相传且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意义,就是因为文化形成过程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各种各样的意义不断接合/表达的过程。一个接合是由许多甚至无数的接合再接合而成的。与葛兰西的文化观相耦合,接合理论探讨的是“意识形态(文化)如何赋予人民(个体)力量,使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历史情境有所意识或理解(主动理解),而不会把这些理解形式化约为他们的社会经济或阶级位置(被动接受)”。[4]

葛兰西的文化观与接合理论的内涵对我们理解学校文化有以下两个重要启示:

第一,文化的落脚点并不在于“文化”本身,而在于文化中的“人”。文化的终极意义在于熏陶、组织文化中的人的思想与情操,使其产生更深层次的对自身的思考。不同于现有的对学校文化的解读,基于葛兰西的文化观来理解学校文化的本质,意味着学校文化的意义并不在于学校文化本身,而在于学校文化形成过程中,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个体,懂得自身存在的价值、发现自身的作用,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自觉境界。

第二,文化是个体与文本之间无数的接合再接合日积月累形成的。真正能够深入人心、人性的才是文化,有效的文化能够对文化中的每一个个体产生影响,而这样的文化并不是通过告知个体“文化是什么”,使其被动接受形成的,而是通过文化中的每一个个体对事件的主动理解与积极表达产生无数独特的意义形成的,意义不断联结进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性的理解框架,这就是文化。文化从个体的主动理解中来,同时又决定着个体的理解特点。从这一理念出发,空谈学校文化建设,却不谈文化与个体的接合,只会使学校文化变成一个缺乏生命力的意义陈述。文化应该由学生中来,由教师中来,由学校中的每个个体中来。

二、对热潮的反思与实践的重构

基于上述两点启示,笔者对当前学校文化研究的热潮有以下几点反思,目的是使理论更好地付诸于实践:

1.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

基于葛兰西的观点,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人本概念。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盛行的“学校文化建设”概念,却多将学校文化视为器物层、精神层、制度层等层面的单纯综合,认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应从多个层面分别进行:器物层的花园绿地、小桥流水;精神层的名人廊、名人墙;制度层的行为规范、管理标准等,现有研究也力图从不同层面分别探讨如何建设学校文化。

这是对文化本质的一种误解,因其过于注重建设的手段,而忽视了学校文化的目的,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必将导致学校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需要明确的是,文化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意义的载体只能是身处学校中的每一个个体,学校文化的本质是使学校文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如果学校文化离开了身处其中的个人,就将不复存在;如果学校文化不能使身处校园中的个人体味到文化的意义,那注定是要失败的。

学校,是促进人发展的场域。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建设,把学校中的人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一切文化建设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都以促进人的更好发展为中心。文化是一个整体概念,对文化的分析也应立足整体视角。文化离不开学校中的任何一个群体,每一个群体对学校文本的解读都是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者首先调整对学校文化的认知,明确学校文化的载体是人,学校文化的落脚点是人的发展。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要求,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同时,促进学校文化中每一个个体的觉醒,也堪称最为艰巨的任务。但是,唯有首先转变文化观,并将这样的文化观在校园内推广,使学校中每一个个体意识到自身在建设学校文化中的价值、权力与义务,才有可能在后续的主动理解、积极表达、能动接合的学校文化建设道路上走得更远。

2.学校文化应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

校长在我国中小学中处于管理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学生及其他学校员工则处于从属地位。基于葛兰西的文化理论,学校文化是“来自校长的官方权威的文化生产”与“来自教师、学生的文化消费”之间协调与平衡的产物。正如生产决定着消费,消费对生产又有着重要的反作用一样,文化的消费者影响着文化的生产,文化消费所形成的新的文化需要,将对文化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即,师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表达,将影响以校长为代表的官方权威的文化建设内容。然而,我国学者张勇曾对2001年至2008年学校文化方面检索到的815篇文章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探讨校长与学校文化之间关系的文献数量达141篇,远高于探讨学校文化与教师、学生之间关系的66篇和43篇的文献数量。[5]我国现有研究侧重于对学校文化建设中以校长为代表的文化生产群体的关键作用进行研究,认为学校文化来自于官方的提炼与设计,学校文化的建设就是将官方认定的好的、积极的文化形态融入到教师与学生中去。

葛兰西的文化观意味着学校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对文化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不仅启示我们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也对校长、教师、学生三类群体在学校文化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说明,学校文化不仅需要重视自上而下的建设过程,更需要重视自下而上的反馈过程;不仅要重视文化产品的生产,更要重视文化产品的消费,建设与反馈、生产与消费,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对校长这一致力于“建设学校文化”的群体的重视,对教师学生等“文化消费”群体的忽视,亟需进行实践重构。

