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反思与改革

2015-10-21 19:53陈镯尹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翻译实践本科翻译教学

陈镯尹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对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社会对能熟练进行英汉互译的人才需求巨大。然而,每年只有极少数英语翻译毕业生从事翻译这一行业,这意味着多数本科毕业生达不到社会需要的翻译水平。本文旨在反思本科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指导本科翻译教学。

关键词:本科;翻译教学;翻译实践

一、英语翻译供不应求背后的问题:

随着“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和国际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政治方面的交流日益加强,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中英互译的人才供不应求。应社会之需,中国已有六十多所高校开设了翻译课程,向社会输送笔译,交替口译,同声传译等人才。然而,一方面是人才需求的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却是多数本科翻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与翻译相关的行业,造成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科翻译课程安排,教材选择,教师授课方式上的问题。

二、英语翻译专业本科教学的不合理

1、课程安排的不合理

学分设置不合理。高校翻译专业的口语和听力两科学分设置普遍偏低,通常只有一学分,而这很容易误导学生,使他们忽视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在大学里按学分分配各科的精力是非常普遍的事,于是口语和听力的低学分设置产生了中国特有的,广为诟病的“哑巴英语”现象。而众所周知,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试问,一个听不懂也说不出口的英语学习者又怎么能具备一个译者基本的素质呢?

翻译课程起步晚,教得快,难以消化。通常翻译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才开始学习翻译理论与技巧,大一大二通过泛读,听力,口语,写作,英美国家文化等课程打下学科基础。然而,这种“打基础”的课程安排让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自我懈怠,专业水平不升反降。因为大一大二课程较少,难度较小,不会安排自我学习的学生,逐渐堕落,以至于后来开设的专业翻译课程对他们的难度很大。由于学校大三才开设翻译课程,大四学生会忙于找工作,考研等,专业的翻译课只能压缩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学习。又因为此阶段涉及到笔译和口译,且笔译中涵盖了商务翻译,文学翻译,科技翻译,旅游翻译等多个领域,这时期的授课更像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忙于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一时间接触大量新知识,没有时间进行消化,课后也不能深入学习各种文体翻译和口译,学不到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精髓,翻译能力也就难以提升。

专业的区分度不高。高校里的翻译专业在大一大二的学习与英语专业并无多大差异,而专业翻译技巧又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因此毕业生在求职时与纯英语专业的学生无异,但他们在语言学上没有达到英语专业的深度,在实战能力上又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这也是导致他们找对口工作难的原因。

2、教材选择的不合理

听力教材《listen to this》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04年出版的,虽然经典,但是许多材料落后于时代发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行的综合英语教材选篇都是文学性的文章,缺乏实用性。

3、教学方式的不合理

小班教学名存实亡。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为了保证课堂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老师互动,大部分学校对英语翻译采取小班教学,每班30人左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只有口语和学分最高的综合英语实践了小班教学。一些传统的读写课程,如泛读,写作,语法,英语国家文化等仍是全专业甚至全年级一起上课。不能达到预期的授课效果。

听力与口语长期被忽视。这些是最能直观展示学生语言水平的两大能力,也是入门口译的基础。但在口语课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外教不专业,上课效率低下,学生敷衍了事等問题。许多外教是社会人士,身兼数职;有些则是在中国学习汉语。真正有英语教学经验的人很少。而听力课旨在当堂完成教材上的内容,由于教材年代久远,学生只能获取少量的过时的信息,依靠听力课提升听力的可能性很小。

课堂翻译训练强度不够,老师蜻蜓点水式教学。翻译专业课程大三才会开设,受学时限制,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会占大部分,学生实战机会很少。并且,无论是老师还是教材都偏重文学翻译,而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商务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等就被忽视了。老师在点评翻译时蜻蜓点水,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压力,因而翻译训练也就落后于职业要求。

4、教师队伍的不合理

目前高校里外语学院中英语系老师人数最多,而作为英语一个分支的翻译,由于其要求更高,教师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在翻译系中,又以从事笔译者居多,口译老师极度稀缺。因此教授翻译的老师缺乏实战经验,只能讲授理论知识,难以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

三、英语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改革

1、实行全方位课程改革

实现真正的小班教学,保证一定的师生比,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将听力和口语的一学分提高为二至三学分。将英语词汇,语法等偏语言学的课程改为选修,翻译专业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可以自行选修。这样一方面可以凸显听力和口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一方面减少理论课的课时,为翻译实战留出时间。

将大三开的笔译课程提前到大一,大三开始口译教学。由于文体多样化,笔译分为科技翻译,旅游翻译,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等多个具体领域。学生可以从大一开始系统地学习笔译,这样一来可以保证笔译课程足够的授课时间,学生能够深入学习从而为口译打下基础;二来可以让翻译课程一开始就具有一定挑战,学生不易懈怠。而经过前两年笔译的学习,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大三开设的口译课程难度就会变小,学生也会更有信心。

2、选择合适的教材

对于听力教材,应该淘汰旧教材,选用能适应教学要求的新教材。对于翻译教材,应选内容上涵盖多个文体,形式上以译文引出专题,再附专题技巧讲解和练习的教材,让学生从实践入手,直观地感受不同翻译技巧的使用方法,带着问题学习,从实践中总结。

3、完善教学方式

变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接收的单向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在口译课上营造课堂压力,模拟实战口译。在口语课上,以学生说为主,外教指导为辅。笔译课上结合限时训练和笔译点评,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听力课上可以选择拓展性材料,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课程档次。

4、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规范外教聘请制度,严格筛选外教资历,接收纯英语国家,有语言学基础和教育经验的外教;大力招纳有口译经验的老师负责口译课程;培养本校青年教师,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支持教师对口笔译的研究工作;建立翻译工作室,鼓励教师参编口笔译教程,与国内外有关高校进行经验交流,指导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本科翻译教学
预设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
翻译活动中母语的重要性