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易错字案例研究

2015-09-10 07:22徐露艳
考试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案例小学语文

徐露艳

摘 要: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改革中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错别字改正的方法更趋向科学化。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易错字的一些案例表明,小学生由于自身发展不够完整的认知系统的限制很容易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字的笔画较多的汉字产生错误。小学生的识字内容是语文课堂为以后的写作和阅读学习的重要基础内容,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在错别字方面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会出现的一系列错别字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易错字 案例

一、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减少形近字错误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表明视力和脑力的配合仍然会受到无意注意的中断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直观性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够细致性的特点。对于学生在语文课堂的观察力的培养是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在形近字错误上面的发生几率的办法。根据在日常教学实践实例表明,学生的观察力是教师要注意的重点。

1.寻找易写错字症结,具体针对性地解决。在一年级语文课教学中,教师检验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检查:由教师读出字的读音学生书写到由五位同学默写到黑板上,其余学生默写到田字格内;教师出题中题目的设置包括看拼音写汉字、看汉字写拼音两种方法。根据两种检验方法的共同检验结果得出学生在一些形近字的错误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容易发生错误的字大多是“太—大—天”、“目—日”“左—在”“凤—风”“人—入”“请—情”。这些错误的产生一般都是学生在字形方面的认识不清造成的错误书写,小学生在没有对这些字深切思维认识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出现串写。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学习中将这些易写错字挑选出来具体学习,将相对应的“错字”一一对比罗列强化学生正确概念,将形近字对比学习的方法使用后发现,学生对形近字的把握能力大大提高,错误逐渐减少。因此,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通过作业本、日常检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再进行统一对比学习。

2.抓住学生心理,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生词的时候一开始是比较有兴趣的,有些学生会主动询问教师:“老师,为什么目和日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像?”教师就此问题可以以有趣的方式回答学生:“小朋友问题很好,同学们说眼睛是不是有两只?所以目字里面有两横,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面只有一横。对不对?”通过形象的讲述学生会形成的思维定式,教师对此题目的再次检验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写对字;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仍然处于较不完整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和画画的形式向学生具体展示是比较科学的方法。易写错字在形近字中产生错误的诱因可以让学生在“学中有玩,玩中有学”中让学生加深错误与正确的区别,从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习兴趣。

二、强化学生同(近)音字,区分词语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人生阅历的限制原因对于一些字与字、词语与词语之间容易出现理解歧义,造成易写错字的产生。根据在小学语文课堂出现的实例表明,由于学生对词语的不理解、对读音的混淆等原因,大大增多错误,从而成为教师的教学重点。

1.增加字的组词组句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字的理解。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课文前的生词学习“情和晴”、“生和声”两组字时,我打算通过两组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对同音字的学习情况:(1)在学习生字结束后,教师直接根据课文内容中“在这个晴天里我的心情很好”,让学生辨别两字有什么不同,通过提问:“你觉得那句话里面的两个字除了写得不一样有什么区别吗?”有很大一部分表示他们没有什么区别是可以替换的,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示“一个表示天气一个表示心情”。(2)对于“生与声”的学习中利用先组词再理解记忆的方式进行。对于“生”教师先举例“生气”、“陌生”、“生日”等,再让学生组词造句,对于“声”举例词语有“声音”、“声带”、“出声”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词语组句。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得出的结果,学生充分理解“生和声”的区别。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的思维发展不完善特点要求教师对于同音字和近音字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字词的意思开始区分,再让学生通过理解加深理解。

2.引入游戏教学,增加课堂色彩。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对于一些同音词和近音词的把握会因为字词的贮备量的不断增加有时容易写错字,但是由于对小学课堂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的厌烦,教师将一些同音词和近音词系统的整理出来以后统一学习发现一些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学习效果不显著。因此,对一个班级进行歇后语教学法,根据教师日常的记载,发现学生对“睬和踩”、“谈和弹”容易出现一定错误;在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明白游戏规则,然后开始出题“四两棉花——”、“骑自行车下坡——”,再向学生提供提示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接下面的歇后语。“四两棉花——谈(弹)不上”、“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根据歇后语游戏对字的区分效果检验得知,利用这种办法降低学生的出错率。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提高对词语的理解记忆能力,从而在有趣的课堂实现高效学习。

三、强调写字习惯,减少添笔漏笔错误

小学生的注意力正处于发展时期,注意力容易发生不够集中的情况,而且根据小学生的记忆力短暂的特点显示他们不仅容易出现对字词的淡忘,还容易对一些词因为记忆词语因为混乱产生少一笔或者多一笔的情况。在学习生字字“厉”、“领”、“贪”“已”时,教师不对字的书写顺序、字中所存在的点过多要求;而在学习生字“煮”、“国”、“屋”“巾”时教师向学生讲明这些字的书写顺序,并且带领学生进行正确书写,对于字中需要注意的点和横等容易漏掉的加以强调。在下节课语文课检验生词把握情况时发现学生的书写的正确率情况第二组远远高于第一组,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有“厉—历”、“已—己”。由此表明,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对学生的写字习惯要求,避免学生在添笔漏笔中出现的错误。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易写错字的案例中发现,小学生易写错字的原因主要包括形近字、同音字近音字和添笔划减笔划;对此我们要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避免学生写错字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张茜.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语文天地,2009(01).

[2]温丽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小学时代(教师),2011,07.

猜你喜欢
案例小学语文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