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尝试

2015-08-07 08:55窦立正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窦立正

为了确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不仅要选择富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素材,带给学生精神和心灵上的洗礼,还要选择能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素材,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传授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实现个人情感的丰富与发展。

一、有感情地朗读,切实体会阅读情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则是进行“无声”的学习,但是如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只做无声的语言教学,那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误区,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阅读素材进行大声的朗读,优秀的阅读素材还要进行背诵,这对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都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进行有声的朗读,才能有效集中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投入更多的个人情感。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默读,那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走神,个人的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都很难得到保障,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就很难确保“高效”。例如,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文章中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人和事物中,使内容更有深度,富有感染力,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品味字里行间中的情感韵味,使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及想象去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内部的语言艺术,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完善。

二、教师积极引导,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摆正自身的教育角色,充分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意识和阅读热情,做到一切阅读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要从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出发,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引导,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个人情感,引发个人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准确把握文章的主线,实现个人与作者在心灵上的沟通,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好地感知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最终领悟到作品内部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情感。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职能,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住作者情感发展的主线,了解伟大作家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以及创作文章时的历史背景,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父爱的伟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接受优秀作品的洗礼,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不断发展。

三、深入分析文中信息,体会语言美、哲思美和艺术性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平台,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分析文中的各类信息,对文章中的人、情、物、景等各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文字表面内容上,这样才能让学生同作者实现心灵上的沟通,更加直接地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主线,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哲思美和艺术性。以散文题材的阅读教学为例,作者很少会直接写人或叙事,而是多通过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形式进行表达,将个人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思隐藏起来,所以文章中的很多信息都会蕴藏着哲思美、辩证美,这也恰恰是散文阅读的魅力之一。例如,在鲁迅《故乡》的阅读教学中,作者通过“我”回故乡的时节、地点、原因,叙述了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闻,以闰土和杨二嫂等人物为依托,在表达了自己对记忆中故乡的美好向往的同时,反思了与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差距,表面上是在写人、写事,实际上是在写对社会的不满,形成了多种情感的交汇,所以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是是复杂的,甚至是含混不清的,学生只有对文中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才能真正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发展路线。

四、反思语言特点与形式,提高语言驾驭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开展情感教育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驾驭语言,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尤其是当教师手中握有优秀的阅读素材时,可以引导学生就文中语言的细节特征和表达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特点的文体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把握。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分别选择清新自然、朴素明快、生动感人、犀利凝练的阅读素材开展讲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清新自然、朴素明快的语言风格是大多数学生所喜欢的,在“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这句话中,一个“钻”字表现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加以修饰,让人感受到了春草的生机与活力,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春草带给人的鼓舞和快乐。此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刺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反思,进而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和写作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教学引导作用,通过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情感上的积极投入,对作者创造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思考,进而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情感美、形式美、哲思美等艺术特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最终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实现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嘶马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