学校文化建设过分强调以校长为主导的学校文化建设团队的职责,这种观点基于文化的结构主义范式,具有片面性。学校文化应从师生中来,学校文化是什么,应由学校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群体——教师与学生进行回答。师生对学校这一场域的整体认识,对抽象的学校概念与具体的校园概念的认识,以及对学校这一场域之中的个体人性的认识,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可以具体到以下的问题: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校园如何可以更美?我们的老师/同事/校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有什么特点?等等。对师生这些问题与信息的收集,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收集,从师生中来的学校文化,将能够更好地被师生接合。同时,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应关注文化消费者的反馈,即从师生中来,再走到师生中去,每一个个体对学校文化文本的解读都是一种反馈过程,将从根本上影响学校的文化建设。

3.个体与学校文化接合失败是师生行为失范的根本原因

近期备受全国瞩目的“永新初中校园暴力事件”中,受害人作为校学生会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与同学产生了矛盾。中考后,被管理的学生集结9人(其中8人为未成年人)对受害人进行了残忍地殴打。从接合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文化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如校园暴力事件、教师行为失范事件,其深层次的肌理正是学校文化在产生失范行为的个体上接合失败。也就是说,作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行为规范、学生组织运行等制度,不但没有对这些失范个体产生应有的影响,反而产生了负向影响,引起了冲突与矛盾。可见,学校文化建设中个体接合的失败,使学校中的个体未受到学校文化积极有效的正面影响,正是导致劣性事件的根本原因。

接合理论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文化的血脉,它提示我们,注重文化中作为独立要素的人(教师、学生、甚至校长)。所谓“一个文化文本并不是意义的不竭源泉”,是指学校本身并非“学校文化”意义产生的不竭源泉,真正不断演绎着学校文化的,是构成学校这一文本的诸多要素之间的接合过程,体现在现实中,就是不同的人对不同意义的结构、解构。无数单独的接合过程,组成了学校这一大的文本的接合过程。

4.学校文化的形成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接合过程

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文化建设热潮中,存在着一种十分普遍的观点:只要通过对所谓优秀学校文化的模仿与学习,就能够将优秀的学校文化移植到自己的学校。这一观点导致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同质性严重。正如我国学者杜时忠所说,“由于简单模仿、生硬移植而导致校园文化缺乏特色(既无学校特色,也无地方特色)、个性和显示度,出现千校一面的趋同性倾向”[6]。因此,试图对学校文化本身进行复制的行为和观点,是对蕴藏在学校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接合过程缺乏理解的表现。归根到底,是对文化本质和文化形成过程的错误认知。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校中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自然不存在着具有普适性的“学校文化范本”,接合理论明确指出,在某一语境下能够成功接合的两个要素,在另一语境下则可能是相互排斥的,每一个接合过程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要素及条件。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具备优秀学校文化的中小学,更值得模仿与学习的是其学校文化培育的理念,以及学校文化中每个个体与文化文本接合的效果;对“特色”进行照搬、模仿,只会导致失败与无效。因为不同学校的条件、情况有差异,文化与学校中每个个体的接合结果也会产生差异,因此更值得学习的是该校是如何发现自身特点,并将其培育成一个能够为校内师生所接受的学校文化的。此外,除了校际之间的模仿与照搬,还存在着部分学校为了形成“特色学校”与“特色文化”,将特色学校文化视为本校所有个体都应具有的普遍性特点的现象。这是对文化本质及文化形成过程的极大误解,每个学生、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对学校提供的文本解读产生的接合过程也是独一无二的,以统一的特色学习来建设特色学校的做法不仅无法产生效果,相反会扼杀学生、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导致个体与学校文化的接合失败。因此,发展学校中每个个体对文化的个性理解,对于培育出具备创新性的学校文化十分重要,也更有助于加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接合度。

综上,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热潮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学校文化的本质以及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认识不清。因此,重构后的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以文化中的“人”为核心,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从微观的个体接合过程入手,让学校中的每一个个体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权利与义务,主动理解、积极表达、能动接合,从而共同建设以人为本的,有效果、有特色的中小学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 陶东风.文化研究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2]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36.

[3]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节译)[A].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1-65.

[4] Morley, David & Kuan-Hsing Chen.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M].London: Rout ledge:141-142.

[5] 张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热”的冷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4-6..

[6]杜时忠,孙银光.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与超越[J]. 中小学德育,2015,02:11-1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葛兰西文化观个体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浅议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